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睡前泡脚最防病最养生

王朝家饰·作者佚名  2011-12-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泡脚对健康的好处,主要在于改善血液循环。若从西医的观点来看,由于人体血液有一半以上是集中于下肢静脉,因此静脉回流要好,需要仰赖良好的肌肉收缩与关节活动,但是忙碌的现代人缺乏运动,平日上班若不是久坐于办公桌前,就是好似罚站般站上一整天,容易造成静脉曲张,尤其上了年纪的人,长期不动,也可能影响心肺功能,而原本心脏有问题者更要留意;泡脚有助于改善循环,降低脚的肿胀感,减少心脏的压力负担。

从中医的角度看泡脚对健康的好处,则“保暖”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以享寿101岁、养生有方,曾担任中国医药学院董事长的陈立夫为例,就是身体力行沐浴按摩,利用水的温热能量促进血液循环通畅的最佳范例;而根据陈立夫的48字养生要诀,除了强调“养身在动、养心在静”,也建议“头部宜冷,足部宜暖”。

一般人从出生以后,足部大多有鞋袜保护,少受刺激,因此对外来的刺激反应较大,中医认同的“全息理论”,视脚板形状如同人的身体一般,大拇指对应的部位是人的头部;泡脚泡到膝盖以下、小腿肚的位置,相关穴位受刺激的范围,可涵盖足底唯一的穴位,也就是与肾相关的“涌泉穴”,还有其它足底各个反应点,以及脚背与脚的前、后侧到膝盖以下,中医古代所称的“五腧穴”,对于改善血液循环,尤其足部属于循环末梢,会有相当的帮助。

泡脚前 一定要知道的事

1 泡脚的时机:

以用过晚餐后约1、2小时,睡前泡脚为佳,若是习惯在晚上11点左右入睡的人,建议可在晚上8~9点之间泡脚;每次泡脚,时间以不超过20分钟为原则。

2 泡脚的水位:

视泡脚桶的大小,膝盖以下皆可,中医认为最佳的位置是在脚踝上约3吋处,也就是泡到脚踝上约10~15公分的地方,不必泡到小腿肚不可;不过,若希望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静脉曲张,则可泡到小腿肚。

3 泡脚的环境:

以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为主,但要留意避免着凉,可以刻意到浴室去泡,不必担心环境会不好整理;而不嫌整理麻烦的,也可以选择在客厅里,边看电视边泡脚。

4 先准备好温热食物:

在泡脚之前,可以事先准备好少许的红葡萄酒,或是1小碗热鸡汤、半碗热粥或者1杯温牛奶,以便在泡脚之后食用,可以温胃;粥品的内容不必太过复杂,简单即可,食用量也不宜太多,以免反而影响睡眠质量。

一般人养生为目的,泡脚后以适量的瘦肉粥来温胃就足够,比起只喝牛奶或热汤更好些。冬天常见的麻油鸡、姜母鸭、烧酒鸡或羊肉炉,则只要对证,且没有慢性疾病或心血管问题的一般人,可适量食用;不过,若是有感冒症状的人,则宜食用生姜稀饭,以1杯米、3片生姜切丝煮成约4 碗稀饭即可(依此比例煮起来的量约4碗,但若不吃那么多,可依比例减少;不必1次吃完,也可以当早餐食用),没有生姜的季节则可用老姜替代,但必须连同老姜一起吃下肚。

下列状况 不可泡脚

更重要的是泡脚的禁忌,有下列情况者,不可泡脚:

1 当腿部或脚上出现发炎性或溃疡性的伤口或出血状况严重时不宜,以免造成发炎现象。

2 急性扭伤期间,宜冰敷而不可热敷或泡脚。

3 皮肤处于发炎期间也不宜,以免情况恶化。

4 糖尿病患者、末梢血管疾患、年纪太大有皮肤感觉异常(或末梢神经对热的感觉异常)等,要注意温度与时间,以及泡脚后的皮肤状况,以决定是否可以再泡脚。

泡脚水温40℃最适宜

泡脚养生的最佳温度,是以维持水温在40℃为最适宜。尤需注意的是糖尿病患与银发族,由于末梢神经较不敏感,水温的控制要特别留意,以免温度过高会有烫伤的风险。根据吴建隆的临床经验,就曾遇过一些老人家烫伤的案例,虽然在泡脚时,明明口中说着水温不烫,结果却是烫到皮肤都起了水泡。因此,最好能备妥温度计,以便确知泡脚水的温度。

由于泡脚的水量并不多,要持续维持泡脚20分钟期间的水温都不会下降并不容易,建议可请家人协助换一盆温度适宜的泡脚水,或是另备一只装水的桧木桶,放入电汤匙加温,以使水温能维持住,但要更换使用时,记得要取出电汤匙,并且确认水温没有高过40℃,以免不慎烫伤。

如果选用市售的泡脚机,虽有可维持水温或兼具水疗振动、气泡按摩的好处,但价格相对较高,且需留意机器的清洗与保养,不论是自己DIY或是使用泡脚机都各有优缺点,可视个人情况与喜好而做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