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K-II事件看宝洁的危机公关意识
近日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SK-II化妆品被查出违禁成分、遭遇退货的事情。我所关注的是宝洁作为一个跨国公司,其处理危机的公关意识和手法。
首先是对质检部门的态度。国家质检总局14日通知指出,近日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从来自日本宝洁株式会社蜜丝佛陀公司制造的9种SK-Ⅱ品牌系列化妆品中检出禁用物质铬和钕。按照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GB7916)的有关规定,化妆品中不能含有铬、钕等禁用物质。消息一出,化妆品市场一片哗然。当晚20点30分,宝洁公司发出官方声明表示,“安全和质量对于SK-Ⅱ至关重要。SK-Ⅱ所有产品上市前都经过了公司内部严谨的安全评估,并且在进入中国市场前都经过卫生部严格检验和注册,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有充分的保障。SK-Ⅱ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并未添加文中所涉及的成分。我们也是在今天(9月14日)刚刚接到相关信息。对于本进口批次产品中发现的问题,宝洁公司将全力配合政府部门了解情况,使之得以顺利解决。”
在表示配合官方调查问题的同时,SK-Ⅱ品牌公关发言人于次日晚表示,有需要的消费者可以在SK-Ⅱ的授权专柜办理相关产品的退货手续。退货原则包括:必须是与此次检验出的有问题的相关产品;消费者有过敏反应并有医院相关证明;有购物小票但不能跨专柜退货;产品剩余量不得少于总量的三分之一。办理退货的条件有些苛刻,但国内一些销售商深知此次质检总局发话的份量,纷纷采取了先行赔付的方式,也就是说,消费者可以在商场直接拿到退款,而这笔钱先由商场垫付。
作为一家跨国化妆品公司,宝洁不是第一次应对品牌质量危机,但其应对措施相当及时,总能把问题很快地解决。反观我们国内的一些企业,遇到质量问题时,一是能抵赖的尽量抵赖,不承认自己的产品有问题,二是即使承认了,理赔措施也不及时、不到位,一次就让消费者伤了心。透过宝洁的SK-II化妆品系列事件,我们是否可以从人家那里学到点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