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骨松”年轻时就开始
年轻人有没有必要做骨密度检查呢?专家建议,35岁前后的年轻人可做一次骨密度检查,看看骨量峰值,了解将来患上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如果不愿意检查,趁年轻多吃含钙高的食物如海带、虾皮、黄豆等,多晒太阳,多运动及时补钙也是有益的。
年轻不运动骨量偏低
骨质疏松症原本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疾病,腰背疼、易骨折是其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了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然而,调查发现20-29岁年龄组中有40%的年轻人骨量明显偏低。专家认为,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尽快得到改善,这些人将很可能在进入中年期后就患上骨质疏松症。
曾有21岁女大学生因为减肥,半年瘦了10公斤。结果出现腰痛等症状,医院一检查,原来患上了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症。专家诊断,她是因为摄入食物少,营养不良引起了骨质疏松。
为什么年轻人也会患上骨质疏松症这种中老年疾病呢?专家指出,不管是哪个年龄层的人,如果其骨骼内钙质不足,骨量和骨密度偏低,都有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说骨质疏松是老年病,仅仅是因为这种情况在老年人身上发生比较多而已。
因此,年轻人如果低钙饮食、缺乏运动、不晒太阳、经常吸烟饮酒、过度减肥、体重过轻、常用激素药物或患上甲旁亢、慢性肾病、骨关节病等都可能引起骨量偏低,或骨质疏松。
35岁以后测一测峰值骨量
专家指出,35岁时骨量达到一生中最高值,之后就进入丢失期,如果35岁前这个峰值越高,以后丢失骨量后也不容易达到骨质疏松的标准。35后以后,继续补钙、晒太阳、运动等,可以延缓骨量丢失的速度,也能避免过早进入骨质疏松阶段。因此,35岁前后注意做一下峰值骨量的测定,检查一下骨密度情况,尤其是有危险因素(包括家族史、抽烟、酗酒、服用激素类药物、早期绝经、卵巢切除、低体重、性激素低下、过度饮用咖啡碳酸饮料、体育活动缺乏、钙摄取不足等)的人要注意。最准确测法:双能X线检查
专家介绍,现在检查骨质疏松最准确的方法就是双能X线检查,因为其敏感度高,诊断率高,检查费用约为200元/次。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附属157医院骨科主任黄山东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检查很安全易行,病人做一次骨密度测定所受的辐射量仅仅是照一次胸片量的1/10,其射线量是非常低的。一般检查腰椎或髋部,因为这两个部位发生骨折最多,其次是腕部,但检查时比较少选择这个部位。
“此外,X线也可做骨质疏松检查,但是敏感性差,只有当骨量丢失到超过30%,才能诊断出来。”同时,他提醒说,目前较常见的超声检查跟骨、腕部等看是否骨质疏松的方法则不够准确,只能作为筛查。
提醒
骨量低下及时补钙
世界卫生组织骨质疏松症研究小组根据T值的高低为骨量丢失的程度制定了一个标准:正常:T值≥-1;骨量减少:-1~-2.5;骨质疏松症:≤-2.5。您的T值是医生确诊骨质疏松的重要依据。
发现骨量低下要及时补钙。
哪些食物含钙多呢?虾皮每100g含有2000mg的钙,每100g的海带含有1177mg的钙,这两个可称之为“补钙之王”了,其次是芝麻酱,其他的如紫菜、黑木耳、黄豆、豆腐都是在每100g含有300mg钙左右。牛奶每100g含钙120mg,且容易吸收,因此鼓励多喝牛奶。此外,多运动、多晒太阳、吃些含维生素D多的食物非常有益钙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