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牛病检测难题攻克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运用一种新方法,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最近从5批进口肉骨粉中检测出牛成分。这对我国有效防范疯牛病传入具有重要意义。 研发这一检测方法的是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上海农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他们运用聚合酶式反应(PCR)检测牛的特异基因片断,以此鉴定肉骨粉中是否含有牛成分。据介绍,这种方法特异性强,结果稳定,灵敏度达到0.1%。 1985年首次发现于英国的疯牛病,学名为牛海绵状脑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畜牧业发展和人类生命安全的传染病,其主要通过存在于肉骨粉等动物性饲料中的蛋白质病毒传播。因此,对进口肉骨粉等动物性饲料中的牛成分进行快速、准确检测,防止来自疯牛病疫区的肉骨粉通过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进口,是一项重大而迫切的研究课题。 据了解,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上海农业科学院的专家用数月时间研究成功牛成分检测法,待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鉴定后,即可在全国推广,树起防范疯牛病的技术屏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