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谁的良药
近几年来,随着“先富阶层”的崛起,中国的高档消费市场呈现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国际一线品牌蜂拥而至,高端百货卖场纷纷筹建扩张,以品牌为主导的发展趋向,将百货业的竞争内涵引向了高端。
与此同时,高档品牌和百货店之间关系更趋紧密。高档品牌逐渐成为百货店发展的助推器,而高端百货的强势发展也让高档品牌的价值得到了更广泛的市场认同。当中国的高端消费市场愈加发达之际,高档品牌与百货店在不断的竞合中,谁终将会成为谁的毒药?谁又终将可能成为谁的良药?
选择 愈强势愈主动
LV、范思哲、阿玛尼众多顶级时装品牌陆续进入中国,赫莲娜、CD、雅诗兰黛、兰蔻等国际一线化妆品也纷纷登陆各大城市。当这些高档品牌“处心积虑”的甄选可与其身份匹配的商场合作者名单时,更多的百货店也在苦苦寻思着与这些高档品牌联姻。
突破了传统的被动性,在对品牌的选择上,百货店有了更多自己的主见。为了打造出高档次的商场形象,也为了能引进更多的国际顶级品牌,不论传统的还是新兴的百货店,都不再墨守成规,而是主动出击,不断完善自我的同时,增强对商场品牌的整合和操控能力。
众所周知,美誉度和知名度如同百货店对外接洽的一张名片,它支撑着商场的门面。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许多百货店开始从原来的默默耕耘中跳脱出来,放下了部分精力,致力于将商场塑造成一个强势的品牌。西安世纪金花股份有限公司总监王琳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言:前些年他们一直埋首于商场硬件方面的建设,现在也是时候对商场做一些配套性的宣传,实现软件的同步升级了。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这个信息爆炸、替代产品丛生和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时代,对于商家说,能有一张“烫金的名片”显然要可靠得多。为此,如同世纪金花一样,众多的百货店都在筹划着“变脸”,一方面大刀阔斧的革新传统经营方式,敲定全国连锁扩张的计划,另一方面也不忘为商场招牌“镀金”,加大商场对外的宣传推广力度,逐渐扩大商场在当地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为了与外资百货连锁店一争高低,一些本土商场,开始寻求突破和扩张。传闻,广州友谊商店今年将会在南宁和郑州开设分店,广西梦之岛也在酝酿着本土扩张,准备在广西的另一重要城市桂林再开分店。
此外,出国考察也成为了时下众多本土百货店较为热衷的选择。为了寻求对本土和商场档次的突破,吸引更多一些品牌进驻,一些已经在本土扎稳了根的高档商场,通过派遣员工到国外实地考察,强化与国外百货行业的沟通,在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同时扩大视野。同时,到国外近距离接触跨国企业,实地感知其文化内涵,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对跨国企业及高档品牌的了解。
虽然业界和学界还在对“高档”的定义吵嚷不休,商场方面却已自有标准。当逐渐的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后,较为强势的百货店开始整顿商场品牌格局,重新布局商场楼层内涵,剔除大众化产品,提升商场档次,优化商场购物环境,力图让商场盖上“高档”的标签。
与此同时,在与百货店的双向选择上,因为资源的稀缺,高档品牌通常占据了更大的主导权。
对于高档品牌来说,择地择店投放是很关键的一环。“身份匹配”至关重要,LV、海兰之谜、赫莲娜这些顶级奢侈品,它们每进驻一个城市,尤其是二级城市,所提的条件可以说是十分苛刻的。比如说LV,他们会有专业的调查公司,对全国二级城市的GDP指数、商业经济发展质量、人均消费能力、国际二线品牌的经营质量、主流消费人口素质、城市现代化程度等进行详细的调研。通过考察,只有合乎要求的他们才会安排自己的进驻时间表。
合作 越深入越和谐
随着中国奢侈品消费能力的迅猛提升,各大国际品牌和百货店之间,正手牵手进入了合作蜜月期。双方的合作,也由传统的由百货店提供场地,高档品牌交付入场费的简单合作关系,逐渐转变为互动、互助、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即实现了资源共享的动态合作。
对于高档品牌来说,它们更希望在可与其高贵形象匹配的百货店里,获得更好的地段资源以及拥有更大的场地设置专柜,同时他们也希望能成为百货店“品牌VIP”里的前位名单,得到百货店更好的重视,从而最大限度的获取百货店里的可用资源,尤其是他们的VIP顾客资源。
而对于百货店来说,他们的期望与高档品牌如出一辙。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百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另一方面,百货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在对消费者的争夺中,各家百货店都使尽了浑身解数,不断完善商场的品牌结构,提升商场的消费层次,塑造出商场特色的高端形象。
有一点不能忽略:真正的高档商场不是装修出来的,而是靠多年经营“打磨”出来的。北京赛特购物、广州友谊商店、西安世纪金花、成都仁和春天、南宁梦之岛,这些本土百货店中的佼佼者,无不是在经年累月的改造和变革的冲击中坚持下来的。就连新世界百货、金鹰国际、日本伊势丹、百盛、太平洋这些外资零售巨头也是在多年的征战中成长起来的。
打造一个高档商场,最关键的就是要引进国际顶级化妆品。事实上,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百货业中,一条游戏规则早已经得到了经营者的普遍认可:谁掌控了品牌优势,谁就抢占了市场的制高点,拥有了主动权。通过掌握丰富的高档品牌资源来获得市场转型的筹码,一直都是众多百货店梦寐以求的事。
在品牌引导消费的时代,百货商场对于品牌尤其是高档品牌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有关专家表示,从百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大品牌将成为市场的主导和吸引消费者的最佳手段,当品牌集合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聚合作用,形成品牌的强势,在消费者中形成认同,从而打开局面。众多的高端百货店往往就是借助其销售的高档商品影响力打造自己在市场中的品牌定位。
就在这样的共同期望下,高档品牌和百货店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和谐。在合作方式上,则更多的融入了集团的意志,凸现了集团的后盾支持。
现在,大型百货连锁与国际品牌集团越来越多地采取集团合作方式开拓市场。百盛、远东等连锁百货集团和雅诗兰黛、资生堂等国际品牌集团已经就这种战略合作达成长期合作的默契;就在今年3月,欧莱雅也和王府井百货结成战略伙伴,在集团层面展开合作,重点推进双方VIP会员资源共享,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年度策略性合作。
市场 亦毒药亦良药
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百货店持续升级和扩张,高档品牌逐渐增多,尤其是国外进口奢侈品牌的日益丰富,在百货店和高档品牌这个看似对等的双向选择里,谁将选择谁?谁又会是谁的良药?
在中国的阶梯型消费里,内外资企业白领队伍不断扩大,使这个消费层对商品品质的追求,特别是对世界顶级品牌的追逐更为强烈。一方面,高档市场空间的扩张、国民高层次消费欲望的提升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端百货的成长壮大;另一方面,消费者品牌意识日渐强化、消费品位不断提高,也让高档品牌迎来了他们的春天。
事实表明,在这个双向选择题里,高档品牌和百货店不过是两个浮在表面的客体,真正潜藏的主体——这道选择题的主角,应该是市场,是消费者。市场选择了谁,消费者选择了谁,谁就将占据主导,从而有可能成为一剂补益于对方的良药;反之,失去了市场和消费者的支持,那么,它就只能黯然守望,极易成为一剂害人误己的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