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对焦 2011年拍照跨入秒杀时代(2)

王朝手机·作者佚名  2012-03-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左:齿轮传动马达,对焦镜片移动方向与马达传动方向不同 右:线性直驱马达,光轴方向直线驱动

另外就是镜头采用线性直驱马达,马达应用其实也和对焦原理密不可分,相位检测对焦确认焦点是单向,不需要像反差式对焦一样搜寻焦点,他们全都采用传导齿轮马达进行对焦,这种马达在单向对焦时还是很快的,但是当需要反方向运动时,就需要让多个齿轮传动回转,有一定的齿轮游离时间,而作为镜头中的自动对焦镜片,游离的时间就会更长,这个时间虽然很短,但是相比线性直驱马达的镜头,还是会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对比侦测对焦的相机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的马达驱动镜头,以上两点完全可以在消费级数码相机上得到应用。另外CMOS逐步替代CCD,其高速的传输电路使图像的高速处理和文件读取更为轻松,再加上图像处理器运算能力增强,算法优化,这些也同样对高速AF实现起到了重要作用。

理光索尼富士各展神通

本文开头小编就提到2011年厂商开始把对焦速度作为数码相机更新的重点,那么有哪些厂商有这样的举动?

首先是理光,它推出独创的混合型自动对焦系统实现高速自动对焦。这种全新混合型自动对焦系统,搭载对比自动对焦功能和【可连续测量相机与拍摄对象之间距离的自动对焦感应器】。在这一系统中,成像元件可搜索与拍摄对象对比的峰值位置以及该位置上的焦点,也就是我们前文说的对比侦测对焦,那么增加感应器是用来连续测量相机和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 其实就是原有的对比侦测对焦加个测距感应器,提高精度和速度。

理光CX5

理光GRD具备测距装置

不过这种设计并不新颖,在GRD的机身就有辅助测距装置,这表明了这款新品不过是继承了理光数码相机采用混合对焦系统的传统(胶片旁轴GR1具备测距窗)。

第二个强调高速对焦的是索尼,最新推出HX100V、HX9C、WX10等具有0.1秒的高速AF功能。其中WX10在国外www.dpreview.com报道上提到,这款新品还采用了线性直驱对焦系统,它通过电磁线圈(与音频扬声器里的线圈类似)直接以线性移动对焦镜片(目前一般DC镜头的对焦镜片都是以旋转的方式移动),从而实现了极高的对焦速度,线性直驱的方式正是前文松下GH2+14-140mm镜头实现0.1sAF,所采用方案中一个重要环节。

dpreview新闻提到线性直驱方式

索尼官方没有提到

不过目前从官方并没有看到提到该问题,希望在国内发布时索尼能给出较明确的解释。一般DC采用的旋转式对镜头设计要求低,很容易驱动大直径的片组,而线性电磁式只能驱动小直径的片组,虽然这类线性移动的精度比旋转式低一些,但从应用来说,索尼是在消费DC上,镜头直径并不大,镜片也不重,精度问题不大,至于松下单电镜头采用超声马达,精度还是很好的。

今年春季发布除了索尼和理光,还有富士也提到了“High Speed”,HS22EXR和F505EXR被提到相机所装载的对比检测自动对焦系统能够实现最快仅0.16秒的超高对焦速度。这速度也是非常高,关于这点富士在发布会专访中做出了解释,参看《2011年富士春季新品发布会Q&A》:

Q18:High Speed达到了0.16秒的对焦,还是以前的AF相位对焦么?还是采用了其他方式来实现的?

A18:0.16秒对焦采用的不是相位对焦,还是以前的对比检测对焦,引擎的速度提高了,所以能够达到一个高速对焦。

从富士解释来看仅仅提到处理引擎速度提升带来高速AF,从富士内部比较的数据来看,处理引擎的处理速度比以前的要提高10倍。不过这种说法比较模糊,目前来说还不清楚有什么其他优化,仅仅是处理速度提升,算法优化能做到似乎简单了点。不过0.16秒对焦速度也解释了去年集成对焦像素CCD的方案(F305EXR)被放弃的原因。除了对焦速度上优势全无,另外现在数码相机两个重要方向,一个是高速,一个是高清视频的拍摄,从这两个要素来看,CMOS是最适合的,这两点的实现对CCD来说是比较困难。

第一页    上一页    第2页/共3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