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R CMOS与复古魅力 富士X10首发评测
我们为什么会特别关注富士X10?这个问题实际在我那篇《纸上谈兵 我对富士X10的期望和疑问》已经谈到过,这主要是基于对富士那台APS-C旁轴机型X100的态度产生的。在发售半年多以后,我们对于富士耗费多年心血重新迈入专业机市场的代表作X100既有满意也有不满意。满意的地方在于它非常出色的外观设计、制造工艺和操作方式。不管是镁合金材质的机身、复古的旁轴外观、突破性的混合式取景器还是在高感光度下拥有良好画质的APS-C幅面CMOS,富士X100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不满意的地方在于富士X100的不可换镜头设计、较为缓慢的AF速度、繁琐不够人性的菜单结构以及因为受到日本大地震波及而一路飙升的价格。所以,当坊间开始传说,富士将会推出一款相对廉价版本的类X100新品后,我们自然会对它充满期待:新机是不是可换镜头?新机是不是大幅度提高AF速度?新机是不是画质会更好?
不过,现实尽管未必残酷但至少也不会每次都让人如愿。富士X10被确认为是一款采用2/3规格EXR CMOS的消费旗舰级别产品,因此我们不用指望它能够换镜头,也不用指望它的画质能够超越X100。当然了,由于定位不同,X10的定价要比X100便宜那是肯定的,而由于较小的感光元件尺寸使得本机拥有消费DC常见的AF速度(肯定要比X100快一些)也是可以预期的。但在经历最初的失落后,我们又重新开始关注富士X10。
这款富士消费旗舰DC能否拥有和X100一样漂亮的复古外观?全新的EXR CMOS能否重现当年富士消费级别DC(主要是指FinePix F10/F30fd/F100fd(报价 参数 评测 图库))在高感光度方面的辉煌?这款产品能否打败包括佳能G1(报价 参数 评测 图库)2、奥林巴斯XZ-1、松下LX5、理光GRD4在内的一大票新老竞争对手从而登上消费旗舰DC的王座?
这些疑问,我实际已经在前几天《富士X10发布会现场体验记》一文中做了简单的回答:1、富士X10的确拥有和X100同样复古美观、做工精湛的机身;2、它也继承了X100特有的操控方式(包括值得表扬的各种实体拨盘和需要批评的菜单结构);3、尽管还没有来得及对画质做深入研究,但基本没有多少悬念。对于这款产品,我当时的意见是面对竞争对手们,富士X10看不出有多少特别领先的地方,当然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劣势。如果你手头握有3500元左右的资金且就想要购买一款消费旗舰DC,那么你可以单纯的因为外观因素而购买富士X10——它未必能让你拍出比其他产品更好的照片,但至少拥有比其他产品更“有型”的外观。
如今,富士公司再次把一台机身底部打着Sample字样的工程样机X10送到我手里,嘱咐我可以较为深入的体验一下这款产品。尽管由于是工程样机的关系,从理论上来说画质依然不能代表上市后的最终结果,但实际这台相机的各种特性已经与市售版本无限接近。我个人并不打算对那些已经说过的东西做太多重复,也不希望这篇X10的评测依然走那种常规评测的老套路,所以还是就我特别关注的东西与大家来一起分享下。
首先谈到的是机身整体印象。这款相机的体积并不算小,比富士X100尽管要小上一圈但实际和佳能G1(报价 参数 评测 图库)2比较接近。因此,这款消费旗舰DC没有能够做到象佳能S100VS、奥林巴斯XZ-1那样的轻薄便携外观,而是整体显得比较敦实。在富士的官方网站上,无论X100还是X10都采用男性形象做产品模特,估计也是为了体现产品本身的人群定位吧。不过,富士可能没有想到类似这样复古的相机造型实际对于那些比较时尚的知性MM们同样有杀伤力,至少我身边有不少女性朋友都觉得富士X100和X10的造型很漂亮,很有型。如果能够搭配着一个典雅的,同样带有复古情调的皮质相机包,她们也很乐意带着这样的产品上街。厄,我承认在富士X10在模特纤细的手中并不会显得特别可爱灵动,但这种搭配的确看起来很有某种“文艺范儿”。
富士方面对于X10的机身操控很是自得,比如这个将机身开关与镜头变焦环融合在一起的设计就是一个较大的卖点。按照富士的说法,这个开关可以体现相机体贴入微的设计和风格,而且异常可靠,操作流畅。之前我已经谈到目前在尼康1系统微单上也有类似的镜头变焦环启动相机的功能设计,但象富士X10这样完全取消机身电源开关而必须转动镜头变焦环才能开机拍摄的设计真的有些极端。我承认在用顺手以后,这种操作方式的确很显得很流畅很迅捷,但是这也带来了必须要双手操作才能让相机拍摄/变焦的后果。而通常情况下,对于一款体积还没有大到一定程度的消费DC,我依然常常会采用单手操作,富士X10毫无妥协余地的改掉了我的这个习惯。另外,我也必须培训第一次拿到X10的人如何开机,否则真的会出现对方鼓捣半天也无法启动相机的情况。
我对富士X10上使用的这枚28-112mm等效焦距的4x光变富士龙镜头表示满意。尽管在广角端有桶型畸变,但该镜头无论是在哪一档光圈/焦段上都的确能呈现出非常出色的成像效果,且紫边、色散都相当轻微——即使是画面边缘亦如此。该镜头在广角端有很实用的F2大光圈,而在长焦端也有F2.8。这个长焦端大光圈的特性实际很重要,因为对于消费DC而言大光圈镜头带来的浅景深效果几乎是难以察觉的,但更大的光圈意味着在弱光下可以使用更低的感光度,这一点对于消费DC的画质有着决定性影响。我之前也已经比较过,在所有竞争对手中,仅有奥林巴斯XZ-1的镜头规格看起来比X10更强一些(112mm下达到F2.5),而佳能G12、松下LX5的长焦端光圈都要更小(F4.5和F3.3)。
另外有网友提到富士X10机身正面的这个小模式拨盘看起来很像是宾得Q的设计。厄,实际上宾得Q身上的那个拨盘是用来切换不同色彩特效模式的,而富士X10的这个拨盘只用于对焦模式的切换(消费DC上这个功能用的非常少)。而类似这种机身正面的拨盘设计在过往胶片时代还是蛮流行的,富士X10采用这种设计更多的不是为了操作上的便利而是出于造型上的复古美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