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对焦系统的革命 富士F305EXR真机速评
在各大数码相机厂商纷纷在功能和外观上竞相“攀比”的时候,富士却依旧在走所谓的“技术流”。在对感光元件、影像处理系统纷纷做出改进之后,富士在今年秋季的新品中又对小型数码相机的对焦系统进行了升级。我们今年评测的富士F305EXR就是这样一款装载了最新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系统的数码相机。
▲富士F305EXR
富士F305EXR简述
富士FinePix F305EXR采用了一块1/2英寸的1200万像素EXR传感器,全像素下的最高感光度为ISO1600,600万像素下可达ISO3200,而在300万像素下则能达到ISO6400-12800。该机支持1280×720/24fps的视频拍摄,并且在摄像过程中能够进行光学变焦。同时,FinePix F300EXR还可以拍摄360度全景照片,其横向拍摄的照片分辨率可达720×7680,而纵向输出可达1080×7680。
▲富士F305EXR
富士F305EXR搭载了一支15倍光学变焦镜头,其35mm等效焦距为24-360mm,最大光圈F3.5-5.3,最近对焦距离为5cm。该机同时还采用了改进型的双重防抖技术,除硬件级别的光学防抖外,更改良了原本软件层面的修正算法。另外,尽管镜头的变焦倍率达到了目前口袋级长焦DC中的最高水准,但由于重新设计的2组下沉式镜片,其收起之后的长度还是可以控制在22.9mm。
▲富士F305EXR
富士F305结合了富士F200和富士F85的性能优势。虽然F305的感光元件面积没有F200大,但功能配置比F200更全面,焦段覆盖的范围比F200更广阔,而且F305的定位和专业性比同是便携式长焦的富士F85更高。其相位检测对焦技术是在消费类相机中首次采用,能大大提高相机的反应速度和抓拍能力,对焦速度明显高于富士F200。从成效效果来看,整体色彩鲜艳准确,噪点较少,成像质量较好。
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系统
说起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系统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有些玄乎,其实很简单。在自动对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镜头的镜片会前后移动,以调节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使像平面落在传感器表面,从而获得清晰的图像,这个过程就是由对焦系统控制的。总的来说,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分两种,其中一种是对比度检测自动对焦系统,另一种是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系统。
对比度检测自动对焦系统多用于消费类数码相机以及单电相机。随着镜头前后移动对焦,当对焦系统检测到对比度达到最大的时候,相机就会认为对焦已完成。为了获得快速的移动能力,这种对焦系统对镜头的重量有较高的要求。但是,该系统是在镜头反复移动中来获取对焦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拉风箱现象),因此,合焦速度比较慢,对焦精度方面也不是很高。
▲对比度检测自动对焦系统(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系统一般应用于单反相机上,相对于对比度检测自动对焦系统而言,它在对焦速度及精度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现。不过由于相位检测对焦系统构造相对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体积较大,使得传统相位检测系统很难应用到消费类小型相机上。
▲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系统(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富士F305EXR就是这样一台把不可能变为现实的产品,利用感光元件的技术优势,通过对镜片组的优化,将“只能”在单反相机上使用的对焦系统搬到了小相机上。在提升对焦速度的同时,改变了普通用户对小相机的一贯认识。这种先进技术的平移,可以说是对消费类小型数码相机的一次革命。而对于用户的使用来说,对焦速度和快门速度的提升将改变卡片型数码相机在拍摄运动场景时的“鸡肋”表现。
至于富士F305EXR的具体表现,我们继续往后看。
外观简评:有点高端相机的模样
从外观设计上来看,富士F305EXR摆脱了之前F系列的传统造型,在细节设计上开始有了一丝高端相机的感觉。黑色的机身采用全金属机身,表面进行了亚光涂层处理,避免了漆光容易磨损的尴尬。右手握持处设计了仿皮部件,增加手持时的摩擦。机身正面的银色镜头略有突出,不过15倍光学变焦能够做成这个样子已经算“小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