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低价王者!2011年高性价笔记本横评
编者按:2011年转眼即逝,回首即将过去的一年,我们经历许多艰辛,也丰收累累硕果。在这一年中,我们秉承IT168评测中心的一贯宗旨,将最公正、最严谨的媒体形象呈现在网友面前。力求为网友们带来更多客观、公正、不掺杂任何虚假水分的产品测试。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努力也得到了越来越多读者的认可和支持,这让我们即对今年的成绩感到骄傲,又对明年的工作充满了信心与希冀……
这一年来不论是对PC市场亦或是整个IT行业都是的发展可以说前所未有的艰难。受到全球经济衰退阴霾笼罩及苹果iPad(报价 参数 评测 图库) 2排挤效应影响,包括Netbook在内笔记本电脑(NB)市场成长动能已明显放缓。WINTEL联盟的解散对于PC产业无疑造成了重大冲击,就连PC龙头惠普都产生了动摇。
在市场定位方面,随着全球PC增长放缓,利润率极具下滑,PC产品的创新能力也日趋匮乏,性能为王的硬件高速发展时代正在走向末路。而在这种窘态下,不得不令笔记本各方角色重新调整市场策略,以应对寒冬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主力厂商采用具有全新性价比概念的产品引领那些精打细算的消费者。特别是对于那些预算有限的个人消费者,相同价位能够体验到更强的性能、更好的设计成为这部分用户的选购初衷。
于是,以上便成为我们构建2011年度高性价比笔记本横向评测的根本原因。在本次横向评测中,我们特意挑选出2011年里市场价格定位在5000元以下,且在性能或设计等方面表现相当突出的20款笔记本产品进行全面的测试并作以对比,并对产品的性能差异进行全面的分析。
从20款参评产品的配置规格来看,同样是定位于5000元挡位以下的价格区间,其产品在硬件搭配上同以往参与横评的产品相比并没有明显的缩水迹象。相反,在核心部件的配置上大多数产品都贴近中端产品的硬件规格。这也让我们看到目前高性价比笔记本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在14英寸到16英寸的产品规格中,价格定位从2000元到5000元不等,涵盖了面向主流应用、影音娱乐以及商务办公等诸多应用领域,而我们的最终目的则是在其中选出性能最为均衡、整体表现最为出众的产品。
回顾2011年笔记本市场硬件的发展,英特尔仍然是功不可莫的领军人物,引领着整个PC行业的发展。英特尔、AMD同时与2011推出了“融合”处理器产品,开创了芯片发展的新纪元,也标志着芯片整合时代的来临。
▲Intel Sandy Bridge核心的改进
年初,英特尔正式发布Sandy Bridge架构处理器,整合的显示核心便成为Sandy Bridge处理器的一大改进。英特尔全新的Sandy Bridge图形核心采取了统一的显卡---CPU电源管理,可在CPU和显卡之间的资源分配上达到最优决策,从而提升效能,在显卡中使用了CPU登记的电源管理技术。独立的显卡和CPU电源控制允许电源按工作量需求进行分配,其电压和时序都是独立于CPU的。固定的模块计算能达到最优平衡,在3D管道中每个点都有外在的固定功能模块,从而达到低延时、高吞吐量、简单的驱动编程模型,同时释放着色器,令其专注于渲染工作。
▲Llano处理器中CPU和GPU共享控制器
AMD自从将ATI收入囊中之后,便拥有了从CPU、Chipset、GPU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同时打出3A平台的口号显示自己的技术实力。但也可能因为受到独立显卡部门的牵制,为了拉开性能差距,拥有强大GPU技术的AMD在集成平台上并没有太给力。而英特尔革命性的微架构构建于32 纳米制程技术之上,在提高能效的同时,具有更卓越的性能和能力。整合显示核心是Sandy Bridge处理器的一大改进。特别是英特尔集成GPU的第二代酷睿i处理器在主流办公娱乐市场咄咄逼人之势,令AMD也开始焦急了。
▲CPU与GPUz异构
今年6月14日,代号为“Llano”的高性能A系列APU终于正式发布了,首发平台代号为“Sabine”,针对笔记本电脑,分为A8、A6、A4三类产品共计七款处理器。与英特尔的SNB平台有所不同,APU不是将CPU和GPU的核心物理融合在一起这么简单,而是为了实现CPU和GPU的协同运算,更大限度的发挥两种处理器的优势,这也就是目前最热门的异构计算加速技术。
随着处理器内部集成的“核芯显卡”性能的大幅提升,严重影响到了独立显卡芯片厂商的利益。特别是英特尔核心所提供的EU(可编程的Shader单元),其核心拥有更大的寄存器文件以提高并行度和复杂着色器的执行效率,对深度嵌套条件也能有效优化,数学计算能力提高了4到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