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项核心参数全解析 家用DV选购天书(2)
传感器尺寸计算方法
什么是有效传感器面积?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有效像素的说法,但是传感器的有效面积还很少有人提及。其实这是一个比较隐蔽的参数,对实际成像的影响并不那么明显,但还是有必要说出来让大家有所了解。
有效传感器示意图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般传感器的比例为4:3,而我们拍摄的1920×1080分辨率高清视频比例则为16:9,这就意味着拍摄视频时需要裁切传感器面积(如上图)。当然,也有技术比较成熟的厂商,采用了16:9比例的传感器,这样就避免了传感器面积的损失。但实际上,损失这些面积对成像的质量影响微弱,可以理解为成像时,传感器面积约等于有效传感器面积。
如何选择传感器尺寸?
毋庸置疑,传感器尺寸越大,感光面积越大,对原始画面的还原度也就越高,画质也就越好。
传感器尺寸一览表
1/3以及1/8这些数值代表对角线长度,对角线长度越大,传感器面积就越大,成像质量就越好。
选购建议:尽量选择分母数值小的,比如1/2英寸的DV就要好于1/4英寸的DV。
本页将为您解除以下疑惑:
1.什么是有效像素?
2.什么是动态有效像素?
3.买DV时多少像素够?
4.补充内容:像素低反而好?
像素、有效像素、动态有效像素,傻傻分不清楚?别让参数迷惑了你的眼睛,也别让经销商把你忽悠了。如果你对这些概念不清楚,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什么是有效像素?
像素1000万,有效像素900万,那100万跑哪里去了?其实这100万像素别没有丢,只是设计在了传感器边缘,不参与成像而已。再说明白一些,由于传感器工艺问题,边缘像素总会浪费一些,目前在主流相机/摄像机市场没有例外。
设计出来的CMOS实际安装后总要损失一点
上图外围的深蓝色部分,就是在CMOS实际安装后损失的面积。其实这个概念生产商是不会告诉你的,笔者也是根据经验假象出了这张图。网友朋友们可以理解为,CMOS要通过卡槽安装,由于工艺问题,这个卡槽的大小一般不变,传感器尺寸越大,损失的比例越小,有效像素越接近总像素。实际上,网友在购买DV的时候,总像素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有效像素才是需要关注的。
什么是动态有效像素?
相机中很少有这个概念,但是摄像机中则把像素分为了动态有效像素以及静态有效像素。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动态有效像素就是CMOS在拍摄视频时参与成像的像素,静态有效像素就是拍摄照片时参与成像的像素。
买DV时多少像素够?
对于DV来说,不管是1000万有效像素,还是800万有效像素,这些东西都是针对静态图像的,不会提升视频画质。对于全高清摄像机,多少像素够用呢?
国内的电视台,在今年才慢慢普及了全高清节目,全高清节目的分辨率为1920×1080。1920×1080=2073600(约等于207万),也就是说,如果您在电视上回放DV素材,207万像素的DV完全可以符合要求。像优酷和土豆这种视频网站,对于视频的要求更低了,也许80万像素的视频就可以清晰的播放。207万像素已经被大部分人认可,对于全高清的家用DV,这些像素就足够了。
像素低反而好?
选购DV的时候,千万别再把像素当回事了,否则人家一看你就是菜鸟,会被坑惨了的。有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佳能DV在今年普遍降低了传感器像素,这是为什么呢?
猜猜谁吃得多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两个鸟巢,一个里有三个鸟宝宝,另一个里只有一个鸟宝宝。而两个鸟妈妈都只抓了一只虫子,那么哪个鸟巢里的宝宝分到的多呢?很显然,只有一个鸟宝宝的巢里分到的食物最多。
像素也是这个道理,传感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像素越少,单个像素所占的面积越大,感光面也越大,低照度下的效果也越好。关于低照度,下面一页会有更详细的介绍。
购买建议:有效像素只要207万就够了,更多的像素不会对画质产生明显提升,只能提升电子防抖、数码变焦等无关痛痒的性能。
本页将为您解除以下疑惑:
1.什么是背照式CMOS?
2.背照式CMOS有什么优势?
3.买DV一定要选择背照式CMOS吗?
传感器,像素都介绍完了,但是这些对于选购DV来说还只是一个开始。2008年,索尼首先在自己的摄像机产品中引入了背照式传感器技术,打破了DV的格局。背照式传感器究竟有什么优势?我们在选购的时候是不是要一味追寻背照式传感器?下面的内容将会给你答案。
什么是背照式传感器?
背照式CMOS示意图
简单来说,传统CMOS反方向安装在机器上,就成了背照式传感器,在这个领域索尼是最早也是技术最成熟的厂商。2010年前后,包括JVC和三星等摄像机生产商也相继引入了背照式传感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