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饼充饥的肉石奇观-饮食文化
一桌丰盛的酒席摆在大厅里只供人观赏,10多个盘碟中盛着一块块完整的新鲜猪肉、牛肉、鹿肉……其实这些食品全都是石头!日前惠州滨江公园展出的肉石奇观令人眼界大开,每天观者上千。
成批肉石珍品首次面世
肉石与我们生活中的肉类几可乱真,但它又不是化石,而是天然石种,多属沉积岩或变质岩、硅质岩,其形成于地下岩浆运动与其它矿物质接触色化而成。
肉石有肉皮、肥肉、瘦肉、软骨等各部分,精美逼真,不用手触摸,很难分辨它是一块大自然形成的石头。在此之前,全世界现世肉石只有两块,一块现收藏于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院,是蒋介石从北京故宫带去的,另一块是1892年在法国发现的,现由新加坡世界奇石大王张荣光收藏,正在厦门展示。在惠州展出的这批各类珍奇肉石藏品是甘肃奇石收藏家刘建军收藏的,在此之前从未在国内外公开亮相。因是成批肉石首次展示,数量多,块头大,种类全,堪称天下一绝。
据收藏者刘建军先生介绍,这批首次面世的肉石是他六七十件肉石藏品中的一部分,其中一块重达15公斤的五花肉石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一件。
肘子肉五花肉应有尽有
他的肉石种类多,有猪肘子肉、五花肉、猪头肉、扣肉、鹿肉、猪脑、猪血等等。因是匆忙展出,展厅面积也只有200平方米,所以只展出了一部分,但为了给人更直观的的印象,他别具匠心地将这些肉石组成一桌丰盛酒席,有红烧猪蹄、冰糖肘子、卤猪肘肉、肉片、五香豆腐、海参,还有清炖甲鱼、油炸酥丸、荔枝、花菜等,一眼望去,真是一桌正待客来的酒宴。四周还有不同肉石的特色展柜,如张飞卖肉、供佛猪头、国营肉食店、仿古肉铺、御膳房、我请客等,里面的肉石各有特点,与展柜名十分匹配,进得展厅,如同进了一个肉菜场。
“石破天惊”皆因苏东坡
刘建军因何选择在惠州作此“石破天惊”的肉石首展?
记者采访时最关心的是这个问题,祖传三代收藏奇石的刘建军说他自己在兰州有一个黄河奇石馆,在厦门也有一个,但一直展的是黄河奇石,肉石却从未示人。国内众多城市对他的收藏都甚感兴趣,相继邀请他去巡展或建馆,近年来,刘建军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单是广东就有几个城市请他建馆,但他最后选定了惠州。
“因为这里是苏东坡生活过的地方,东坡文化中有一支人们不太了解的就是他的赏石文化。”刘建军几十年来对中国古代赏石名人有极深的研究,他认为苏东坡是真正的赏石大家,自东坡后才由春秋时的色质、汉唐时的造型,进入宋时的以图形赏石标准。苏东坡的赏石专著《雪浪石》、《怪石供》等和赏石诗篇均在世间流传。而惠州又是一个国内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在这一因苏东坡而闻名于世的城市展出肉石,是最适宜的。
奇石馆址将落惠州西湖畔
目前展示肉石的地方是惠州滨江公园的一个小房子,显然这是一个匆忙推出时不得已的临时性措施,刘建军说奇石馆最少需1000平方米,筹备组向惠州有关部门打报告后,惠州领导李鸿忠等作了批示,认为项目很好,将对惠州旅游和文化建设很有裨益,要求有关部门协调处理。
在馆址问题上,有关部门已提出了放在西湖风景区中的孤山下的防空洞中,但因权属问题一时未能协调好。所以今年春节前,欧吉阳与刘建军商量先临时打一个地方推出,试一下反响,以此推动建馆事宜。结果一炮打响,反应出奇的好,游人都对这稀世珍宝感兴趣,每天参观者络绎不绝,市里来了客人也都带来奇石馆看一看,领导们都表示要支持奇石馆的建设。
好奇参观者络绎不绝
惠州市旅游局长詹小东说,奇石馆建在惠州不但可以大大地丰富惠州的旅游文化,而且可与现在孤山的东坡纪念馆相呼应,充实惠州的东坡文化内涵,为西湖增添一个新的亮点,因此旅游部门全力支持这个项目。刘建军说他来惠州后,研究了搜集整理了大量苏东坡历史赏石的资料和符合苏东坡赏石趣味的珍贵天然画面奇石展品,目前随肉石珍品同时展出的奇石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将来奇石馆建成了,人们就不只是赏石,而且可以更直观地品味东坡文化。
赏石与苏东坡
赏石文化在我国盛传数千年,早在公元二世纪中叶就在上层社会流行。而后普及民间,在中国历史上爱石成痴者众矣,古贤名士,不胜枚举。在创立评鉴赏石理论方面,应首推苏公苏东坡,他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大文学家,而且是我国赏石文化界一位杰出理论奠基人。
苏公特别喜好纹理图案石,以自然生成的纹理品味其中意境妙处,浮想联翩,顿生诗意,为“爱石”写下不少千古绝句,名著有《怪石供》、《后怪石供》、《北海十二石集》、《仇池石》、《雪浪石》等奇石专著。诗有《哈蟆碚》、《八陈图》《双石》、《黄牛词石》和部分以石会友贺石名句。 东坡文化在中国乃至国际上都有很大的影响,东坡久居惠州,惠州历史文化很大一部分就是东坡文化,没有东坡文化就没有惠州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么欠缺石文化的东坡文化不但不完整,对苏东坡本人也有欠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