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多次接种乙肝疫苗后,仍然不产生抗体?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11-11-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接种乙肝疫苗不产生抗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抗体产生较晚,可加注1-2针,或者重新接种疫苗,并且适当增加剂量;可采用0、 1、 2、12个月的免疫疗程;在接种乙肝疫苗的同时,合用小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卡介苗或牛痘能增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配合使用;

(2)5%~10%接种者即使全程接种乙肝疫苗也不产生乙肝抗体,或只产生低滴度的抗体,对这些无应答或低应答的人,应多次接种乙肝疫苗直至抗体产生;

(3)还有一部分人,原来是隐性传染者,病毒呈低水平复制状态,“两对半”检查正常,但乙肝病毒DNA(HBV-DNA)阳性,这种人注射疫苗后不会有表面抗体形成。

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是目前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然而,在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中,大约有14%的人对疫苗抗原表现出无反应或弱反应。

一般认为,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失败的原因,多是由一些后天因素造成的,如接种疫苗的剂量、接种位置及途径、免疫缺陷、免疫抑制及所选用的免疫方案或乙肝病毒极微量的潜伏感染等因素相关。

而据国外研究报道,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失败与机体特异性HLA基因相关。

所以,如接种方法正确,则应考虑有无免疫缺陷、免疫抑制、乙肝病毒潜伏感染等原因,或者是特异性体质的原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