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微单时代已经到来 8问佳能G1 X为何物(4)
尼康D5100实在是推出的有点晚 否则市场表现肯定比现在好
而佳能G1 X很显然尺寸小得多,尤其是关机体积要小了数倍,扩展能力显然不像单反那样的齐全但是对于简单的拍摄也足够适用。而且在操控方面,佳能G1 X的前拨轮后转轮相比入门单反的单伯伦斯号不差,所以说佳能G1 X与单反丝毫不冲突。
一句话总结:相比单反相机,佳能G1 X最大优势在于体积小得多操控并不差,劣势在于速度无法达到单反的标准。
·第8问 到底谁会购买他
最后一个问题想必也是很多人关心的,我是否应该购买G1 X,毕竟作为后微单时代的代表产品,G1 X给了我们相比之前所有微单相机不一样的体验。当然佳能G1 X虽然在价位上与传统的微单相机十分相似,但是定位上的确有相当多的不同之处,不过随着市场的不断细分,出现这种情况也是理所应当的。
足够的细分市场使得MV800
(参数
图片
文章)这种相机也会受到相当多人的欢迎
那么到底什么人真的需要佳能G1 X呢?首先必须是对于体积和画质均很重视的用户,毕竟这也是G1 X的很大优势之一。如果用户对于体积不是很重视,那么购买一台诸如EOS 600D
(参数
图片
文章)这样的单反,又不会贵很多,持握感以及操控方面一点同样也是很好。而相比其他微单,G1 X没有可换镜头的噱头,也没有时尚靓丽的外观,这台相机更多的还是实用为先。
理光GR Digital IV
(参数
图片
文章)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感光元件性能跟不上价格和定位
所以说很显然,如果你注重相机的小巧、高画质、好操作,同时不追求时尚的外观,不追求可交换镜头的形式,纯粹的小巧+实用+高画质就是佳能G1 X的根本。虽然相比G12当年的569美元,现在的G1 X开价799美元(今日汇率)高了三分之一,不过G1 X在画质方面的进步并非一步两步,而且画质的进步使得G1 X成为了一台非常干脆的备机,自然也会吸引更多的用户去购买。
一句话总结:追求小巧、追求操控、追求低调、追求实用的用户会购买佳能G1 X。
·第1猜想 不换镜头大家走
佳能G1 X的发布实际上给整个市场格局带来了不小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改变了以往的格局,这种改变其实源于佳能即使涉及到了微单这一领域也没有对专业方面的妥协。在上文当中笔者也再三强调,佳能G1 X与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微单产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轻外观重操控,这也是很多想要小体积实现高性能的用户现在没有的东西。
尼康J1绝对的够漂亮和时尚 但是和专业还是有距离
备机这一概念其实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出现,而能够作为备机的DC基本上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专业DC,这些产品几乎所有都采用了1/1.7寸左右的感光元件(只有某个故障率和反应速度都是神的品牌的2台相机采用了1.7X APS-C的感光元件),当然佳能G1 X的定价还是比这些产品高了一些,但是基本上实现了全面超越,试想一下如果价格下来了呢?
尼康P7100则是拥有足够专业的操控 但是画质方面不够让人满意
自然大家都会考虑推出这样的产品,而目前索尼、奥林巴斯、松下这3家已经在自己微单的路上走的很远,而且专业DC索尼早已放弃,奥林巴斯XZ-1以及松下LX5都颇有老态。尼康P7100虽然不给力但是为了保持形象推出一台采用CX画质的旗舰DC颇为重要,宾得依靠小Q显然只是个玩具推出一台大底DC也是保持专业形象。理光GRD4目前画质仍然是个坎,体积也不够小,进入大底片也是理所应当。三星目前NX系列风头正猛,小DC方面也将会以WiFi,多功能,足够细分市场为准,卡西欧则使用保持自己轻巧的风格,所以说这样看来可能跟进这一市场的仅是3家而已。
一句话总结:尼康、宾得、理光有理由跟随佳能进入大底DC市场。
·第2猜想 无损切幅新M4/3
我们其实可以看到诸如dpreview这种网站给佳能这块CMOS的定义为Four Thirds(4/3寸),而这块实际转换倍率为1.85X的CMOS是可以实现4/3寸的,而且能够实现不止一种比例的4/3寸,毕竟固守一种画幅并非好思路,如果能够有所改变自然会受到更多用户的欢迎。
比例
尺寸(mm)
大约像素
7:6
16.4×14
3800×3200
5:4
16.9×13.5
3900×3100
4:3
17.3×13
4000×3000
3:2
18×12
4100×2800
16:10
18.3×11.4
4200×2600
16:9
18.7×10.5
4300×2400
目前佳能这块1.85X的CMOS可以覆盖从7:6到16:9的画幅,其中主流的4:3、3:2全部涵盖其中,16:9这种视频拍摄的规格也可以做到无焦距损失。就算不准备这么多种画幅,光是4:3、3:2、16:9这3种就可以算是一个创举了。
图片来源于dpreview GH2就采用了多尺寸冗余传感器
其实冗余感光元件一直是很多人所提到的东西,而冗余感光元件的实现需要以下几个条件:1.感光元件的成本大幅度下降到可以浪费的程度。2.必须使用电子取景器。3.最好没有机械联动机构(包括反光板)。而在2012年这一切都已经不难。
一句话总结:佳能这块CMOS有可能通过技术手段成为多画幅4/3寸感光元件。
·第3猜想 奥巴佳能新联盟
第3个猜想实际上是第二个猜想的继承和发展,目前4/3虽然很是热闹,但是只有奥林巴斯和松下两家真正参与其中,柯达过去干过一些但是现在难以自保,剩下几家全部都是天桥把式,光说不练。不过即使就剩下这2家,目前也是有很多内部问题无法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