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江湖传说依旧 品牌MP3随身听经典之作(2)
ifp同个系列功能配置完全一致,只是容量不一。如早期的ifp100系列型号有iFP-140TC、iFP-180TC、iFP-190TC、iFP-195TC,各自的差别在于内置容量分不同:64M、128M、256M和512M。功能上支持MP3、WMA 及 ASF等流行音频格式,单色液晶屏,五维摇杆键都是整个系列的标识。
推动艾利和树立自身品牌特色的,声音的优秀听感功不可没。介乎美国音的奔放,也有着日系的细腻,声场包围感强。从ifp100起大部分都采用了飞利浦的解码芯片,这不仅造就了艾利和的辉煌,两者相互相成,飞利浦芯片在那个时期被认为是音质的代名词。国内崛起的魅族、昂达、OPP0正是赶着这趟热潮,应用飞利浦芯片推出更具价格竞争力的型号,抢占市场打响品牌之路的头炮。
后来艾利和在T10等机型中更换芯片,采用三星芯片,声音风格有所改变,对于习惯热情洋溢风格的飞利浦芯片,一批拥泵在各大论坛上挑起了“唯芯片论”的争论。有的认为芯片决定声音,有说厂商调音更重要,诸如此类。艾利和芯片方案的改变,直接导致ifp系列成为旧年代的产物,难以复制。在以大屏幕触控娱乐为主流的当下,仍有一部分追求纯音质的消费者从二手市场中淘得艾利和ifp系列的老机型,尽管扩展后也仅有1G容量,频繁地更换电池的供电方式,但也无碍经典永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