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企业之争?谈2011年平板市场的技术标准
第1页 一流企业之争?谈2011年平板市场的技术标准
记得中国刚加入世贸组织时,经常有专家状的人跳出来对我们说,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标准。如今,当年的这些所谓产业名言已不是什么新鲜货,而在近距离观察了产业链发展后,我们也深感技术、产品、标准其实是有机的整体,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一二三流。不过在2011年的平板电脑市场上,我们确实在产品、技术之争外,还看到了两场非常有趣的标准之争——Flash VS HTML5、近场通讯NFC VS 蓝牙4.0。
【Flash VS HTML5】
记得2011年上半年时,安卓平板电脑产品在宣传时一定要强调一个卖点,那就是支持Flash,这显然是奔着iPad而去的,Flash也被认为是iPad的一个软肋。那么Flash为什么会如此重要、被人反复提起呢?
Flash是目前最流行的的交互式矢量图和Web动画的标准,该标准拥有者就是著名的Adobe公司,Flash被广泛应用于网页设计上,我们看到的大型网站95%以上都使用了Flash效果,网络视频播放也全部基于Flash制作。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iPad、iPhone的浏览器上不能直接观看视频,而且稍微复杂一点的网页效果,例如网页游戏、弹窗广告就不能正常播放的原因。因此安卓平板电脑总是在强调的一点——最完美的网络体验,其实就是指支持Flash。
因为不支持Flash 我们在iPad、iPhone的浏览器上不能直接观看视频
Flash确实很好,但为什么苹果设备却选择不支持呢?原因在移动设备上支持Flash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首先页面上的Flash效果需要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这在高性能的桌面设备上影响并不明显,但换到了移动设备上Flash就会造成相当大的影响,首先是操作不流畅,其次则是续航的急剧下降。另外一个影响更大因素在于,支持Flash需要更为特殊的处理器芯片制造工艺,生产支持Flash的芯片需要在性能和续航上均有所牺牲。实际上,苹果已故CEO乔布斯曾写过一片公开信,认为Flash最大的缺陷在于不开放(苹果开放与否我们暂且不谈),而他认为的开放标注则是HTML5。
使用HTML5标准制作的网页 很华丽且很适合移动设备浏览
HTML5标准实际上很早就被开发出来,但由于Flash等网页效果已经够用,所以一直没什么人再去推动,不过随着移动互联设备——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大热,HTML 5终于又被人搬了出来。相比Flahs,HTML5更简便、更快捷、更高效,相当符合移动互联设备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该技术标准完全的开放,在安卓系统上我们已经看到了开放阵营的巨大魅力,无论是厂商还是开发者都非常乐于加入到其中。
【网页制作技术标准之争】
Adobe最终放弃在移动市场继续推广Flash标准
虽然从产品端看去,谷歌Android支持的Flash和苹果iOS支持的HTML5大致势均力敌,但随着Adobe公司宣布放弃对于移动设备的Flash支持,一切已经尘埃落定,尽管Flash标准可能在未来数年继续桌面系统上占据超过90%的市场份额。但在移动设备上,Flash已经基本出局,HTML5将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开来,只是苦了那些想把支持Flash作为卖点的处理器制造商和设备制造商。
第2页 更多的技术标准之争
【近场通讯 VS 蓝牙4.0】
发生在移动互联设备上的另一场标准之争发生在蓝牙和近场通讯间,前者是最流行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后者则是移动支付的关键技术,在业界有相当高的呼声。我们先来看看两种技术标准的特点。
蓝牙4.0:2010年7月7日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IG)宣布,正式采纳蓝牙4.0核心规范。采用该标准的无线通讯技术拥有极低的运行和待机功耗,一粒纽扣电池提供的电量即可连续工作数年之久。同时该标准还拥有低成本,跨厂商互操作性,3毫秒低延迟、100米以上超长距离等诸多特色。
蓝牙技术被包括iPhone 4S在内的大部分手机采用
近场通讯: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是一种短距离高频无限通讯技术,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方便快捷,无需像蓝牙设备一样进行配对,且由于是近距离通讯,可控性强且非常安全,被认为是移动支付的最佳解决方案。在惠普的TouchPad平板电脑上我们就曾看到近场通讯的使用过程,用户将Pre手机在TouchPad上轻轻一碰,数据便在两个设备上进行了传输,颇有点后现代科技的味道。
近场通讯的一大用途就是移动支付
与Flash和HTML5之争一样,蓝牙和NFC也分别受到苹果和谷歌的支持,苹果的iPhone 4S明确只支持蓝牙,而在半个月后的谷歌Android 4.0发布会上,谷歌就演示了近场通讯的妙用。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苹果和谷歌明显在有意错开对方采用的技术标准,置对方于死的意味非常明显。
【短距离无线通讯标准之争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