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斤八两 尼康D200 VS 佳能EOS 5D(下)
上周我们讨论了尼康D200和佳能EOS 5D在外观、操控、解像力等方面的区别(点击查看),下面我们继续比较两者在噪点、宽容度、白平衡方面的表现。


噪点/高ISO表现
这一部分的测试是拍摄不同ISO下的一组照片,使用Imatest软件分析噪点数量,结果如下表:

D200在低ISO下的表现非常好,ISO400时,二者的噪点表现基本一致。但是在ISO400以上,5D全画幅CMOS的优势逐渐显露出来。难能可贵的是,通过ISO扩展技术达到ISO 3200时,5D的噪点依然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而尼康的表现多少有些差强人意。在ISO 1000以上时,D200的图像质量下降得相当厉害,而5D的画质虽也有些下降,但依然维持在较好的水平。
高ISO下5D的图像不但噪点较少,而且色调转换也较平滑,色彩的精确度也维持得不错。这在数码单反中是不常见的。以下为一些不同ISO下拍摄的夜景图,点击可看大图。
长时曝光/降噪
电子光感应器在长时间曝光时会产生噪点现象。5D和D200都提供了长时曝光降噪设置。我们使用不同ISO分别曝光30秒钟,以观察降噪效果。结果显示,D200的噪点明显多于5D。开启降噪功能后效果显著改善,但仍和5D有较大差距。这也许就是CMOS相对于CCD的优势吧。
点击下图查看原始大图:

EOS 5D,ISO 100,关闭降噪

EOS 5D,ISO 100,开启降噪

D200,ISO 100,关闭降噪

D200,ISO 100,开启降噪
开启D200的降噪功能后,长时曝光会损失部分细节。但是降噪确实效果明显。

EOS 5D,ISO 400,关闭降噪

EOS 5D,ISO 400,开启降噪

D200,ISO 400,关闭降噪

D200,ISO 400,开启降噪

EOS 5D,ISO 800,关闭降噪

EOS 5D,ISO800,开启降噪

D200,ISO 800,关闭降噪

D200,ISO 800,开启降噪内置闪光灯
D200内置闪光灯。对于相机是否应该内置闪光灯,历来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相机自带一个小闪光灯非常方便;反对者认为,内置的闪光灯功率太低,而且会消耗相机本身的电池,本身离镜头的距离也过近,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意义。5D显然是后一种说法的支持者。(或许,是5D的取景窗大到无法为闪光灯腾出空间呢)
5D在光圈优先模式下,允许用户在开启闪光灯的情况下将快门速度设至1/200,或根据周围环境亮度变换闪光灯速度。5D支持佳能全EX Speedlites系列闪光灯。佳能宣称,虽然EX系列闪光灯经历数次进化,5D仍可兼容所有EX闪光灯。EX闪光灯支持无线控制,包括三组不同曝光速率的闪光灯,其中必须有一只闪光灯接在机身上。
D200的内置闪光灯支持消除红眼功能。闪光灯同步最大至1/250秒,强于佳能的1/200秒。D200的闪光灯设置比5D更复杂,包括光圈优先模式下的最大快门时间。D200支持三组不同速率的闪光灯。而且,D200内建无线闪光模块,而无需添加外置无线热靴。但是此功能仅支持尼康最新的三款闪光灯:SB-800,600,R200。
总之,5D的向下兼容性值得称道,但是D200的内置闪光灯和内置无线控制,使其在这一回合获胜。
佳能EOS 5D
尼康D200
类型
无内置
向上弹出
位置
镜头上方
镜头上方
角度
N/A
GN 39,ISO 100
闪光同步设置
开,关,前后帘
开,关,慢同步,去红眼慢同步,前后帘,去红眼
闪光曝光补偿
-2~+2 EV,每档1/3EV
-3~+1 EV,每档1/3或1/2EV
电脑连接
是
是
同步速度
1/200
1/250
此回合胜者:尼康 D200
总比分 尼康D200 9:8 佳能EOS 5D
电池
D200和EOS 5D的标准配置都是消费级锂离子电池。佳能配的电池为BP-511A,根据CIPA标准,在20°C时可拍摄800张。尼康配的是一款新电池,型号为EN-EL3e。尼康宣称一次充电可拍摄1800张。与D70s的EN-EL3a相比,EN-EL3e与相机之间的信息交换更多。但是在实际应用中,EN-EL3e常常无法达到1800张的标准。
5D和D200的电池续航能力不像各自的顶级产品,实际拍摄能力和入门级产品相似。但是也要考虑到,1D或D2系列的高能电池,将不可避免的增大相机的重量和体积。但是我们还是要说,如果想达到1800张拍摄,你至少还要多带一个备用的锂电池。佳能BP-511A的续航能力和官方参数相似,而尼康EN-EL3e的续航能力确实与宣称值有较大差距。

此回合胜者:平局
总比分 尼康D200 10:9 佳能EOS 5D
最终比分:尼康D200 10:9 佳能EOS 5D D200险胜参数对比
佳能 EOS 5D
尼康 D200
像素
1280万
1020万
售价
约26000元
约14000元
体积
152×76×112
147×74×112
镜头卡口
佳能EF卡口(1:1)
至今,佳能已生产数以百万计的优质镜头。但是EF-S系列镜头无法在5D上工作。
许多有超声波马达(USM)的镜头可提高自动对焦速度,并降低机械噪音。USM镜头也可同时使用手动和自动对焦功能。
尼康F卡口(1.5x)
尼康的镜头线也非常丰富。尼康对于DX画幅感应器的喜爱,使其不得不为数码单反开发焦距非常短的镜头。实际上,尼康和佳能的镜头素质孰优孰劣,一直存在争论。可以这么说,两家都有价格不菲的牛头,也都有廉价的狗头。
防尘/防潮外壳
5D的外壳与20D相同,与佳能顶级的1Ds Mark Ⅱ,1D Mark Ⅱ n有较大差距,但是好于EOS 350D,比尼康D200稍差
D200的外壳与顶级的D2x和D2Hs相同
操控
佳能力图减少按钮个数,使机身布局简洁,并减少误操作的可能。许多按钮都有多种功能
许多功能都有专门的按钮。按钮较多,分布于整个后背,专属键操作简单快速
菜单
菜单为滚动列表模式,跳转特性可加速操作。菜单分为三类:拍摄,回放,设置。自定义项目可定义超过21种属性。

菜单为标签型,简便易用。不同颜色和图标便于菜单分类:拍摄,回放,设置,自定义。

闪光灯
无内置闪光灯,无内置无线闪光模块。可兼容所有支持E-TTL Ⅱ自动闪光的EX系列Speedlites闪光灯。
内置闪光灯,内置无线闪光模块。兼容新款i-TTL闪光灯,包括SB-600,SB-800,R200。总体印象
EOS 5D的优点:
·像素较高
·动态范围较大
·色调转换平滑
·输出色彩准确
·超乎寻常的高ISO表现(低噪点,高动态范围)
·全画幅感应器增加广角性能
·DIGIC Ⅱ处理器的高速度
·可定时连拍照片(可惜每次只能连拍三张)
·增强的长时曝光功能(增加到30分钟,无需使用B门),噪点没有显著增加。
·图像锐利度较高(使用50mm F/1.4镜头)
·更精确的取景窗
·取景窗大而明亮
·顶部明亮的单色显示屏
·可更换对焦屏
尼康D200的优点
·连拍速度高于5D
·低亮度下的自动对焦效果较好
·内置AF辅助灯
·与可移动的AF点相结合的测光表
·可改变中央测光区域大小
·内置弹出式闪光灯
·闪光补偿从-3到+1EV
·闪光同步为1/250,强于佳能的1/200
·更大的曝光补偿范围(±5 EV)
·更精确的白平衡
·简便易用的机身设计(例如快门附近的电源开关)
·更明确的按钮设计
·机身单独的锁反光板按键
·单独的AF按钮
·强光下LCD显示效果更清晰
·价格远低于5D
价值
虽然这两款相机的价格相距甚远,但是市场定位出奇的一致,都定位于数码摄影初学者,爱好者,以及预算紧张的专业人员。这两款相机都提供高像素,快速准确的自动对焦(与高端产品尚有差距),多种自定义功能。这两款相机的价格都相当诱人。当然,考虑到D200的价格较低,似乎D200的吸引力更大一些。
D200有很多地方强于5D,例如快速操控,内置闪光灯,优质LCD屏幕等。但是,这绝不等于说D200的性价比一定高于5D。5D的高价,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全画幅CMOS感应器,可彻底发挥EF镜头的广角性能,高ISO和动态范围下的优良图像质量。
作为一款三万元以下的产品,5D的画质可以和1Ds MarkⅡ,D2x之类的高端产品相媲美。相反,D200的机械设计更为诱人,画质也比前作有了较大突破。
总结
之所以使用5D而不是30D和D200对决,是因为30D的本质与一年半之前的20D无甚区别。5D才代表佳能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对比中,我们发现了佳能和尼康的许多核心技术差异。佳能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内部元件的本地化生产,特别是全画幅CMOS,目前,佳能CMOS的高感光度,动态范围和高分辨率,已经在业界登峰造极。而尼康的目标是快速准确的对焦,可信赖的测光,人体工程学按钮设计等。总之,D200和5D都具有高分辨率,高动态范围,快速处理器,可扩展功能等特性。这样的相机,在一两年前还是天价奢侈品。而现在,已经是面向初学者的中端产品了。
D200的操控更迅速。用户可以用一根手指头,一个动作同时完成开机和拍摄。而5D的电源开关位于机身后背,完成开机和拍摄至少需要两个动作。D200的连拍可达到5fps,5D只有3fps。D200的机身结构也更加结实,但价格非常平易近人。在ISO 400以下时,二者的图像画质几乎难以区别。但是当感光度上升到ISO 400以上时,佳能5D开始显露出较大的优势,价格毕竟多出一万元。
EOS 5D和D200代表了数码单反领域专业级相机的平民化趋势。尼康曾声明将继续推出使用APS画幅感应器的数码单反,并暗示价格将低于同档次佳能产品。而佳能坚持推出全画幅产品,使其在高感光度领域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尽管两家的发展方向和设计理念存在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D200和5D都将成为里程碑产品,在两家的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两款相机成像的蓝色通道的噪点都非常多,这也是数码相机的一贯特色。而且,降噪的效果在蓝色通道也非常明显。以下是一组D200在ISO 3200下开启/关闭锐化的图像比较,其噪点都非常显著,锐化对噪点影响不大。如果关闭降噪,噪点会呈现明显的点状亮斑;开启降噪后噪点变得模糊,同时整体画面细节也减少,对比度下降。

EOS 5D,ISO 3200,关闭降噪

EOS 5D,ISO 3200,开启降噪

D200,ISO 3200,关闭降噪

D200,ISO 3200,开启降噪
5D的降噪效果不如D200显著。事实上,根本很难分辨哪个是降噪过的,哪个没有降噪。这部分是因为CMOS的噪点本来就不多,而另一方面,也说明5D的机内降噪做得不够好。
在摄影棚,我们进行了另一项长时间曝光实验,暗光下,ISO调到1600,5D和D200都开启长时曝光降噪。所得图表如下:

水平轴代表曝光时间,竖直轴代表噪点水平。
可以看出,从1.5秒开始,D200的噪点水平就显著高于5D。而随着曝光时间的增加,D200的噪点水平也以较快的速度增加。而5D的早点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表扬一下。

EOS 5D,ISO 1600,82mm,f/10,1.6秒,关闭降噪

D200,ISO 1600,52mm,f/10,1.3秒,关闭降噪
此回合胜者:佳能EOS 5D
总比分 尼康D200 6:4 佳能EOS 5D动态范围
测试动态范围,色彩和分辨率使用的是Imatest软件。测试中拍摄的是亮光下的Stouffer 4110透射表。这块透射表是一张涂上银的胶片,共计有40个逐渐变暗的矩形。最暗的矩形大约比最亮的?3档,最亮的矩形为纯白色。拍摄之后将图像传到Imatest软件,由软件识别每个矩形。暗处矩形的噪点多于亮处,但是,Imatest可检测出最严苛情况下的动态范围。例如在ISO 100下,D200的动态范围为12.2档,但是Imatest的高画质水平仅为7.79档。“高画质”表示噪点值低于1/10档。而在低画质情况(噪点大于1档)下,D200在ISO 100的动态范围约为11档,而同情况下的5D水平为10.5档。

实验得出结论:5D的动态范围强于D200。考虑到5D的全画幅CMOS面积大于D200的DX画幅CCD,这种结果也是意料之中。但是请注意,在高画质,低ISO条件下,5D的优势是如此微弱。
但是要注意,这里的数据仅仅用于对比两台相机的不同。由于实验环境为模拟的理想环境,真实拍摄时可能会与模拟环境有较大不同。
因此,我们也拍摄了部分自然光环境,以检验两台相机在高光,高饱和度色彩,及阴影环境下的表现。首先,我们将一些花和亚麻纸放在一页打印纸上,通过对比突出打印纸的洁白,花朵的颜色和阴影,并拍摄一系列曝光参数的照片。对相机来说,考验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曝光不足的情况下背景会显得相当灰暗;如果过曝,阴影区会显得十分粗糙;其次,花朵的红色和紫色容易过饱和。
D200暗:

D200亮:

5D暗:

5D亮:

此回合胜者:佳能EOS 5D
总比分 尼康D200 6:5 佳能EOS 5D白平衡
D200和5D的白平衡调节功能都非常丰富。包括一系列预设值,自定义值和直接开尔文值输入。而且,这两款相机都提供白平衡微调功能。5D具有佳能独有的二维轴微调功能,可同时对蓝-琥珀黄色轴,绿-洋红色轴进行调节。D200只能沿开尔文线进行从暖色到冷色的调节。顺便说一句,开尔文线正好是蓝-琥珀黄色轴和绿-洋红色轴的对角线。
5D可通过读取预先保存的图像设置白平衡,而D200的白平衡文件来自实拍测量,并不保存图片。在实际应用中,这两种系统没什么区别。但是理论上5D的用户可保存无限多的白平衡校正图像,而D200只能保存四张。
D200和5D都支持白平衡包围,允许用户设置增量值。
尽管佳能的白平衡调节功能非常丰富,但是在实践中,5D的自动白平衡和预设白平衡并没有D200那样准确。我们拍摄了两台相机的日光,荧光灯,白炽灯三种光源的图像。其中,分别使用“自动白平衡”和“日光”项拍摄日光下的图像,分别用相应的预设白平衡拍摄荧光和白炽光。
拍摄对象为三种照明条件下的GretagMacbeth色彩表。结果使用Imatest软件分析。由下图可见,D200和5D的图像颜色相当近似,但是,5D与真实色彩的偏移更多些。
日光

EOS 5D,自动

D200,自动

EOS 5D,日光

D200,日光
荧光灯

EOS 5D,荧光

D200,荧光
白炽灯

EOS 5D,白炽

D200,白炽人像
人像摄影是摄影永恒的主题,无论专业摄影师还是入门玩家,都离不开人像拍摄。所以,我们这次引入人像的直接对比。使用来自窗外的光线,使用三角架固定相机,自定义白平衡,“人像”拍摄模式,感光度分别设为ISO 100和ISO 400。曝光增加1/3档。尼康的模式为“普通”,佳能为“标准”及“中性”,其实有时候,佳能的中性模式更加近似尼康的普通模式。所有图像保存为JPEG。
D200的图像在曝光补偿增加1/3 EV时效果最好,5D则无需增加。
我们认为,5D的最佳图像为中性模式下ISO 100的成像,无需曝光补偿。此照片从中色调到高光的转换非常平滑,高光下的细节保持也相当好,色彩自然,暗处的细节逐渐减少。

EOS 5D,中性,ISO 100

D200,普通,ISO 100
D200的最佳图像为ISO 100下普通模式,增1/3档。图像质量不错,但是和佳能比的话稍有差距。尼康的色彩变化稍显生硬,佳能的色彩过渡较为平滑。尼康的高光肤色区域显示灰暗的颜色,而佳能的颜色更为柔和。但是,尼康的暗色调及毛衣细节强于佳能。
在ISO 400下,D200的饱和度表现下降明显。相对的,5D的表现一直非常稳定。

EOS 5D,中性,ISO 400

D200,普通,ISO 400
在佳能的“标准”模式下,相机自动对图像的对比度和锐化度进行调节。但是调节水平似乎超出肖像所允许的范围。在中性模式下清晰的皮肤皱纹和纹理,在标准模式下变得相当模糊。

EOS 5D,肖像,ISO 100

D200,肖像,ISO 100
事实上,相机的肖像模式未必真的适合拍摄肖像。比如尼康的肖像模式,降低图像的对比度和饱和度,增加阴影的细节。但是并不增加高光部分细节。使照片看起来缺乏立体感。佳能的肖像模式增加对比度,降低肤色的黄色调,结果导致脸颊偏红,高光处反而呈现牛奶一样的白色。当然,有人会说RAW才是王道。但是如果拍摄RAW之后使用相关软件处理,那么这次评测就必然变为对RAW软件的评测。但我们还是建议用户尽可能多地使用RAW。毕竟拍摄的环境千差万别,一个简单的肖像模式是难以完全囊括的。
此回合胜者:佳能 EOS 5D
总比分 尼康D200 7:6 佳能EOS 5D图像处理参数
佳能和尼康都提供了数种改变图像参数的方法。佳能称之为“图像风格”,尼康称为图像优化设置。尼康的设置参数基本和常见的家用数码相机没什么两样。包括初学者常用的普通(NORMAL),人像(PORTRAIT),鲜艳(VIVID),更鲜艳(VIVID PLUS),柔化(SOFTER)。应用后图像效果变化明显。D200支持从Nikon Capture 4软件下载调节曲线。
5D的标准默认设置可增加图像的饱和度和锐化度。佳能的风景模式(LANDSCAPE,类似于尼康的鲜艳模式)可使天空和花草的颜色过饱和,而中性模式没有过饱和现象发生。在此模式下,5D的输出图像几乎可以和1D Mark II,1D Mark II n相提并论。佳能认为在此模式下二者的输出颜色基本一致。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同时准备两个机身:用5D拍分辨率,1D Mark II拍速度;并保证输出效果相同。

EOS 5D

D200

D200

D200
但是在默认参数下,尼康的普通模式效果差于佳能的标准模式。在三个通道中,尼康的图像锐化和细节都不如佳能。我们相信大多数D200的用户都会将拍摄模式设为普通,但是对佳能用户来说,中性模式和真实模式比标准模式更接近真实色彩。

D200,默认

EOS 5D,默认

EOS 5D

当然,在拍摄中,很多摄影师都会选择RAW格式,并使用电脑进行后期处理。RAW文件可记录原始的曝光数据,并在后期进行更加方便灵活的调节。
此回合胜者:佳能 EOS 5D
总比分 尼康D200 7:7 佳能EOS 5D条带
D200推出一段时间之后,网络上关于D200的条带问题就开始飞来飞去。主要是说在ISO 400下,某些过曝区域会出现明显的重复竖直条带。有时在其他感光度设置下也会出现。后来,尼康也承认了条带问题,但是声明有此瑕疵的仅仅是部分相机。有问题的用户可以将照片样张发送给尼康技术部门,经确认后可免费维修。
我们测试的这台D200,在ISO 160到ISO 800间,100%裁剪比例下,可看见明显的竖直条带。条带宽2像素,条带的颜色稍为浅于正常区域。条带现象不因图像质量的设置改变而改变。

我们使用Epson Stylus Photo 2200打印一张有条带现象的照片。如果打印为信纸大小(原大小的80%),条带只能通过放大镜看到。在160%比例下,效果更加明显。
条带问题究竟有多严重?我们不妨先来考虑一下出现条带的前提:首先,照片中要有一块足够大的暗色区域。其次,曝光最少要两档,以显示全部细节。而且,一般的打印机在打连续暗区域的时候,即使没有条带,打印效果通常也很难看。
另一方面,很多优秀的照片都使用背光照明。这种情况下的条带现象无疑会降低照片本身的价值。D200的价格不菲,一般用来拍摄意义重大的新闻或艺术照片。因此,是否因为条带现象而放弃D200,将是相当值得关注的问题。
我们不清楚条带现象的原因,也不知道尼康会不会推出新的固件更证此问题。反正佳能的EOS 5D就没有这种现象。取景窗
EOS 5D和D200的取景窗都非常明亮,但是老实讲,与顶级产品有一定的差距。5D和D200的取景窗,不但面积小于1D系列和D2系列,取景精确度也小于1D系列和D2系列的100%。5D的取景范围为96%,D200的取景范围为95%。而且,5D的取景范围正好在实际成像的中央,而D200的成像范围稍稍偏左上部。
检测取景窗精确性的方法,是拍摄一张小狗的照片。下图的白色部分代表实际图像上包括,但是在取景窗看不到的部分。黑色部分是为了看得更清楚而加上去的。


一般说来,图像稍稍偏一点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在某些有特殊要求的场合(比如建筑摄影,文件或油画摄影,幻灯片复制),细微的偏移可能就意味着巨大的后期处理工作量。因此,D200的效果令人遗憾。
在实际使用中,用户从取景窗中看到的图像大小几乎是一样的。这是因为两台相机取景窗的扩大倍率不同。5D的对焦屏为36×24mm,扩大倍率0.71;D200的对焦屏为24×16mm,扩大倍率0.94。数学运算告诉我们,5D的取景窗图像比D200大10%,这么小的差别是可以忽略的。
从另一个角度讲,由于佳能EOS 5D的全画幅CMOS透光更多,且为固定型五棱镜,D200的取景窗亮度能做到和5D一样明亮,实属不易。
如果你戴着眼睛,把眼睛凑在5D的取景窗上有些难以看清边角的细节,而D200相对较容易。这两款相机的取景窗下面都是拍摄信息。D200显示曝光模式,测光模式,电量不足和黑白模式。而5D没有显示。D200一直显示ISO信息,而5D仅仅在ISO发生改变时显示。还有,5D显示的文字比D200小,模糊。
EOS 5D
D200
取景范围
96.00%
95.00%
精确度
正中央
稍偏左上角
屈光度
-3到+1
-2到+1
扩大倍率
0.71
0.94
光学系统
五面镜
五棱镜
取景窗屏
可更换
固定
此回合胜者:佳能 EOS 5D
总比分 尼康D200 7:8 佳能EOS 5DLCD屏幕
5D和D200的屏幕都为23万象素的2.5英寸TFT LCD显示器。这在NC两家的高端产品之中也是毫不逊色的。和它们的中端前辈20D,D100,D70相比,这可以说是不小的进步。
而且我们发现,两机LCD的颜色,可视角度都非常优秀。将二者放在一起对比,5D在斜角度观看时的效果好于D200。但是,5D在日光下的显示效果不如D200。佳能的图像回放放大倍率可到10x,尼康可放大到25x。

EOS 5D

D200
从综合性能考虑,由于D200的LCD对比度和饱和度都强于5D,我们认为D200这次稍占上风。
EOS 5D
D200
类型
TFT
TFT
大小
2.5
2.5
分辨率
23万
23万
亮度调节
5级
5级
锐利度
优秀
优秀
观看效果
好
好
此回合胜者:尼康 D200
总比分尼康D200 8:8 佳能EOS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