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终极预测 历代iPhone回顾+5代硬件猜想
在军备竞赛的年代,手机的硬件不断得到刷新。2000年始,智能手机入市,配置比当年的386电脑还要低,并且这个过程中有好一段时间是停滞的,直到了2005年,诺基亚塞班手机的崛起,2007年iPhone的诞生等等都让智能手机市场注入了兴奋剂。从此,硬件的竞赛便一发不可收拾。
苹果 iPhone 4(16GB)
不过,在这场战役之中,一贯持保守态度的苹果,在不至于落后太多的情况下,还是做出了让人激动的硬件搭配,加以iOS系统的流畅度,使得iPhone成为了军备竞赛年代处于硬件劣势但是仍保持一哥地位的特殊产品。这就是苹果——不盲从,不跟风,用心做好自己的硬件。
本期,我们来回顾一下iPhone一代、iPhone 3G、iPhone 3GS到iPhone 4的硬件更迭,从演变之中看苹果的不变。
CPU:412MHz->412MHz->600MHz->1GHz
iPhone一代开始,采用了当时比较主流的412MHz三星S5L8900处理器,当时搭配的GPU是PowerVR MBX-Lite,这种性能水平就如当年的一颗486处理器,图形能力与GoForce 256、Riva TNT2等显卡相似。由于制程较为落后,并且图形性能并不十分出众,所以目前大家拿在手上也会感觉比较难忍。
iPhone一代
iPhone 3G与iPhone一代的CPU规格一样,同样是ARM11处理器,采用90nm制程,处理器主频为412MHz,运行内存为128M。
iPhone硬件的飞跃,出现在iPhone 3GS时代。iPhone 3GS采用的是65nm制程的ARM Cortex A8处理器,主频升级至600MHz,一级缓存也由16KB升为32KB,同时增加了256KB的二级缓存。当然,制胜的法宝还是因为图形引擎升级到了PowerVR SGX 520,这就像是从486处理器升级到Pentium处理器一样。由此,iPhone也成为了很多人的掌上游戏机,iPhone游戏的吸金时代也从此开启。
参数对比
iPhone/iPhone 3G
iPhone 3GS iPhone 4
型号 S5L8900 S5PC100 A4架构 ARM11 Cortex-A8 Cortex-A8 频率
412MHz
600MHz 1GHz
工艺
90nm
65nm 45nm
一级缓存
16KB
32KB 64KB
二级缓存
N/A
256KB 640KB
图形核心 PowerVR MBX-Lite
PowerVR SGX520
PowerVR SGX535
从此,手机的硬件开始突飞猛进,Cortex-A8架构CPU的iPhone 4面世了,并且CPU的制作还是由苹果自己完成了,苹果命名为A4处理器。它采用了45nm的制程,一级缓存、二级缓存都有倍增,另外GPU也升级到了SGX535。这次的升级,犹如奔腾III升级到奔腾4一样。
RAM:128MB->128MB->256MB->512MB
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随机存储器。存储单元的内容可按需随意取出或存入,且存取的速度与存储单元的位置无关的存储器。这种存储器在断电时将丢失其存储内容,故主要用于存储短时间使用的程序。理论上来说,RAM越大手机运行越流畅,但是也需要考虑成本的问题。
苹果iOS 4多任务切换演示
初期的iPhone一直采用的是128MB的内存,由于iOS 4系统以下都并不支持多任务功能,所以iPhone手机后台运行的一般只有推送类的程序。也因此对于RAM的要求并不是很大。
双击Home键进入多任务界面(左),长按可选择关闭软件(右)
但是到了硬件的发展以及多任务需求增大的情况之下,苹果也推出了多任务功能,也因为对于RAM的依赖性提高了,所以在iPhone 3GS和iPhone 4上使用了256MB和512MB RAM。同时,内存的运行频率也根据硬件的发展得到了提升。
屏幕:3.5寸HVGA->3.5寸HVGA->3.5寸HVGA->3.5寸960x640
iPhone和iPhone 3G以及iPhone 3GS都采用了3.5寸HVGA分辨率的屏幕,材质方面都是TFT,不过iPhone 3GS在屏幕外表的材质上有一个很好改进,就是采用了一种称之为“Oleophobic”的涂层技术,这种聚合物材料的特性是,人体肌肤分泌的油性难以依附在其表面。化学行业的人喜欢称这种加工表面为“疏油”(oleophobic) 。
苹果iPhone 4的高分辨率屏幕
而到了iPhone 4时代,在维持屏幕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把分辨率提高了四倍,直接到达了960x640的水平,这使得iPhone软件在两种分辨率之间得到很好的兼容。因为在iPhone 4上面,只需要用四个像素来显示以往的一个像素即可。iPhone 4的这种高分辨率的屏幕一时间也成为了时下的模仿对象,高分辨率屏幕的竞赛也随着它的出现越演越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