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转型还是放弃 索尼为何退出S-LCD?(2)

王朝手机·作者佚名  2012-03-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2011年与2012年索尼液晶电视面板供应来源 (2012年为已签订的供货合约)

从上面两个表格的数据来看,索尼液晶电视面板最主要的采购来源为S-LCD(三星),几乎占据了一半的份额。不过,索尼的液晶电视面板采购来源短期内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基本上会依照其所签订的新年度面板供货合约进行。索尼会持续在2012年将S-LCD作为一个稳定且主要的液晶电视面板供应来源。但就长期而言,索尼采购液晶面板的份额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主要由其自身战略而定。

在与三星合资的时代,由于两者之间存在所谓的最低购买数量与未达成罚金的协议,因此索尼在采购策略上拥有诸多的限制。而退出S-LCD之后,索尼在液晶面板采购策略上更具弹性,能够利用不同的面板制造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同时针对不同产品,也可以向不同的面板制造商进行采购。2012年索尼液晶电视出货目标将下调为2000万台(2011年出货量为2100万台),这表示索尼将更多专注在高端电视产品上,以及重点转移到亚太、南美以及中国市场等发展中国家市场,这一新的销售策略也会影响到索尼对液晶面板制造商的选择思路。今后如果您在卖场中看到配备有IPS面板的索尼电视,千万不要感到惊讶。

●三星采购液晶面板策略以及三星面板厂供货策略的变化

索尼出走后,由于三星与索尼之间面板最低采购协议不复存在,因此三星电子对于S-LCD而言更加重要。出于资源优化方面的考虑,整个三星集团液晶面板制造部门与三星电子部门(三星显示器、电视均划分在三星电子旗下,与三星面板公司独立)逐步实现融合,这将对于采用S-LCD液晶电视面板的许多电视厂商将有较大的影响。我们可以看下面这个表格中的数据。(数据来源:Quarterly LCD TV Value Chain Report)。

2011年第三季度三星液晶面板客户与出货比重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2011年第三季度三星电视为S-LCD最大的客户,索尼则排在第二。上文中我们已经分析索尼在短期内不太可能大规模修改采购策略,因此这份表格中的数据同时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不过从长期来看,索尼11%的份额势必要被其他品牌所逐渐瓜分,而三星将会增加从S-LCD的采购量。

●液晶面板行业的变化

在飞利浦退出LG-PHILIPS-LCD联盟之后,索尼的退出标志着韩系厂商在液晶面板制造方面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三星和LG两大巨头在显示制造领域拥有了更大的优势:不论是大屏幕的液晶电视、商用显示器、中尺寸的液晶显示器到小尺寸的平板电脑、手机等等,韩系企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制造链,在产能和技术方面的综合实力无人能敌。

对于三星集团而言,索尼的退出让其在液晶面板制造领域完全实现了私有化,为了巩固自己在上游资源中的优势,三星非常有可能将S-LCD、三星SDI以及三星SMD(Samsung Mobile Display)三家对应不同显示产品群体(大型、中型和便携式)的公司资源进行全面整合,无须考虑其他合作伙伴或股东的不同策略。在形成一个全面整合上下游供应链之后,三星可以弹性运用其在LCD与AMOLED不同的面板资源进行电视、显示器和便携式设备产品的调配(注:OLED虽然与液晶显示技术完全不同,但是OLED面板的玻璃基板切割技术却与前者基本相似,两者都可以在相同的生产线上进行切割。),在未来市场中占得先机。

第一页    上一页    第2页/共2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