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ympus E-PL3 Lite 评测(2)
外观
这部 E-PL3 拥有着简约的设计,机身正面没有手把,体积在 E-PL2 与 E-PM1 之间,较 E-PM1 略为厚一点。机顶有开关、快门键、闪灯热靴、立体声收音咪(麦克风)及扬声器,较 E-PM1 多了一个模式转盘,所以操作上较为方便。背面有一个可作向上约 85 度、向下约 45 度调整的 3 吋 46 万像素屏幕,用户可拍摄更多不同角度的相片。背面还有以往设有的播放模式键、删除键、Fn 自定义键、放大键、影片摄录键、数据键、拍摄选单、操作转盘及箭头键。E-PL3 提供银、红、白及黑四色选择。
E-PL3 与 Sony NEX-C3 的屏幕都能往上或下调较角度。
E-PL3 机顶相较 EP3 少了一个内置闪灯。
机背按钮位置经过重新安排,播放模式键及删除键设于左上方,方便习惯双手拿相机的使用者。
手感
看到这部金属机身的 E-PL3 正面都可猜到,没有突出的手把减低了其手感,机背的防滑塑料又不算太突出,如果不使用相机带的话(相信大部分爱机之人都会使相机带吧),就会出现「相机随时会滑掉」的不安感哟(手汗较多的使用者尤其如此)。对于体形较小的 EVIL 相机而言,平衡感是一项考验, E-PL3 还是逃不过「失衡」的命运,即使配合标准镜使用都有头重脚轻的情况,让我们有点失望了。除了外形较小及采用多角度幕之外,要数其设计上有甚么较好的话,大概就是机底的三脚架孔置于中央(可不是对应镜头的中央啊!),让 E-PL3 放置在三脚架时的平衡感较好。说回那个可上下调节角度的屏幕,并没有 Sony C3 的那么紧,不需要那用力就能翻开屏幕,这点做到 user friendly 的宗旨。
机背的防滑塑料不够突出,防滑程度不算好,手握相机时的手感不很好。
操作
由于这次 E-PL3 进一步瘦身,把内置闪灯省去,改为随盒附设 GN 10(ISO 200)外置闪灯,要在傍晚拍摄夜景人像的话,还是使用外置闪光灯好了。自从 Olympus 推出 E-P3 后,最近推出的 E-PL3 及 E-PM1 皆使用新接口操作,清晰详细的接口,例如正负 3 级的闪灯光值及多种包围拍摄功能,让用户变更设定时方便了不少。经过我们多次外影后,认为那个屏幕的调校角度足够,拍摄猫狗亦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