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霸之路 大话佳能小白家族发展史

王朝手机·作者佚名  2012-03-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在新年伊始的的2010年1月6日,佳能出人意料的发布了旗下70-200mm恒定大光圈专业变焦镜头的最新款产品: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这也是佳能在这个焦段发布的第七支红圈L头。这七支镜头中,FD卡口一支,EF卡口6支;F2.8口径的4支,F4口径3支。70-200mm焦段的专业中长焦变焦镜头是各家光学设计和制造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各家工厂都在此焦段推出了一支又一支的优秀产品,竞争十分的激烈。

第一段中我们说过,佳能在70(80)-200这个焦段先后推出了7款产品,

镜头

光学结构(片/组)

驱动马达

滤镜口径

全重(g)

发布时间

New FD 80-200/4L

14/12

手动对焦

58

675

1985

EF 80-200/2.8 L AFD

16/13

AFD

72

1330

1989

EF 70-200/2.8L USM

18/15

USM

77

1310

1996

EF 70-200/4 L USM

15/12

USM

67

705

1999

EF 70-200/2.8L IS USM

23/18

USM

77

1570

2001

EF 70-200/4 L IS USM

20/18

USM

67

760

2006

EF 70-200/2.8L IS II USM

19/23

USM

77

1490

2010

这七支镜头里,大多拥有开创性的地位,比如1号的New FD 80-200/4L使用了货真价实的萤石镜片,用料之足堪称不惜工本,而后面的几代,比如EF 70-200/2.8L USM,就是大名鼎鼎的小白,在同级镜头中最先装备超声波马达,在对焦速度和精度上占有着绝对的优势,尼康使用了超声波对焦马达的4代小钢炮要到两年后才出世。同样的,2001年发布的被称为爱死小白的EF 70-200/2.8L IS USM也是同级镜头之中最早使用像稳定系统的,尼康同类的5代小钢炮,即小竹炮要到2003年才发布。

小白的两个前辈其实都是黑色的,到了小白才开始改为白色涂装,佳能方面对于白色的解释是白色外表会比较不容易吸热,有利于镜头在各种气候中长时间可靠的工作,这样在烈日下工作的,这7支镜头除了都是红圈L头之外,其他的基本上没有类似的地方了。而佳能则凭借这些光学质量优秀,对焦准确速度又快的白炮们占领了几乎全部的体育和新闻摄影市场,运动场边一片白炮的情形直到尼康D3(报价 参数 评测 图库)发布之后才逐渐多了一些黑色。

早期红圈L头:New FD 80-200mm/4 L

和尼康F卡口一条路走到黑不同,佳能的卡口基本上20年就要换换,经历了R,FL,FD,NewFD,EF的变革,镜头也经历了手动对焦到自动对焦的技术发展之路,小白的远古祖先就出现在佳能New FD卡口时代的New FD 80-200mm/4 L 。这支镜头采用了New FD卡口。至于佳能这个卡口换来换去的事情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有机会另文细写下这个。New FD 80-200mm/4 L采用了金属镜身和推拉变焦设计,对焦环为格子橡胶材质,宽大舒适。New FD 80-200mm/4 L采用了一片佳能引以为自豪的萤石镜片,成像风格温暖而又细腻,反差和锐度表现都相当出色。可以说,如果佳能生产EF卡口的New FD 80-200mm/4 L的话,小小白基本没人会要了。

佳能老黑:EF 80-200/2.8 L AFD该头发布于1989年,也是佳能第一代变焦镜头领导集体的成员之一,被很多佳能粉丝称为“老黑”,在1995年“小白” EF70-200mm F2.8L USM问世之前一直占据着中长焦变焦镜皇的宝座。与尼康“小钢炮” AF80-200mm F2.8D相比,成像质量可以说不相上下,但对焦速度更快,焦外成像更是“小钢炮”所不能比的。唯一输给“小钢炮”的是后者至今还在生产,而“老黑”早在1995年就把对抗“小钢炮”的重任交给了“小白”。

第一页    上一页    第1页/共3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