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震动 理光收购宾得影像系统前景分析(2)

王朝手机·作者佚名  2012-03-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2007年HOYA公司收购宾得,对于市场份额缩小的宾得来说,算是一次互补互利的策略。而宾得影像最近一年来的数码相机产品出货量为163万台,比上年减少10%。对于坚持3年多仍未有太大起色的宾得来说,HOYA有意转手也在情理之中。

就在宾得PENTEX Q发布后,传出理光收购宾得的消息,对这款仍未上市的产品来说,始终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的。HOYA将把旗下宾得影像业务独立出一家新公司,以及海外子公司PENTAX VN Co. Ltd分拆至该公司名下。随后再将该公司整体移交给理光,预计全部交易将于今年10月1日前完成。至于合并易主的过程当中会否造成PENTEX Q上市延期,仍是大家讨论的重点。

憧憬着的理光

理光同样是日本光学大厂之一,在1936年,市村清就创立了理光集团,1963年正式改名为理光,并在同年成立香港分公司。理光的业务除了光学领域外,还包括影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文仪器材,文档解决方案。1950年理光推出了全球第一架大规模生产的双镜头单反相机,1973年,理光推出世界首台全数码传真机RIFAX 600S。同样是历史辉煌的日本企业。

理光 GXR(报价 参数 评测 图库)(配A12 50mm F2.5 镜头)

今天的主角是理光和宾得,自然能联系在一起的是理光的数码影像业务,在数码相机的领域当中,目前的理光可以说是名不经传,远远达不到胶片时代所创下的辉煌成果。并且当下推出的数码相机以消费相机为主,更新周期也相当缓慢,而且几乎没有创新点。过往的R系列到今天的CX系列,理光可以说是在翻着花样炒冷饭,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直到2009年推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GXR相机。

理光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保持着保守谨慎的态度。GXR这款采用模块化相机系统的产品,让人眼前一亮以外,也让人重新关注起理光这个品牌。在当前单电相机发展迅猛的时期,理光GXR特立独行的产品特性难以引起更多合作方的兴趣。而消费相机一如既往地不入主流。所以理光迫切需要更多高端相机技术的引入。

对于理光来说,境况并不比宾得要好,今年5月,有外电消息称,理光公司计划在全球裁员1万人,占据公司全球10.9万员工的10%左右。虽然理光以印机和打印机制造为主,但对于一直没有很好表现的理光影像事务,还是希望能有所突破。为此,理光收购宾得影像业务,很可能是为了引入单反相机的相关技术,以此进入高端相机市场。相比较昂贵的研发费用,技术引入可以更快地争夺市场。

企业合并前景分析

在传统光学影像转型数码影像的过程中,只有走在大趋势的前面才能引领潮流,在这一点上,佳能走得很快,尼康也紧随其后,对于数码相机来说,电子技术将占绝对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松下、三星这类光学历史浅薄的厂商,能够在今天这样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光学方面可以通过技术引入实现,而电子技术则是当前的数码相机厂商的核心竞争力。

在胶片时代,确实出现过百花齐放的良好发展势头,但进入数码时代后,一批又一批运作过于保守的厂商,在转变的过程当中被市场淘汰。康泰时、柯尼卡、美能达等等当时红到发紫的相机品牌,就此没落。

理光收购宾得的事件,难免让我们联想到柯尼卡与美能达的结合,在当时,大家都对两大厂商强强联手扭转局势报以希望的时候,却最终结束在数码影像发展的道路上。宾得与理光在当前数码相机领域当中,已经处于被动的状态,并且市场份额日渐下降。在理光和HOYA共同发布转移宾得影像业务的消息后,HOYA股价最高上涨6%,到1888日元,最终收于1845日元,涨幅4%。理光股价却下降0.2%。可见业界对宾得自身的前景也处于观望状态。

对于理光来说,收购宾得可以获得单反相机方面的技术援助,以此进入高端单反领域。而对宾得来说,理光是一个新东家,宾得品牌仍能在理光与HOYA之间保留。理光与宾得的结合能否共同进步,还要看合作后的运作决策。前车之鉴相当多,但愿理光收购宾得后,能以此借鉴,真正壮大两个品牌的实力。

第一页    上一页    第2页/共2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