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万隆:资金紧缩预期 压制市场上行

王朝财经·作者佚名  2010-01-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xGv00|dd4b2929cb044d9ad4369dd87896bdbf

核心提示:新年第一周的银行信贷脉冲非但没有给市场带来惊喜,反而招致了央行紧缩预期,可谓是“应福得祸”。在继大规模的公开市场操作后,12日晚央行突然宣布提高0.5个点的保证金率,进一步佐证通胀压力和适度收缩的政策意图,也限制了指数的上行。

新年第一周的银行信贷脉冲非但没有给市场带来惊喜,反而招致了央行紧缩预期,可谓是“应福得祸”。在继大规模的公开市场操作后,12日晚央行突然宣布提高0.5个点的保证金率,进一步佐证通胀压力和适度收缩的政策意图,也限制了指数的上行。

一、信贷脉冲招来“紧缩”

据媒体报道,2010年1月第一周金融机构投放新增贷款约6000亿元,其中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约1800亿元左右。分析人士认为,按照这样的速度估计,1月新增贷款将突破万亿元。实际上按往年惯例来看,一季度往往都是银行冲信贷的高峰期。而09年一、二季度超预期外的信贷释放,也无疑是导致流动性季度宽松并引发资产价格热炒的主因。

因此,可以认为央行数次提到月度季度均衡概念绝非空穴来风,其直接原因很可能正是针对这种银行年初信贷潮而来,担忧10年的信贷释放“重蹈覆辙”。

而在上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大幅回收流动性后,本周央行再接再厉超预期提高存款保证金率,紧缩力度远超市场估计。央行如此大幅回收流动性的背后,一在于收缩银行体系流动性,限制银行信贷快速释放;另一方面则很可能向市场预期释放信号,试探市场反应。

二、通胀压力日增

另外,有专家认为09年四季度食品价格大涨等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因素明显,通胀压力很可能超预期到来。加之年初信贷放宽、春节需求增加、气候导致的农业减产等等因素,都可能在年关制造更大通胀压力。这显然是在稳定第一的政策目标下所不能容忍的,货币政策未雨绸缪也就是题中应有之意。

在产能过剩背景下,流动性无疑是阶段导致通胀尤其是资产价格上涨的元凶,要抑制通胀预期就必须促使货币信贷平稳回落,这就是央行大幅回收资金的主因。

有意思的是,在目前阶段全球宽松政策介入收与不收的关键时期,很多国外经济学家提出中国很可能成为率先退出并导致这种平衡被打破的国家之一。其中主要的论据就在于,相比欧美等主要经济体来说,中国当前所承受的资产价格过热和通胀压力较大。

而12日晚央行突然宣布提高0.5个点的保证金率,也似乎在佐证这种判断。

三、对市场预期影响明显

应该说在保均衡背景下的宽松政策缓慢退出,对市场影响十分明显,而央行突然提高0.5个点保证金率后,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想法。

目前而言,这意味着市场预期由过度宽松到均衡,市场心态将经历一个调整过程,指数也就有一定的向下压力。当然考虑到本次提高保证金率后,短期内央行加息或继续大力度提高保证金的概率反而大幅缩减,因此这种调整应是缓和。中短期内在消化了提高保证金率对预期的冲击后,将可能继续通过震荡的方式来等待新的事件出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