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经验]2004GRE全接触50天
一、首先说说考场和考试情况:
前天曾经去踩过点,大概对地形有所了解。不过说实话,鼎均那个地方如果没走到头,没看见醒目的ETS三个大字的时候,给我感觉和中关村里面的诸多电脑城没有什么区别。可能也正是这三个字母,对我们这些GTER来讲,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今天其实本来打算早早起一点然后再写两篇,不过可能由于是惰性比较强,睁开眼睛的时候就已经六点了!定了定神以后把昨天写的模板拿出来看了一下(昨天晚上才写好的!),不过基本没什么印象,记了几个关键词,把要填写的学校检查了一遍,七点一刻准时出发。
其实骑车去考场的路上感慨挺多的, 虽然也就是15分钟的时间,不过自己的过去就好像是电影一样不断在大脑中闪现。这条路,既熟悉又是很陌生。熟悉,是因为从小学二年级到高中的三年级,偶在这里,无论是风吹雨打,我走了十一年!~多么漫长的时间呀!只有回过头来以后才会发现这段经历是多么的短暂,是多么的耐人寻味。说陌生,是因为自从上大学以后,由于对自己专业的执著追求,以及一种想脱离家长管束的雄心,我选择了离开这里,离开了自己深爱的北京,告别了同学和家长,选择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我觉得人没有几个可以选择环境的机会,一般都是被生活、学习和家庭的情况而左右,That is why I concede that life is generally a circumstance without choice!~~所以我选择了离开,毕竟以后的路还有很长,思念也仅仅是一种暂时的痛苦。
想着想着,差点骑出了中关村的路口!汗~~我今天是来考试的自己又提醒了自己一下J
可能是因为到的比较早的缘故,电梯还没有启动!路上在车站的时候看见了那个比较有气质的前天踩点的时候遇见的女考官。到了鼎均楼下,那个岁数比较大的老师正在楼下坐早操,大家的心情不同,虽然她老人家每天都要遇见像我一样来去匆匆的考生,这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个开始!~~没有顾及到电梯的存在,一口气冲到了五层,到了以后在朝着考场迈进的时候,偶第一次感觉到了心跳加速~~
考场的休息室没想到已经来了十个左右的考生了,大家都很安静,每个人都在看自己手中的东西,于是我的心情也一下就缓解了下来,纵观周边局势,好像ppmm的确不少的说~~
接下来就和大家叙述的差不多了,从写誓词(突然发现没带笔,不好意思的找前面的MM借了一下)、存包,到啃Dove喝红牛,在到点名、领稿纸、验证进场都和预想的没什么差别。大家的心态都挺平和的,毕竟就是一个普通的考试嘛!从小的时候久经考场到现在,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了。可能是里面机房比较faint的原因,图像普遍偏黑,进了座位一看,简直就是马加爵!还好本人比较显著的feature是头比他大一号,呵呵!~
问卷其实偶还是填写的比较认真的,至少是写了一半。本来想试一下键盘,不过可惜的是如果在非工作界面下会发出滴滴的声音,最后只好作罢!~ 吸取了前人遗漏笔考地点的教训,自己也格外小心,之前只要是和自己专业有关的东西都写了,家庭背景的都没写(除了nationality: Chinese)
之后的内容和pp3里面的都一样,在考试的过程中,可能是键盘比较高的原因,使用起来不是很适应,写的速度比练习的时候要慢,不过还剩下了两分钟!比较郁闷的是最后两秒钟发现里面居然写了这么个错字“iuuse”。汗!~天天看的东西居然没等我改一下就到时间了。由于这个题目写过,而且science和art的范围比较不容易跑题,所以基本也没怎么想。
Btw, 考试的时候电脑分辨率是800*600的,所以在17寸CRT的显示下就显得比较大。不过大家不用担心影响对字数的估计,肯定都是同比缩放的。
写阿狗之前还写了10分钟模板,不过因为是昨天晚上写的今天早上背的所以也没记住多少。其实模板的使用根据题目定,如果题目没有见到过,又比较长,就推荐使用模板;自己印象深的东西就找最脱离模板反驳。毕竟模板的作用不是美化,是拼字数。保证足够了,也就不用了。出来的时候Beijing的阳光很好!也感觉解放了一些,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什么机会愚弄一下ETS~~
考完之后为了解脱一下全身的疲惫,回人大附中看望了n个老师(鼎均在附中西门,另外那个考点在东门,也是附近)。门口的警卫很BT,盘问了15分钟,最后听老师说实际警卫只对文明人要求事多,偶要是抗着榔头就不过问了!xixi~~
现在当了大学生突然很留念高中的生活,毕竟高中是烦恼最少,也是同学关系最融洽的时光。虽然可能学习上的负担比较重,可是大家的共同语言很多,文化背景也比较相近。大学好像更加两极分化,要不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要不就在 sheer love和网络游戏中迷失自我,人好像渐渐成为了个体L
二、考试的准备
其实回想起来自己准备的时间也不是很短了,从新东方2月2号结课到考试也有两个月的时间。除了开始的十天是在总体回顾老师的内容。实际差不多是50天的时间,不过中间走了点弯路,所以最后冲刺的时候还是显得时间有点紧张的说!~~
第一阶段: 前50天到前27天
这一段时间刚开始就是把Issue分类,还有听了两遍上课偷录的修锐Issue和Duncan阿狗的听课录音,补充了一些上课没发现的地方。大家普遍觉得修锐大侠的作用不大,本人觉得可能是针对应试的方法上的。如果是积累写作的素材确实不错!他的题目分类不是按照学科,而更是偏重于逻辑上的关系,把握起来比较困难~不过个人感觉对 issue写作帮助最大的却是阅读的陈虎平老师,感觉就是一个现代的Socrates,对阅读有种孤独求败的高屋建瓴。写作上能应用到的是他对科学和哲学方法上的分析,还曾经讲了一个小时的Kant,个人感觉最牛的理论是:“中国没有真正的科学,因为我们没有系统的哲学。科学是哲学的发展,科学是人类在哲学的基础上,通过理性分析而总结出来的自然法则!”具体的内容偶总结好以后发给大家!
其间由于半年前申请GTER的ID没有选择忘记password用电子邮件寄送的方式,而自己实在是忘了注册的名字,重新申请还需要新的邮箱地址,感觉极度 faint,还好最后一场梦,让我恢复了记忆,此后的日子,每天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和大家在彼此的讨论、相互的修改和潜水中度过~~这里的学术氛围很好,大部分的人都很热情,提纲的讨论汇翠了每个同学专业领域的精华。所以强烈推荐总斑竹amorz汇总以后和巅峰一样出本书!bow其实后来发现走弯路实际上是在看到了飞跃上feiba总结的分类后发现的。虽然没有提纲,但是内容一目了然,边看边痛心自己五天总结的是Garbage。最后20多天下来,基本是两天一个I,提纲写了一半左右,阿狗只是把新东方老师说过的内容看了一遍,基本上主要的驳斥点都覆盖了。
Btw, Duncan推荐的20个题目: 1, 6, 11, 16, 18, 28, 33, 44, 47, 53, 61,70, 88, 102, 115, 117, 164, 194, 211, 219
①由某事物的好处推广到其它的事物: 16, 102,
②采取某决策,并且陈述其原因: 1, 6,
③通过两个事物比较得出结论: 无
④通过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11, 28, 33, 47, 53, 70, 88, 194, 211, 219
⑤阐明观点,预测事物的发展,并且给出理由: 44, 61
⑥分析现象及其影响,得出解决的措施: 18, 115, 117, 164,
第二阶段: 前27天到前5天
20多天没上课,当时事情都积累在一起格外得郁闷,这里有一份当初得冲刺计划。
近期冲刺计划(27天)the ultimate triumph on April Fool’s Day in Beijing is inevitable
解决杂业问题:
①大学系统有机化学作业:醇、酚、醚
②大学物理实验报告:Daguerreotype和示波器
③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B-Z震荡
④大学有机实验报告:关于Benzocaine
⑤大学科学训练:Abstract the calcium propionate from eggshell
GRE复习总计划:
★主要重点资料[必看]:
①老外280篇
②新东方推荐50篇 30min
③写作教程和孙远上的范文( 包含官方的6篇1~6分的文章 )
④每次更新的机井( 目前截止到3月2号 )
⑤新概念4的19篇参考文章朗读背诵 30min per day
⑥孙远的工具箱: 传媒、思想、教育、科技、社会 30min per day
⑦红宝书 Vocabulary is the fundamental thing that never should be ignored (one list per day) 60min per day
⑧修锐的重点短句 30min
[选看]:
①博文嘉译的范文A&I 共40篇
②20世纪科学进展20篇
★自己动手的内容:
①每天两篇Issue和一篇Argument 100min in the morning & 60min in the afternoon
②修锐的free writing, 一共8个领域的内容 ( 根据上网吸收的内容即时增补 )
③总结《影响人类文明100人》以艺术、思想和哲学为主 30min
④Argument的重点驳斥思路,并且中文+英文提纲 [分类总结]
看猴哥的思路和孙远的语言结构 10min per Argument
⑤考前10天左右开始修改自己的作文( 35Issue+15Argument at least)
⑥模版问题,尤其是Argument,考试前准备两个,平时可以放开思路。
⑦《杨鹏难句教程》分析结构和写作方法5句 45min per day
⑧扫清Issue和Argument中的难句难词 每天30个 60min
看内容的部分以孙远的124个老题为主
当时写完以后自己都差点晕过去,不过最后证明范文部分最后都没有看完。中间复习的过程中也有同学推荐看Bible,结果偶就想起来东方老师说的以前的一个学生考G背圣经,最后去New Zealand当preacher的故事。我严重强调准备AW不能丢掉小命,压在身上会郁闷死Di!
第三阶段: 考试前最后5天
由于当时报考作文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爆满的情况,而有恰好被碰上了,所以只好提前5天回北京考试。相比在学校的时候,环境比较好,不用像在学校的时候到处转移战场了。一张床、一张书桌、一台电脑基本就成为了生活的全部。
实际尽管当时Issue提纲写的比较认真,可是最后连重新看一遍的时间都不够了。把孙远的新书前面的写作技巧多看一下,最后几天坚持在pp3里面限时用早上的时间写两篇。阿狗第二遍的时候把重点20篇的中文看一遍,配上那个新东方庄子、北大魏震和哈工大Chicago的谬误类型和说理论据,半天的时间也就足够了。
其实平时有机会还是应该看一些书和杂志,毕竟写作的过程需要多领域的交流嘛!
中文的主要有:
①比如技术进步类的,可以看看《大众软件》的专栏评述和网络时代。
上次看到一个讲Distributed Computing的介绍,后来就扔到人和机器的那篇issue里面去了。
②比如艺术的发展,历史地理类的背景,和世界的人文,可以看看《世界博览》。
③比如人物传记类的,有一本Michael H. Hart原著的《The 100》,统计了一下发现100个人中,科学和发明家、政治和军事领袖、哲学家的比例是最高的,总和超过了80%。而看看我们的AW的题库,也基本上是这个比例的说~~
④比如教育类的,有一本《美国总统致全世界大学生的信》是中英文对照的。大概从Roosevelt时代或者更早开始一直到B. Clinton, W. Bush (包括前者在PKU和Harvard, 后者在TSH和Yale的演说) ,毕竟这种和我们距离比较近的演讲不是很好找,所以推荐一下。
⑤比如综合类的,是Italy中世纪学者Thomas Aquinas写的《亚里士多德十讲》,基本就是按照我们作文题目的分类讲的。把每讲的prelude和epilogue看好,找几句话自己翻译过来就能直接用上了。Aquinas的《逻辑学要义》被称为是Aristotle思想最伟大的继承,不过本人没看过。
英文的主要有:
①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去图书馆借阅National Geographic或者到Amazon上面去订,主要是培养的depict一个事物的感觉。主要以自然现象和人文社会以及动物行为的研究。49.5刀一年,一般提前月初几天就可以看到。新东方楼下的商贩虽然旧,而且附赠的插图都没有~~
②如果是学文科的同学,对History和Culture非常有兴趣,有一套上下册的 Western Civilization,是学校图书馆当时卖其他机构赠书的时候找到的,除了上面印了一个Not For Sale可能不是很爽,其他和新书一样。我在Amazon上 search了一下,大概也就是原价的1/4吧!每个学校都有这种地方,大家可以关心一下。Btw,偶是学纯理科的,不过还是觉得历史地理这种东西和英语、计算机一样,是工具的说。
工具书:
①其实猴哥的阿狗的提纲加上孙大侠的工具箱就已经相当理想了,这里要特别感谢鱼的宝贝mm给大家提供的真迹!呵呵
②The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of Synonyms and Antonyms, 词比较少,不能当字典翻,不过用在写作里面特别合适。个人感觉英语里面动词的复杂性是掌握英语的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看看同义对比的解释能扩充一些应用于写作的词汇。
③针对词组和例句的问题,可以看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 of American English), 这是专门的美语版,有一些新的词汇和释义。大号Webster太专业了,基本是用更复杂的词汇解释复杂的词汇。
④《New Concept English4》,听说旧版的没有 Beauty那篇文章,实在是很可惜。有一个19篇的分类,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的说。同意so猫的说法,强烈推荐Beauty和How to grow old两篇先背。
其它:
①推荐一个网

②如果大家精力高度充沛的话,现在市面上有D版的Discovery Channel和National Geographic的全集,一共是40张,220集左右。里面不全是英文解说中文字幕的,也有中文解说,是rmvb格式,还算是比较清楚。如果把分类然后把可以用在Issue里面的都找出来可能比较困难,毕竟揭开自然之谜的内容比历史人文的要多。不过什么网路世界、战争和工业革命、超视觉世界还是能和我们的作文联系上的。有一篇涉及到白色火蜥蜴和Vinland地图之谜的故事就是argument里面紫外线影响salamander孵蛋的那个,不过我觉得原文好像也没有那么多的逻辑问题。
③电影。有一些公认的G词汇狂多的,比如Brave Heart, A Beautiful Mind, 辛德勒名单…
如果是吸取一些技术类的素材,星球大战、Matrix、Terminator这些可能不太好,Hollywood的灾难片倒是不错。每个里面肯定都有总统的演说,必然都是狂经典的东西,可以把字幕抄下来的说。
比如: Today we are faced a very gravest of challenge, the Bible call this day, Armageddon, the end of all thing. A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history of our planet, a species have in the technology to prevent its own exti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