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11-11-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我母亲今年76岁,以前是血压偏低,近一年来血压偏高,最近一段时间吃着降压药却出现血压忽高忽低的情况,不知是怎么回事,请各位专家帮忙给解答以下。谢谢。

老人以前血压不高,现在血压增高了,说明老人患的是老年性高血压,老年性高血压中,以单纯收缩压升高者为多见,这是由于老年人大动脉弹性减退,血管顺应性下降所致。

老人近来血压不稳定,这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是常见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许多因素都会影响自身的血压调节功能,引起血压不稳的改变。具体原因如:

1、体质因素:

老年人因血压自身调节功能减退,血压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精神、体质改变、过劳、生活等因素,或合并某些疾病等等,都会影响自身的血压调节功能,引起血压改变。这是引起血压不稳的重要原因。

2、药物因素:

若服用的为短效降压制剂,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卡托普利、复方降压片等,这些药降压作用快,但维持时间短,血压容易反弹。造成血压不稳。

3、另外,服药方法不正确,更换药物过勤,增量或减量过快,也是造成血压不稳的人为原因。

平稳降压的治疗方法:

1、选用长效制剂:

现在主张应用时效长、降压稳、副作用小、长期服用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的降压药。如:

依那普利、或苯那普利,每次5~10mg ,每日1~2次;

氨氯地平(络活喜)在降压药中,时效最长(48小时),降压平稳,但价格较贵。

拉西地平(三精司洛平、乐息平)——长效 4mg/# 1次/天

长效制剂一般每日清晨起床后服药1次即可。除夜间血压仍高者外,晚上一般不主张服用降压药,以免血压过低,引起心脑供血不足或梗塞。

2、正确服药与药物剂量调整:

选择仍何一种降压药,都要掌握小剂量、缓慢降压的原则。降压速度不宜太快,降压可分阶段进行,先从小剂量开始,在1~2周内逐渐达到有效治疗剂量,先把血压降到一个安全水平,(160/100左右),然后观察血压有无升降,待血压平稳不再下降后,再适当加服药物剂量,把血压逐渐降到140/90左右或以下,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以后根据血压监测情况,适当调整剂量,但不应停药。

当一种降压药用量较大,降压效果不明显时,可联合使用另一种(不同类型)降压药物,这样可减小药物剂量,避免副作用。

特别要防止更换药物过勤,增量或减量过快等。

3、除了药物治疗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十分重要。饮食上应低盐、低脂、生活要规律,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精神紧张、激动、大便干燥等。

4、除外老年其他合并症:

检查血糖、血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除外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脏扩大、心肌肥厚、心功能减退、心律失常等。如有异常时,应积极防治。

你母亲血压偏低,偏高到什么程度?服的什么降压药?忽高,忽低在什么范围?你都应该用“毫米汞柱”来标示,我才能给你分析原因。现在只好估计,可能是降压药效果不佳或服用方法不当所致。建议去三级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正确规范治疗高血压。

老年人的血压出现用药后不稳,那是降压药的用量,用药时间没有掌握好。

现在市面上的降压药,根据降压时间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现在医院一般提倡服用长效降压药,每天仅需要服药一次。一般作用时间可以长达24 小时以上。你可以先了解你母亲现服用的降压药作用时间是多长。如果是短效或者中效的降压药,请按时,按量给你母亲服用。如果家庭备用血压计那是最好。请利用一周时间,在服用降压药的期间,每天早晚各测量血压一次。将降压药调整在最佳服药剂量。以后就可以用这个剂量使你母亲的血压保持稳定了。

老年人,保持血压的稳定非常重要。它可以减少疾病的并发症,提高其他用药的效果。

老人家建议还是带她去好一点的医院看看比较好,不要在这里耽搁了

去心内科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吧。不要因为你的犹豫和拖拉耽误了母亲的健康。

正规医院仔细检查一下,注意排除嗜铬细胞瘤。如为嗜铬细胞瘤,手术治疗可根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