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级耳塞较量 UE18Pro决战AKG K3003(2)

王朝手机·作者佚名  2012-03-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定制耳塞果然个头不小

腔体的对比上可以看到,由于内置多个动铁单元,并且采用了定制的服务,所以UE18pro耳塞的腔体异常的大,正好与人耳完美贴合,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使用的人群。而K3003则是传统的耳塞设计,每个人只需挑选不同尺寸的胶套即可。无论从工艺还是细节,AKG K3003都要比UE18pro强很多,两者代表了不同风格的设计理念。

第3页:新老技术谁更出色?

其实,当到了万元级的价位,外观的好坏已经不再是讨论的重点,关键是声音上的优劣。从技术上来看,两者有着很大的差别,一个是纯动铁,一个是动铁+动圈。先让我们来看看UE18pro这款动铁怪兽。

● UE18pro耳塞关键词:6单元、三分频、定制

UE18pro单侧耳塞内置6个发声单元,其中一个复合单元包含两个单元,由三组复合单元组成。并且,为了保证每组复合单元之间的衔接流畅性,UE18pro采用了三分频设计,精确地把握三频的衔接。根据UE18pro内部的构造看,三组复合单元+三分频应该已经达到了极致,为了追求每一频段的细节,全部采用复合单元的结构属于“暴力”式的堆砌,先不说具体的效果,光是硬件上就无可挑剔。

UE18Pro定制耳塞内部特写

UE18Pro定制耳塞内部特写

当然,动铁单元数量增加对于分频点和导管的要求更高,同时全动铁的组合在声音风格上也会让“铁味”更浓郁。这也是UE18pro备受争议的部分。

● AKG K3003耳塞关键词:动圈+动铁、精密切割工艺、挑战

AKG K3003的结构就属于比较讨巧的类型。相信AKG的设计师曾经考虑过通过单元堆砌的方法来提升音质,不过单元堆砌这条路已经有无数人去走,看未来的趋势也是比较渺茫,没有质的飞跃。所以说动圈+动铁的组合更像是一种捷径,达到取长补短的作用。

AKG K3003单元内部构造

AKG K3003耳塞

K3003是由一个复合动铁单元与动圈单元组成,动铁单元负责中高频部分,而动圈单元负责低频部分。和之前UE 5EB的结构不同,K3003的单元是同轴排列,这样的好处在于声音的稳定性和控制力更强。但最大的挑战在于模具的精准性,因为动圈单元所产生的能量是不是精准地传到导管中与动铁能量汇合,如果出现模具不统一就会大大影响声音的细节。

从技术对比看,AKG K3003的理念更为先进,但风险较大。而UE18pro的动铁单元技术较为成熟,不过可发展的空间不大。

第4页:谁更强并不重要

在音质对比部分,我们是相当纠结的,一方面两者的实力都已经到了极高的水平,所以在前端设备的挑选上,为了寻求比较公平的对比,我们依然采用多个播放器的综合测试。当然,在声音的表现上,并不会很明显的改变耳塞的风格,只是在某一方面不同。

测试曲目方面,我们统一采用WAV格式,曲目的清单如下图所示,包含了人声、低频、小编制古典、大编制古典音乐等等,能够涵盖所有的常见音乐类型。测试方法上,我们找到了定制耳塞的主人进行亲自试听,以保证佩戴的严谨。

你看好哪一个耳塞呢?

第一页    上一页    第2页/共4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