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cket:我们需要不同的表现层框架吗?(翻译)

王朝java/jsp·作者佚名  2006-01-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答案是需要!它就是在 sourceForge 中的新项目 Wicket ,是由 Sun 公司前 Swing UI 工程小组成员开发的,试图用一种独特的简单的方法来表现 Web UI。

与 Tapestry 相同,Wicket 也在 HTML 中嵌入一种特殊命名规则的标签。而与 Tapestry 不同的是,它非常简单(像拍去身上的泥土一样容易),没有太复杂的 HTML 语法。没有 XML 配置文件,Wicket 是类似于 Swing 的简单组件模型。

Wicket 能和 Hibernate 很容易的进行集成。有一两种 IDE 插件,这个框架在观念上甚至强于 JSP 和 JSF,Wicket 尤其在远离传统 J2EE 开发习惯的大环境里更加适合。最后说一下 Wicket 是基于 Apache 软件许可协议的开源项目。

访问 Wicket 主页:http://wicket.sourceforge.net/

有人对 Wicket 和 Tapestry 的比较:

你们的观点是正确的,Tapestry 比 Wicket 更成熟。现在你可以把 Tapestry 应用到实际的项目中。而把 Wicket 应用到项目中,至少到等到数个月后的 1.0 正式版才行。

我认为 Wicket 真正的优势在于比 Tapestry 能够解决更多的在 Web UI 中遇到的问题。事实上,当我很激动地用 Wicket 写东西时,我还在费劲的学习 Tapestry。也许我学东西很慢,但我不希望一种框架需要进行过多的书籍和文档的阅读,我喜欢一次就完全搞定。像站在弧顶的守门员,Wicket 能用简单的方法和恰到好处的能力来化解难题。

(请注意!引用、转贴本文应注明译者:Rosen Jiang 以及出处:http://blog.csdn.net/rosen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