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3款相机新品香港价格公布 S2机身近18万元(3)

王朝手机·作者佚名  2012-03-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该产品的快门速度为32秒到1/4000秒,也可以半级调整有B门曝光模式。而拍摄模式则设计了手动模式和光圈优先、以及快门优先三种,完全符合传统徕卡传统用家的习惯。而在测光方面,LIECAM9依然是采用了TTL的局部测光。而机顶则有闪灯的热靴在上头,可以支持 M-TTL闪灯功能,闪灯同步为1/180秒。但是,它的连拍性能有所下降,速度上可以达到每秒2张、但一次性最多可以拍摄8张。

LEICA M9 技术规格:

相机种类 RF 连动测距型数码相机

镜头接环 拥有 6-bit 数码编码辨识的徕卡 M 型快速插刀接环

镜头系统 徕卡 M 型镜头 16 - 135mm

感光元件 1800万有效像素全画幅感光元件(制造商未透露)

测光系统 中央重点 TTL,以实际工作光圈进行测量

测光原理 直接测量焦平面快门叶片上白色条状区域所反射出的光线

测光元件 在相机光箱底板下缘有矽光电二极管以及聚光镜片

感光范围 ISO160-2500,使用1/3级距调整

最高同步速度 1/180 秒

取景器原理 有自动视差修正功能的大型亮线观景器

目镜 可搭配视力屈度校正镜片,以0.5 dpt.为间距,从-3到+3 dpt.

视野范围 一次出现2个框线,共有3组: 35mm/135mm、28mm/90mm、50mm/75mm,相机会自动切换成正在 使用镜头焦距的对应框。

观景窗距离 1m时为影像感应器的100%拍摄画面放大倍率 0.72x

有效测量基数 47.1mm (基线长度 69.25 x 观景器放大倍率 0.72x)

机背LCD屏幕参数2.5英寸 23万像素

快门 微处理控制器的焦平面金属叶片式垂直快门结构

快门速度 在光圈优先下,从32秒到1/4000秒,在M手动模式下,从8秒到 1/4000 秒,半格为级距,B 门可作长时间曝光

连拍速度 2 张/秒,最多可连拍 8 张

分辨率选项 JPEG: 5212 x 3472 (1800万像素)、3840x2592 (1000万像素素)、2592 x 1728 (450万像素)、1728 x 1152 (200万像素)、1280x846 (100万像素)

资料格式 DNG (RAW 档),可选择压缩或不压缩,JPEG 精细、JPEG 标准

档案大小 DNG: 约 36MB (不压缩)、18MB (压缩),JPEG约2–10MB

色域空间 Adobe RGB、sRGB

白平衡 自动、手动、7 种预设功能、色温自订

存储介质 SD 最大到 2GB、SDHC 最大到 32GB

选单语言 德文、英文、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日文、繁体

中文、简体中文、俄文

电源供应 充电式锂电池、3.7V 电压、1900mAh 容量

充电器 输入:100-240V AC, 50/60Hz、或 12/24V DC

输出: 4.2V DC, 800mA

就在徕卡发布M9数码相机的同时,还有一款采用APS-C画幅感光元件的消费级DC登场,型号为徕卡X1。该产品的预计上市时间为2009年秋季,官方的预计售价为2000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13800元左右,售价不菲。在香港发布会上,徕卡代理商针对它的参考报价为16000元港币,折合人民币大约14100元左右。

徕卡X1数码相机

徕卡X1数码相机

据悉,徕卡方面的资料显示,徕卡X1其实是他们预想中的徕卡CM旁轴胶片相机的数码化版本,而且其采用的这种技术性物理结构大致与目前热卖的适马DP1(报价 参数 评测 图库)、DP2相同。当然了,它不像大家预想的那样加入Micro 4/3阵营,这也许正代表着徕卡与松下的合作关系走了下坡路。

徕卡X1数码相机

从外观上看,徕卡X1可以说继承了徕卡相机一贯复古、精致的外观,全金属机身的设计相信能够带来不错的手感。它的机顶配备热靴插口,可以安装SF58和SF24D闪灯,或者安装配套的35mm等效光学取景器。同时,内置的闪灯位于机身左侧,采取弹出式设计,相信在拍摄不会造成严重的暗角。最后,机身背面设计了2.7英寸23万像素LCD,这样设计甚至要比M9的配置还要高一些。从操控的角度上看,机顶两个转盘分别设定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这点上倒是符合现代数码相机的特点。

徕卡X1数码相机

从性能上看,徕卡X1使用一块APS-C画幅的CMOS感光元件,有效像素为1220万,同时搭配一支LEICA ELMARIT 1:2.8/24mm镜头,折算等效焦距为35mm-36mm。镜片结构为6组8片,其中带有一片非球面镜。它的感光度范围ISO 100-3200,AF系统为感光元件对比检测对焦,可以提供单点、单点高速、11点、11点高速、超焦距对焦模式,而且也具备了脸部优先对焦模式。

第一页    上一页    第3页/共4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