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 纵观内存引DIY发展(3)
核心频率如图,猜测DDR3还可以成倍提升么?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DDR2处境,我们不得不思考内存技术为DIY硬件所带来的变化。只有效能的不断提升,才能够刺激关联硬件的配合。在之后06年第二季度AMD也后续推出 DDR2 GPU来配合高效内存等外围硬件,使DDR2标配成为主流。
用户的需要及圆滑的技术成本,高端内存技术难以普及,老一代技术更难以挽回,种种因素奠定了DDR2霸主内存时代的事实。内存技术在不断的演变的同时,计算机的其他组件也在不同程度上的优化,使得机箱内的各各部位都能很好的协调工作。
DDR SDRAM和DDR2 SDRAM在插脚上的区别
未来对于高频内存需求量会越来越小,DDR SDRAM及DDR2 SDRAM的技术原则就能更好的应用下去了。从PC技术发展情况来看,实际上内存的发展,也代表了DIY硬件领域的发展历史,同时它也牵动并影响者整个DIY硬件技术的不管革新……
第5页:催生的产物:DDR3内存出生遇难题
●催生的产物:DDR3内存出生遇难题
在DDR2普及之时,国际标准组织其实就已经开始着手计划DDR3的内存标准。在DDR2日趋流行的日子里,各大内存厂商也都在研究着自己的DDR3方案计划。技术总是需要成熟成熟在成熟,我们可以说DDR3的诞生是为了解决DDR2发展所面临的限制而催生的产物。
在2006年,英特尔推出了全新酷睿架构的处理器,AMD平台也升级至AM2接口,这是被认为处理器最为动荡的一年。虽然经过发展,后期的DDR2 800完全可以应付普通消费者的日常平台的应用,但高端处理器的不断提升,即便是DDR2 800内存也会逐渐成为系统性能的瓶颈,所以更高频率的内存将会成为下一代处理器的标配。由于种种限制,DDR2本应在这时隐退,让更高标准的DDR3普及市场,可当时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DDR SDRAM三个版本间的区别
DDR3 SDRAM在封装,突发长度(传输周期),寻址时序(减少延迟)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改进与完善,实际拥有高带宽,高频率的同时,也大大的降低了功耗。核心工作电压从DDR2的1.8V降至1.5V,从这一点上就已经比DDr2节省了30%的消耗,在频率方面拥有DDR3 800、1066、1333常用和到最高1900Mhz。带宽提升,功耗却比上一代要好很多。如同当初DDR和DDR2内存芯片的最先应用,内存技术往往率先在显卡上进行试验。从DDR3发布时的显存颗粒来看,很轻松地就达到了8Mx32颗粒,也就是说只需4颗显存芯片就能够实现128Bit位宽和128MB容量,这是DDR2所难以企及的。
在这样大优势存在的条件下,DDR3却没有得到当时DDR2取代DDR时候顺利的景象。在当时市面上正在销售的主板情况来说,极大多数还是纯粹支持DDR2内存,只有少数型号的主板兼容DDR3,并且不是完全纯支持。这好像又回到了当初SDRAM Rambus dram DDR SDRAM共存的时代了。
图表分析:只有DDR3在1333MHz以上才有优势
DDR2能坚持在市场上,也有它不可替代的优势。在2007年以后,各大厂商开始大力推广DDR3,附带着其高昂的价格,而且货源不充足。很多消费者都会自动的选择了即廉价又足够使用的DDR2内存。在竞争的环境下,拥有低价格和圆滑的实操能力才是消费亲眯的,毕竟需要高频环境的用户还是在少数。2008年的中旬笔者走访北京中关村的一些攒机商户还是能够发现,很大一部分商户依然在推行着DDR2来做为首要的攒机内存,动辄千元的价格使绝大多数消费者难以接受。
DDR2到DDR3转变蓝图
前面说过,DIY硬件领域的发展都是息息相关的,DDR3带宽频率的关键技术提升,使其终究会成为未来低功耗发展趋势的获利者,全球的计算机数量飞速增长,每年因为PC的耗电量都非常惊人,因此DDR3提供的高带宽低功耗的优势,就慢慢的进入了人们的视线。随着inter和AMD两家处理器公司最新的芯片组主板推出,DDR2必然不能胜任整体硬件提升所需要的性能保障,就算价格低廉可以应付一下普通消费者,但技术瓶颈已经注定了它必将退出内存舞台,需要的只是时间问题。
第6页:平台搭建成功:DDR3普及乃大势所趋
●平台搭建成功:DDR3普及乃大势所趋
就上述优势而言,DDR3实现单条2GB容量是非常容易的。要知道,今后内存的大容量趋势已经必然,毕竟当初Vista操作系统和如今的win7的海量开销摆在那里。而随着高密度的DDR3内存颗粒普及应用,这对于降低高容量内存成本以及减少封装成本都是大有帮助的,可谓是内存容量的普及推动力。
DDR3 1333内存颗粒
经过2009年一年的时间,DDR3技术不断成熟,价格上也在一直于DDR2拉近。普及范围似乎在不经意间已经融入到了消费者的认知范围内。同时09年的冬天,三星率先发力,推出了基于50nm制造工艺世界上单颗粒密度最大的DDR3芯片,同时应用在台式机和笔记本平台上。并且再次降低工作电压,从1.5v到1.35v的转变可以节约20%的功耗,单根容量最高达到了32GB。这一惊人之举彻底打开了持续冷淡的DDR3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