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巧高性能 尼康1 V1微单深度评测
第1页 尼康 1 V1微单深度评测
在漫长的等待过后,尼康也终于按耐不住发布了微单数码相机,佳能与尼康作为单反界的两位老大哥,也不得不承认微单/单电市场的崛起。由于佳能与尼康本身的单反销量就很不错,而新型的无反光板数码相机无论是对于上游的入门级单反还是下游的旗舰DC都有着不小的冲击,所以两家在何时进入微单市场的问题上都持谨慎态度,不过尼康还是先发力了。这一场影像革命可能是在胶片到数码的转型过后又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革新。
尼康发布了全新的尼康 1(Nikon 1)系统,这也是继尼康的FX/DX画幅之后诞生的又一种全新规格的CX画幅(2.7倍镜头转换系数),不同于索尼NEX系列的APS-C、奥巴与松下的M4/3,CX画幅是三者中最小的,很多人可能质疑,为什么尼康会推出这种尺寸“奇怪”的感光元件呢?其实道理也很简单,我们知道尼康的DX系列单反所采用的感光元件就是APS-C画幅的,为了拉开入门单反与此类相机的区别,让入门单反不受到太多的冲击,尼康势必不会采用APS-C画幅,而奥巴和松下联手研发的M4/3系统显然也已经非常具有规模,此时想要再加入似乎也不太可能,所以就必须自力更生发布一款采用全新规格感光元件的可换镜头数码相机(小编猜测若佳能发布同类型相机的话也会这么做)。
尼康 1系列目前共有两款相机,分别是V1和J1,这两款相机的体积介于卡片机与入门单反之间,这也是尼康认为比较合理的一个机身尺寸。
V1与J1的主要区别:
带有图像传感器除尘系统(J1只有防尘玻璃)
带有144万像素EVF电子取景器(J1无)
带有电子与机械两种快门(J1为电子快门)
没有内闪(J1带有内闪)
具有视频输出功能(J1无)
EN-EL15锂电池(J1为EN-EL20)
92万像素LCD(J1为46万)
镁铝合金机身(J1为铝合金机身)
与两台机身一同发布的还有F卡口适配器FT1和四支尼康 1系列 nikkor镜头,焦段分别为:10mm/F2.8定焦,10-30mm/F3.5-5.6 VR(套头),30-110mm/F3.8-5.6 VR 远摄镜头和10-100mm/F4.5-5.6 VR PD电动变焦镜头。除此之外还有SB-N5外接闪光灯和GP-N100(仅适用于V1)。
第2页 尼康 1 V1机身介绍
小编拿到的时白色机身的V1,老实说,比预想中要好看,并且拿在手中也没有很强的塑料感(由于是镁铝合金材质的关系)。V1的设计非常简洁,灰色的“NIKON”LOGO下带有一个凸起的“1”,代表它是Nikon 1系列的产品。
J1的机身颜色可选择的范围更大一些,而V1由于更高端一些,所以只有黑白两种颜色。与很多彩壳机不同的是,尼康J1/V1把整体的颜色做得非常协调统一,比如说不但机身是白色的,就连镜头主体、镜头盖,甚至原配挂绳都是白色的,这在其他品牌彩色外壳的数码相机中,风格如此统一的还是比较少见的。
尼康的LOGO位置恰到好处,当你手持相机时,“Nikon”、“1”和V1的字样都可以完全显露出来,虽然感觉上V1的手柄部分相当平滑,只有一条不宽的突起竖条,但是V1的手感还是比较不错的,实际握感不会觉得很生硬。
机身背面,V1带有一块92万像素的LCD屏幕与一枚144万像素的取景器,这个规格上虽算不上最高级别,但效果还是很好的。V1的机身按键其实并不太多,就连模式拨盘都只有四种可选,想必也是希望用户能够尽量让操作简化,尽可能地使用相机自动模式拍摄。常规的DISP、回看、MENU和删除键位于圆形导航键的四周,这也是比较经典的按键布局方式。除此之外,V1的导航键还带有滚轮的功能的,上下左右也能够起到快捷键的作用。模式拨盘的左侧有着一块覆皮,让手持的舒适性与稳定性也得以加强。
有趣的是V1还带有一个“F”按键和右上方的放大缩小拨杆,至于那个F按键有什么作用呢?小编之后会作介绍。
从V1的机身顶部我们可以看到,仅有三个按键,从左至右分别是:电源开关、快门和录像按键,这几个按键都相对比较扁平(可能是考虑到V1的整体设计风格),但是手感都不错,快门按键比较大。最左边不是内置的弹出式闪光灯,而是一个外接闪光灯的接口。上图为V1机身搭配套头10-30mm镜头,感觉还是蛮协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