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网站的App Store(2)
门户网站的视频攻略
同样在今年5月,YouTube发言人Jacques Hebert称,用户现在每分钟向YouTube上传大约48个小时的视频。这一方面说明了视频行业众多的用户基础,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视频行业潜在的问题。
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就是每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无论贫穷或富有,可以说现在视频网站上的视频资源已经远远饱和,每分钟48小时的内容,刨去用户对不同内容的需求差异性,仍有许多内容是多余的。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国的门户网站上在视频业务上选择的精英路线并没有错。
近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强互联网传播新闻类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对视频网站设立的“资讯”、“新闻频道”等新闻栏目版块进行严查。广电总局此举最大的目的无疑是巩固了现今视频行业本已高昂的门槛,逼着所有的视频网站必须向产业链上游整合,获取自己的内容资源。截止到记者发稿,土豆网原“资讯”频道已下线,改为“热点”频道,优酷、酷6仍设立“资讯”频道。
实际上,无论是网易还是其他门户,短期内一般并没有盈利目标,正如王尔冈所说,“最重要的目的是两个,一是提供比较有识别性的、高质量的视频产品给用户;二是产品的设计、制作方向上也有我们品牌推广的诉求在里面,商业方面暂时不是最主要的考虑。”
此外,据网易总编辑唐岩透露,“我们从2011年推出网易微电影,网易娱乐一共投资拍摄了近30部作品。浏览量最高的作品已有超过300万的播放量。”
门户网站经营视频业务,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通过视频业务带动自己本身门户的用户基础。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门户网站更加重视精品视频,优酷、土豆等传统视频网站为了在短期内实现盈利,在如今广告收入为主的视频行业,就必须尽最大努力增加用户数量;而门户网站没有盈利的压力,因此它们所追求的是与其他视频网站内容的差异性(尽管传统视频网站也已认识到了这一点,但在盈利压力面前,它们不得不把最大的精力放在哄抢热门内容上)。就如唐岩所说:“通过这些视频网站比较高昂的操作成本以及广告市场的成熟度,大家都能看得到,目前我们肯定不打算在这块进行跟进,包括网易公开课、包括微电影,包括接下来我们要做的视频方向比较大的动作,其实都是走差异化路线”。而今年腾讯持股华谊兄弟的行为,尽管从短期看这笔投资不会为腾讯视频带来显着的好处,但长期来看,未来在内容资源上,这就是腾讯推出与其他视频网站差异化内容的伏笔。
App@视频平台
尽管门户网站有着种种优势,但是其仍然面临着视频行业的共同瓶颈,从短期来看虽然没有资金压力,但不盈利的产业无疑是不正常也不稳定的,仅仅寄希望于更加成熟的广告营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今年2月, YouTube的新CEO萨拉尔·卡曼格(Salar Kamangar)准备投入大量资金吸引好莱坞影星,以提高内容质量。据《纽约杂志》的博客称,卡曼格正在扩大网站的名人关系政策,并与名人机构接触,以增加名人制作内容的频道。YouTube为换取名人制作正版、原创的三分钟长视频,允许名人保留频道内容的所有权,而YouTube将获得广告收入。
视频网站需要开放,但真正称得上平台的并不多,视频分享号称是平台,但不盈利的平台不能算是真的平台。如果采用将栏目完全开放给第三方内容供应商的模式,从本质来讲就是一个视频领域的类App Store模式,但苹果的App Store模式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不是免费的,因此内容提供商能够最快捷、最直接的获取利益。而现在国内的视频领域中,想要真正收费还遥遥无期,因此即便视频网站同意将频道开放给内容提供商,后者却不见得有意于此;而若想真正实现收费模式,优质内容资源是最基本的前提。
从这个角度来看,“优质内容”与“收费视频”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只有优质的高识别性视频,用户才可能愿意为之买单,只有用户愿意付费,才能激发内容提供商的积极性,但现实的情况是,这个循环因为没有人迈出第一步,而有可能由一个良性循环变成恶性循环。迈出第一步的代价自然不菲,而内容提供商们自然不会为此买单(大的内容提供商有其他渠道出售其内容,小的又没有实力),因此现在的情况是,视频网站必须为了将产业的生态系统建立起来做第一笔投资。
现在的情况是,尽管几乎所有的视频网站都在投入大量的资金到内容成本上,但却可分成两类,一些视频网站浑浑噩噩盲目跟风,另一些则是看到了视频平台未来的发展趋势,尽管双方做的事情看似是一样的,但出发点却截然不同。无论如何,只要明确平台发展的方向,门户网站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必然会对整个视频行业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帮助其从这种不盈利的怪圈中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