袁崇焕诛杀毛文龙 有如秦桧杀害岳飞?(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后金进攻镇江,毛文龙率部亡命海上,不久乘虚攻占东江,设军镇于皮岛,重建抗金势力,与宁锦明军互相呼应,对后金形成牵制。

朝中暗箭

种种迹象表明,毛文龙虽然孤悬海外,但是无孔不入的党争并没有放过他。毛文龙是王化贞提拔的人,王化贞广宁战败后被搞成“阉党”,毛文龙也难免受到牵连。尽管有天启皇帝的老师、大学士孙承宗的支持,但毛文龙与东林党的关系却并不和谐。

崇祯继位后,东林党人布列朝堂,对魏忠贤集团实行“斩尽杀绝,除恶务尽”的政策,毛文龙因远在天边,是漏网之鱼之一。

但是近在眼前的朝臣仍不时在崇祯皇帝面前做他的文章。面对如此大密度、大规模的弹劾,可以想象,毛文龙的日子很不好过。他多次上疏自辩:“为病变万难弥息,臣命万难保全等事疏:臣受数十疏捏谤以来,心如死灰! ”

毛文龙深知,自己的人脉并不好。朝中有人,再大的不法没人说,朝中无人,就算守法也不能幸免。从种种现象看,朝中的大臣很希望他死在后金手里,或是打败仗后弹劾他。毛文龙认定,如果自己的军队被消灭,自己的脑袋搬家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议和下的私心

迫于形势,毛文龙必须保存自己的军队。毛文龙开始为自己寻找后路,他开始通过中间人搭线,同后金密谋和谈,以达到息兵自保的目的。而八旗军不善水战,无法在一时之间将皮岛攻陷,皇太极也愿意先稳住毛文龙,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骚扰和袭击。因此双方使者一直来往不绝,保持了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天聪二年(公元1628年)正月,毛文龙的使者到达沈阳。在致皇太极的信中,毛文龙表达出强烈的和平愿望。对于毛文龙的主动示好,皇太极表示欢迎,并决定派遣使臣阔科等五人赴东江议和。

阔科等人于农历五月初三抵达东江,因为不认识路,误入正在毛文龙处发放粮食的明户部官员营帐之中,被当场擒获并押送北京。消息传到沈阳,皇太极恼羞成怒,断然下令停止与毛文龙的一切来往。

毛文龙心急如焚:若是阔科等人重刑之下,招供自己与后金议和之事,那岂不是死到临头?于是连夜派人携重金进京,向有关官员贿赂白银四万两,保全了阔科等人的性命,但是被羁留在内地,不准放回。

毛文龙将事情经过修书一封派人送给皇太极,并在信中一再表示歉意。但是皇太极对毛文龙议和的诚意产生了严重怀疑,坚决要求将阔科等人送回,在此基础上,双方才能重谈议和之事。

毛文龙一再回书信解释,并恳求皇太极的谅解,皇太极不为所动。双方议和陷入僵局。

第一页    上一页    第2页/共4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