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虽小创新不少 点评尼康V1单电相机
放在5年前,恐怕没有人听说过单电这种产品,只有那么一小撮人会幻想全电子化的相机。放在2年半前,单电相机还只是那样的一款产品,从未有人想过这样的产品能够吸引多少人。不过放在今天,单电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有越来越多的厂商涌入这个市场。而今天的主角,就是我们前几天刚刚诞生的新品,尼康V1。
尼康V1虽然体积小巧 不过搭配10-100镜头之后的确显得颇为庞大
尼康是目前第6家跨入单电领域的相机厂商(索尼、奥林巴斯、宾得、三星、松下,去掉操作依旧传统的徕卡以及概念颇不相同的理光),也是首家使用CX规格的单电品牌(索尼、三星为APS-C,奥林巴斯、松下为M4/3,宾得则为1/2.33)。CX规格十分特殊,恰好在M4/3与最大的DC之间(2/3),也就意味着CX系统拥有比小DC好得多的画质相对其余系统又有体积优势。
尼康J1的5色设计的确会吸引很多消费级用户的购买欲望
在此次发布的相机当中,尼康J1显然针对的是消费级市场,购买人群主要是DC升级上来的用户,5种配色和纤薄的体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尼康V1则会面对专业用户,主要是单反备机以及追求高便携性的用户。这2台相机拥有一样的成像系统,在操作和配件体系上区分各自的定位。当然了CX画幅的引入带来了诸多争议,就请大家听我来分析分析尼康V1乃至尼康V系统的优劣所在。
相机尺寸 小底带来足够优势
首先我们来谈谈大家最为关心的内容,那就是底片的尺寸。尼康1系统采用了尺寸为13.2mm×8.8mm的传感器,尼康将其称之为CX。CX系统的尺寸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那么具体在一个什么范围呢?
单电系统感光元件对比
纵观目前市面上的4套单电系统,尼康V1的感光元件是宾得Q的4倍有余,不到M4/3系统的二分之一,相对于NEX/NX系统画质肯定存在一定的劣势,不过也可以想到在镜头体积上同样优势不小。
尼康品牌内感光元件对比
而相对尼康自家的系统,V1的感光元件面积是旗舰DC P7100的3倍左右,同时也是单反的1/3之一,正好卡在了正中间。相信这也是尼康开发CX系统的根本方向,远胜于小DC,输给单反不少。
由于CX系统本身尺寸颇为特别,再加上尼康近年来大力开发自有CMOS,所以笔者大胆猜测尼康V1的CMOS也是来自尼康自行设计的产品,也就是尼康的第5款CMOS(前4款分别为D2H、D2Hs/D3(报价 参数 评测 图库)、D700(报价 参数 评测 图库)/D3s/D3100),所以这款产品尺寸虽小,实际性能却不一定差。
点距不小 影响高感的到底是什么
很多朋友都喜欢看感光元件的尺寸,却不知实际上尺寸对于感光元件的画质影响却是很小的。实际上影响画质的根本在于单位像素感光元件的实际尺寸以及感光元件的技术水平。不过目前各家技术水平相差不大,所以同代产品直接对比单位像素尺寸的确可以作为参考。
目前主流相机感光元件像素尺寸对比
我们可以看到,尼康V1的尺寸实际上与上一代密度最高的M4/3相机GH2的像素尺寸在同一个水平略低,这也是为什么一款如此新的相机却只拥有1000万像素的奥秘。考虑到V1所采用的CMOS水平会比GH2更加先进,所以我们也可以推算2款产品的高感性能应该在同一水平。
我们还是先来比较一下具体的高感效果,对手为松下GF3,尼康这边使用了J1,考虑到J1和V1成像部分完全一样,画质具备一定的参考性。首先是关闭降噪(GF3是开到最低):
高感光度对比(关闭降噪)
尼康J1
松下GF3
最低感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