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入华水土不服 如何在中国立足?

王朝手机·作者佚名  2012-03-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就在前不久5月18日,黑莓正式携手中国联通推出了联通定制版9800、9300,并且也正式推出BES和BIS服务,标志着黑莓全面进军中国市场,不过这个美国来的“黑莓”在中国的道路并不顺畅,先是遭到中国政府条条框框的规定约束,再是行货终端销量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品牌影响力也未能深入中国消费市场,对于大多数中国消费者而言,黑莓仍然还是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RIM黑莓正式携手中国联通

从2010年开始,在相继携手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后,黑莓在中国的企业级用户数量确实有着明显增长,但是在苹果iPhone系列手机和Android智能系统面前,这点成就似乎有些微不足道,个人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不得不让黑莓动心,也就是从2010年起,黑莓逐渐转变战略计划,如何做好个人消费市场是黑莓未来几年要做的头等大事。

黑莓在企业级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国外特别是北美市场,黑莓已经有着成熟的市场和良好的用户认知度,让黑莓对进军个人消费市场的前景十分光明,但在中国市场黑莓的前景足实令人担忧,就黑莓的产品和服务策略来看,即便未来黑莓发力个人消费市场,也会主要针对商务级的高端个人用户,但是目前黑莓的产品显然与中国高端个人用户的需求差的挺远。

中国人更爱短信

在北美地区,企业级用户通过邮件来处理各项工作事宜,个人用户也不列外,一封“E-mail”已经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说的明白些就是,美国人发“邮件”跟中国人发“短信”的需求几乎是一样的,而黑莓手机就是利用其引以为傲的“移动邮件业务系统”来博得了不少美国人民的喜爱,即便是在通信阻断的情况下也能够收发邮件。

QWERTY键盘的打字速度堪称一流

反观中国市场,2010年中国短信发送总量达到了8317亿条,发短信已经成为了中国消费者使用手机的第二项重要功能,而邮件尚未渗透至个人生活领域,比如逢年过节,虽然邮件可以显示动态的Flash动画,但发短信仍是手机用户的第一选择,黑莓引以为傲的“移动邮件业务系统”在这样的局面下显然很难施展拳脚,而黑莓想改变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也并非短期内就可以做到。

中国人更爱触控

说完黑莓引以为傲的服务,下面再来说说终端产品,提起黑莓手机,想必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大多是直板全键盘、黑色机身、沉稳风格等等,如果称诺基亚是“键盘之王”的话,黑莓手机绝对是“全键盘之王”,其QWERTY全键盘就如同电脑键盘一样好用,文字录入速度非常的快,并且沉稳、独特的机身风格也符合大部分美国民众和一些标新立异群体的口味,也就不乏政府要员、企业高管和影视明星、时尚潮人这样的用户。

即便是触控也不忘加QWERTY键盘

反观中国市场,大部分高端用户还是集中在40岁左右以及上的年龄阶层,这部分用户更加喜爱触控、手写这样的机型,比如摩托罗拉的“明”系列就是非常成功的系列产品,而QWERTY全键盘的按键颗粒面积实在太小了,对于这部分用户来说操作起来显然有些吃力。虽然全键盘在中国也十分受到中年和年轻用户的喜爱,但是这部分用户也更加注重外观设计,比如像有着金属、超薄等特点的诺基亚E71、E72,而黑莓手机那沉稳的风格上显然无法迎合这些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消费者更爱娱乐

这里指的消费者不仅仅是指中国市场,北美乃至全球市场也是如此,在2007年,一款苹果iPhone手机依靠iOS智能系统掀起了智能手机的新篇章,从此智能手机进入了触控时代,随后Android智能系统的崛起更是令触控时代快速到来,在这样的大潮下,不少还基于键盘类型的智能系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诺基亚的Symbian差不多已经处于“死缓”的地步,黑莓的Blackberry的状况同样令人堪忧。

黑莓PlayBook被寄予厚望

虽然黑莓针对Blackberry进行了改进和优化,使得Blackberry也实现了触控操作,但要知道的是,消费者喜欢触控是由于触控能够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娱乐体验,这是触控和键盘的根本区别,而黑莓Blackberry智能系统显然无法满足这一需求,一方面是软件资源的匮乏,另一方面也是触控体验并没有提起消费者的兴趣。

第一页    上一页    第1页/共2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