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武连峰:中国互联网发展更踏实成熟了

9月19日消息,IDC的研究总监武连峰在接受腾讯科技《中国100位互联网CEO全景调查》时表示,这一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更踏实成熟了。不过另外一点,随着投资者的理性,创业者拿钱会越来越难。
从SNS说到电子商务,再说到融资与创业,作为IDC的研究总监武连峰所研究的范围十分宽广。
在谈到过往的发展史,他说中国互联网虽然发展很快,但由于底层技术的差距,和文化与理念的不同差距依然巨大。但他也看到有腾讯、阿里巴巴这样具有本土特色的公司,在世界上的崛起。
在谈到这些企业是否应该走出国门时,武连峰说,中国市场太大了,企业能把这里做好就很不容易,客观来说,这样的情况中国互联网企业没有必要一定走出去。
金秋九月,中国互联网行业迎来一年一度的年度盛会——2008年中国互联网大会。腾讯网作为本届互联网大会官方指定战略合作门户网站和官方指定独家合作新闻中心,于9月1日正式启动一场史上最大规模的互联网企业CEO专访。近日,IDC的研究总监武连峰在接受腾讯科技《中国100位互联网CEO全景调查》时解读了2008年中国互联网的几大变化,以及他对互联网发展的理解。
以下为精彩观点:
互联网的发展更踏实了、成熟了
从我们研究来看,其实互联网最近几年发展跟以前比应该是说更加踏实,不像以前那么浮躁了。另外一点,确实互联网跟传统行业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还有一个互联网这个领域里面,其实我们看到创新在互联网领域里面是永恒的一个话题,互联网里面创新的机会会非常非常多。还有一点我们也看到,互联网用户无论是消费者还有企业,其实对互联网看得越来越成熟,不像以前那么浮躁了,。
中国互联网还是很初级
07年中国互联网的用户达到2.34亿,美国是2.3亿,超过美国,首次成为全球的互联网大户,但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的互联网应该很好,我们再看一下,中国互联网的用户数跟中国人口数比的话,大概只有17%,而美国互联网的用户数跟整个人口比有76%,从用户比例来看的话,感觉有一定的初级性。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几个指标来看,整个网络购物人数来讲,中国在07年大概有9800多万,在网上购买东西的人,其实在美国大概有1.2个亿,看用户比例的话,中国可能会更小,从这种角度可能也可以说是一个初级。另外从B2B、B2C的花费来讲,中国人均B2C的花费根据我们统计的数据,在07年大概是31美元,而美国是647美元,差不多是21倍,而无论从GDP,你从IT花费等等其实远远都小于这个比例,美国比中国的这种大,但是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大很多,从这种角度上来讲,可能还是有一定的初级性。
互联网技术依然和西方有差距
中国互联网发展落后于西方,一方面是社会的一些观念,包括金融体系的落后,当然也包括本身互联网一些综合实力和技术层面,。
模仿还将长期存在
有些东西可能一定是在发达国家来有的,可能最先有,然后慢慢中国开始学习,学习的时候我们基本上属于先发现有新东西,接着我们模仿,接着再基于中国的一些本土文化,我们再创新,我觉得这个可能是很好的一条路来走,包括百度在中国其实很成功,其实最早搜索一定不是它发明的,也是通过一个学习、发现、模仿、创新,其实也是这个过程,我想长期之内,这个模式一定还会存在。
中国互联网企业成功三要素
第一,现在已经有足够的规模;第二,要有一个开放的平台,第三,能组成一个很大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让它的很快健康地来运转,这样的话可能增长,应该可以维持,要保证这三个条件,如果这三个条件缺任何一个的话,基于互联网的特点的话,可能你在高成长的话会比较困难。
小网站好像是专科医院
举一个医院的例子,医院有综合医院,比如协和、301什么都有,还有一些专科医院,比如牙科、肿瘤等等,应该说在这个市场上这两种医院都存在,都有它的市场,但反过来把传统行业和互联网,也还是成立的,因为用户的需求真是千差万别,各种各样,任何一个垂直搜索或者一个综合门户,一定不能满足所有的需求,所以这种综合门类的搜索也好,或者是垂直搜索、精准搜索也好,一定有它特定的市场,所以这两个我认为长期,就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讲,趋势一定是共存。
是不是冬天很难说
冬天从表面现象来看的话,从大的宏观来看,比如全球经济在下滑,中国经济增长今年应该也会降低,甚至预测今年可能GDP会达到9.8%或者9.5%,明年可能,我看到一些最悲观的预测可能低于8%,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讲,30年来中国可能开始大调整,从现在开始,从这种宏观的角度来讲,如果经济不好对互联网总体来讲一定会有负面影响,这是一定的,这个力是向下的,这个负面是向下的。
从另面一个方面来看,经济不好又给互联网提供了很多机会,因为互联网的话无论消费者还是企业,其实互联网服务,一块儿是生活娱乐,另外一块儿是商务,这儿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降低成本,就是说我们从网上买东西,除了我们这种购物习惯之外,我相信绝大多数人说,我在网上买一件东西,无论淘宝也好或者其他也好,价格很便宜,能帮助消费者降低成本,企业因为互联网,比如说远程会议系统或者说整个B2B这一块,或者供应链这一块通过电子商务这种方式也有一个降低成本的作用。如果经济不好的时候,刚好互联网可以降低成本,实际从这种角度来讲对互联网又是一个推力,相当于有两种力量,一直是抑制它,一种是网上来推它,究竟哪个大哪个小,从测算角度来讲,我们现在很难来讲。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很难说它是冬天还春天。
更谨慎的烧钱时代到来了
现在我相信烧钱趋势还会有,能以前马云说过一句话,说今天很悲惨,明天也很悲惨,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可能在明天晚上可能就已经死掉了。那实际上所有互联网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先期可能,我们不能说所有的,绝大多数先期一定要争得用户,如果我有了用户基础,以后可能不愁找不到赚钱的方式,这是很多互联网公司或者新创立的公司的思路,但这种思路其实应该说绝大多数都是失败的,因为在这中间一定要有资本市场,能够跟他们衔接起来,如果接不起来的话就很混乱,所以说这一块以前这种烧钱可能会,资本市场其实也认为这一块也很有发展潜力,所以以前烧钱的可能性或者会更多,随着经济不好,其实我们认为这块烧钱现在一定还会有,但是一定会越来越谨慎,无论是VC也好或者是其他的投资也好,会越来越谨慎,说你这个钱究竟有没有盈利的可能。
创业者拿钱会越来越难
创业者想拿钱越来越难了,但可能还有一点,就是说传统企业慢慢往互联网转,这可能也是一个趋势,但传统企业往互联网转的时候,也可以叫烧钱或者叫他投资,这个传统产业里面,如果不转,未来5到10年可能会有问题,所以它可能提前往这方面转,可能相对来讲就会不像完全新创业的公司,没有钱没法走,而这种公司有很好的基础,他慢慢转,这可能会是比较好的方式。
消费端的免费不会太慢
免费化速度不会太慢,特别是消费端这一块的软件,因为本身来讲消费端这一块软件其实第一是价格相对比较低,第二个用户规模足够大,所以如果推免费化,软件厂商可以通过另外一个渠道,比如通过广告通过其他渠道,如果你要聚集足够的用户,从另外一个渠道收钱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所以说在消费端这一块,软件免费一定是个趋势,并且这个趋势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很快的。
在企业端其实也是一个大趋势,但是这个速度不会太快,因为毕竟企业里面已经投资了很多,无论是基础架构也好或者是ERP等等,它要考虑到要保护业务的投资,那这种转换的话其实是需要很大成本的,所以应该不会太快,但从大趋势上,应该是按照这个趋势来走,所以传统的这种许可证这种方式来收取费用的这种软件模式一定会受到这种方式的挑战,所以像我们讲SaaS软件级服务,这种模式其实一定是未来的一个方向,但是你说短期内包括我们现在从全球来看,即使到2012年,就是未来5年左右,SaaS模式这种模式,这种软件其实占整体软件市场的比例其实也不会超过10%。但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但是往往这种趋势时间还会比较长。(整理/王恩斌)
以下为对话实录:
腾讯科技:看您其实对互联网比较了解,整个行业跟踪的时间也很长,从现在的感觉来看,这一年来互联网的发展有什么新的变化?和以前的情形有什么样的区别?
武连峰:从我们研究来看,其实互联网最近几年发展跟以前比应该是说更加踏实,不像以前那么浮躁了。另外一点,确实互联网跟传统行业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还有一个互联网这个领域里面,其实我们看到创新在互联网领域里面是永恒的一个话题,互联网里面创新的机会会非常非常多。还有一点其实我们也看到了,互联网用户无论是消费者还有企业,其实对互联网看得越来越成熟,不像以前那么浮躁了,这是我看到的一些变化。
腾讯科技:从今年来看或者从最近的一两年看,有什么样的亮点出来吗?在互联网的应用领域?
武连峰:互联网从两点角度来看,我们觉得可能有这么几个吧,我觉得,第一个来看的话,SNS就是社会化网络发展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现在越来越大,因为本身这个市场的话,其实有点类似于传统市场朋友之间的社区或者怎么样,其实对于整个商务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这个我觉得会是一个亮点。但可能还有商务这一块,电子商务这一块,传统上B2B,B2C甚至C2C等等,其实感觉可能都在网上购买一些东西,我们理解的狭义的商务,现在来讲电子商务的概念其实内涵跟外延也会越来越广,只要跟商务有关的一些东西可能都算。另外来讲在这里也出现一些非常新的模式,比如说以前,我们谈到电子商务的时候,可能多数说我在网上购书,买音像产品,很传统的一些小东西,而现在来讲,比如说一些家电、数码、IT很大的产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都搬到网上面去了,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亮点所在。
在电子商务里面,传统上以PC为主,慢慢地我们发现开始往两端扩,一端在电视屏幕上这块慢慢会有,另外一端在手机屏幕上,就这个可能从中等的屏幕往大屏幕和往小屏幕这两端也开始在扩。还有一点,我们如果再看一下,游戏这一块也是互联网的一部分,我们都知道,其实中国游戏产业应该发展是全球网游产业是最好的,上市公司也已经快将近10家了,可能是其他行业来讲这么短时间内很少会出现这种状况,那我想其实这也可能是,这一两年的一个亮点所在。
中国互联网发展还是很初级
腾讯科技:因为很多人还是认为中国的互联网是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但这两年中国互联网大战也很快,网民数现在也是全球第一了,这样的初级和以前说的初级现在到底差别在哪里?
武连峰:07年中国互联网的用户达到2.34亿,美国是2.3亿,超过美国,首次成为全球的互联网大户,但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说是不是中国的互联网应该很好,但实际上我们再看一下,中国互联网的用户数跟中国人口数比的话,大概只有17%,而美国互联网的用户数跟整个人口比有76%,从用户比例来看的话,感觉有一定的初级性。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几个指标来看,整个网络购物人数来讲,中国在07年大概有9800多万,在网上购买东西的人,其实在美国大概有1.2个亿,看用户比例的话,中国可能会更小,从这种角度可能也可以说是一个初级。另外从B2B、B2C的花费来讲,中国人均B2C的花费根据我们统计的数据,在07年大概是31美元,而美国是647美元,差不多是21倍,而无论从GDP,你从IT花费等等其实远远都小于这个比例,美国比中国的这种大,但是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大很多,从这种角度上来讲,可能还是有一定的初级性。
但是从另一方面,互联网在中国有它很多的特殊性,我们比如说互联网孕育了像阿里巴巴,像腾讯,这种公司其实在美国应该是很少或者没有,这个就是中国的特点,比如腾讯的QQ这种平台,在中国大的范围之内影响是非常之大,已经变成无论是学生也好或者是工作的也好,或者是那些商务已经变成大家用的一个很,就是非常实用的工具。而阿里巴巴作为一个全球提供B2B电子商务平台,这也是全球所不具备的,我们从这些来看的话,包括国内百度的搜索,从这些公司来看其实已经不初级了,包括我们在网上购物,无论从最小的产品一直到我们日常的一些社会用品,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认为已经不初级了,所以这个来讲会有两个方面,有些方面刚才我们根据人口数对比,如果你把中国人口作为基数,就跟我们说,平常你把一个数字除以13亿,怎么除都小,但是在某些方面其实这个发展还是蛮好的。
互联网技术依然和西方有差距
腾讯科技:从您看,可能我们说互联网的发展可能更快的是美国,美国和中国现在这两大市场,咱们在哪些方面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比如在某些领域可能我们还是很长的时间处于学习的阶段?
武连峰:这里面我觉得在互联网这个领域,包括这种整体社会与网络的这种信用机制,我觉得可能不是短期内能够建立起来的,为什么说现在上网大家其实根据我们的调研都有一个担心网络安全的问题,因为信用卡如果通过网络来走,真被盗的话,那这个质量安全就有很大的一个问题。这一块是中国所担心的一块。其实还有一块,本身这种诚信的机制,其实中国相对来讲跟发达国家中间的差距我想短时间内其实还是比较难赶上的,这是一个因素。
第二个因素,应该说互联网起源于美国或者说起源于西方的发达国家,在这里互联网的一些底层,一些技术平台,一些计算能力角度来讲,相对来讲至少我觉得中国这方面可能还是有一定的落后,因为很多东西包括我们说谈到未来的这种SNS,或者是叫云计算这种平台,其实在中国来讲,其实我们看,Google也好,亚马逊也好,其实它已经不是一个传统的搜索引擎的公司或者是一个网上书店也好,或者是整个网上销售的公司,其实它已经变成一个公共的计算平台了,所以它慢慢会给企业,给消费者提供公共计算平台,但目前我们看到中国目前这些东西,相对来讲这种能力其实还不够,那这种能力我相信可能不是短期内一两年解决的,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的一个积累。
腾讯科技:可能一方面是除了信用,互联网这个体系以外,其他的一些相关的金融体系欠缺和差距。另外一个是整个的思维观念还有整个的社会的理念的差别。
武连峰:对,一个社会的一些观念,包括金融体系,当然也包括本身互联网一些综合实力和技术层面。
腾讯科技:我看到这两年突然火起来的SNS,其实国外最明显的就是facebook,国内的就是校内,好像也是在学习美国这边,包括很多互联网企业都是在学习美国,但是看美国的公司到中国来,都不是太成功,从您看,两边这种文化差异还有什么样的因素决定了它们在中国水土不服?
武连峰:老实讲,我觉得这一块你刚才说的这个观点我同意,就是可能更重要的是对这种东西方文化的差距或者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使得国外的一些类似的公司在中国有时候确实是很难能够找到,短期内水土不服,我觉得这个是挺明显的一个现象,这个在短期内确实很难能够克服掉,因为中国的公司毕竟有中国的特点,刚才我讲到比如说QQ、阿里巴巴,其实充分了解中国用户的一些需求,在中国市场来做,或者说在中国的角度理解全球的时候往里做,这时候可能更符合中国文化的一些特点,这也是它成功的一些因素。这一块的东西我没有太多的摄入。
模仿欧美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腾讯科技:刚才还举了一个校内的例子,学facebook,好多中国的有些起来的后来的互联网公司,还在学美国这种模式,将来有没有可以再学习的模式,我们有没有因为地域的差异有些东西是未知的?把这种未知挪到中国,再带起新的互联网企业的这种发展?
武连峰:我觉得是这样的,学习其实实际上有两个点,第一点,有些东西可能一定是在发达国家来有的,可能最先有,然后慢慢中国开始学习,学习的时候我们基本上属于先发现有新东西,接着我们模仿,接着再基于中国的一些本土文化,我们再创新,我觉得这个可能是很好的一条路来走,包括百度在中国其实很成功,其实最早搜索一定不是它发明的,也是通过一个学习、发现、模仿、创新,其实也是这个过程,这一块我想长期之内,这个模式一定还会存在。
第二点,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创新的东西,我想这也是毫无疑问的。比如讲到说阿里巴巴也好或者腾讯也好,有可能是我们最早开始做的,并且做到全球最大或者最好,那我想以后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其实在自己创新这方面,一定不缺乏的,其实中国这种文化底蕴一定会有创新出来。由于互联网领域跟传统领域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说大家现在的起点相对来讲差别没那么大,不像说传统领域你已经领先50年、100年、200年,我再追很慢,互联网本身它的历史很短,几十年的历史,这个几十年的历史,从这里跨越出来做创新的话,这个可能性还是蛮大的。
未来成功的三要素
腾讯科技:从这边看,您也举了例子,腾讯、阿里巴巴,他们以前做得很大,他们这种很大的公司上升的空间还会很大吗?
武连峰:这个是这样的,我们也在看这个问题,包括其实我们跟腾讯也做过很多沟通,这里面其实腾讯更多的,我们理解是它首先看中国庞大的用户的基础,用户的需求是什么?用户有需求,我就开始做,其实可能最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说我想好要做什么,一路往下走,往往是发现用户的需求,然后我满足这个需求,这一块就做起来了,基本上很多职业都是这种方式来做起来的,这是它的一个模式,但这种模式我们认为,从长远来看应该说有一定的困难性,当公司发展到很大的时候,这种增长潜力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我觉得在互联网中可能会有一条,在这里面我们发现这个平台会越来越重要,无论是腾讯也好,阿里巴巴也好,甚至百度,甚至是移动互联网公司,现在都有一个平台的概念,而这种平台的概念,如果未来这些大的公司能够保持一个很好的增长以及发展潜力的话,我们觉得可能大概有三点。
第一,现在已经有足够的规模了,比如说腾讯大概销售了40亿左右,据阿里巴巴的财报,08年上半年14亿,一年下来也将近有30亿了,就是有一定的规模。
第二,要有一个开放的平台,这个平台可能不仅仅是你自己的,那么你要容纳很多的小的互联网的公司在你上面开发应用,开发一些所谓的这种比如说移动互联网,移动的叫Widgets,有一个开放的平台。
第三,有这个开放平台,你现在有这种实力,组成一个很大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让它的很快健康地来运转,这样的话可能增长,应该可以维持,要保证这三个条件,如果这三个条件缺任何一个的话,基于互联网的特点的话,可能你在高成长的话会比较困难。
腾讯科技:您引申的一个话题就是一方面是大而全,其实包括一些比较大的互联网企业,他们慢慢都是在重叠起来。另一方面也是有,比如在搜索领域或者垂直的,然后在一些细化领域或一些分类网站,大而全和小而精两个方面,您觉得将来在中国的发展方向怎么样?会不会有一方会侵蚀到一方的市场?
武连峰:我觉得刚好这个例子,其医院有综合医院,比如协和、301什么都有,还有一些专科医院,比如牙科、肿瘤等等,应该说在这个市场上这两种医院都存在,都有它的市场,但反过来把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相对来讲,我觉得也还是成立的,因为用户的需求真是千差万别,各种各样,你任何一个垂直搜索或者一个综合门户,一定不能满足所有的需求,所以这种综合门类的搜索也好,或者是垂直搜索、精准搜索也好,一定有它特定的市场,所以这两个我认为长期,就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讲,趋势一定是共存,你说互相之间有没有竞争?一定有竞争,但是有竞争的话不会说综合搜索不存在了,全是垂直,这也不可能或者说只剩下综合了,我把垂直的都纳到综合里面,这也不可能,因为每个公司也好,比如百度、GOOGLE,他们一定很想这样做,但是呢它的资源,它不可能把每一条都做深入,一定做不到这一点的,他整合资源的能力不可能无穷大,所以这两个一定是并存的。
是不是冬天很难说
腾讯科技:其实刚才最开始讲过一个初级的概念,但是因为也问过一CEO,他们也在讲,确实用户量还是相对整个来说是比较低的,他们认为现在是一个开拓市场最好的时机,而且可能随时,每个行业的领先者可能都面临着被洗牌的威胁,您同意这样的观点或者您如何看被洗牌这样的一个说法?
武连峰:某种程度上我也同意这种观点,由于刚才说中国互联网用户只占人口的17%左右,而整个的网上如果说商务这一块,网上购物者的话,如果9千多万的话,其实占的比例应该是40%、50%的样子,应该还不到一半,40%多,如果说人均在07年B2C的话就只有31美金的话,跟美国比,美国大概应600多美金,其实这个空间是蛮大的,对于这么大的成长空间的话,这里一定会有被洗牌的一些机会所在,因为这里创新实在是太多了,其实我们看无论是中国也好或者是全球也好,互联网公司在GOOGLE出来之前,大家根本就想不到以后会出一个。实际上在互联网上在其他领域我相信有类似的问题,所以说刚才我提到一个概念就是说你有规模,你要有开放的平台,你要把生态建设建得足够好,如果这三个你做得足够好的话,你抵御风险的能力就会很强,即使洗牌的话也可能轮不到你,包括我们说有时候谈到互联网的冬天也好,或者是春天也好,那对于有些公司来讲,如果是小公司创新能力很强,如果中大公司把根据这三方面做得很好的话,其实对他可能是应该说一直是春天,只是说这个春天有时候可能稍稍有点儿风和雨,但是它可能还是春天,但是对于一些其他公司来讲,即使经济很好的时候,它可能还是找不到自己的经济点,最后对他来说还是冬天。
腾讯科技:这个冬天的话题再延展一下,深入的分析一下这个冬天在中国现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武连峰:冬天是这样,我们其实在看的时候,从表面现象来看的话,从大的宏观来看,比如全球经济在下滑,中国经济今年也会,经济增长应该也会降低,甚至预测今年可能GDP会达到9.8%或者9.5%,明年可能,我看到一些最悲观的预测可能低于8%,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讲,30年来中国可能开始大调整,从现在开始,从这种宏观的角度来讲,如果经济不好对互联网总体来讲一定会有负面影响,这是一定的,这个力是向下的。从另面一个方面来看,经济不好又给互联网提供了很多机会,因为互联网的话无论消费者还是企业,其实互联网我们看它服务,一块儿是生活娱乐,另外一块儿是商务,这儿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降低成本,就是说我们从网上买东西,除了我们这种购物习惯之外,我相信绝大多数人说,我在网上买一件东西,无论淘宝也好或者其他也好,价格很便宜,能帮助消费者降低成本,企业也是,比如说远程会议系统或者说整个B2B这一块,或者供应链这一块通过电子商务这种方式来走的话其实也有一个降低成本的作用。如果经济不好的时候,刚好互联网可以降低成本,实际从这种角度来讲对互联网又是一个推力,相当于有两种力量,一直是抑制它,一种是网上来推它,究竟哪个大哪个小,从测算角度来讲,我们现在很难来讲。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很难说它是冬天还春天。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比如08年来看,无论是腾讯也好、阿里巴巴也好甚至搜狐也好,百度也好,其实我们看这些上市公司财报每家公司业绩都非常好,根本看不出任何冬天信息,可能觉得春天刚刚来,是不是以后还会很好?这两个现象刚好是反的,所以就是比较奇怪的,为什么经济这样互联网还会这样?所以其实我们综合分析来看,确实,我们综合来说,比如说在08年下半年或者09年甚至10年,这些互联网公司应该业绩我相信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包括游戏这一块有一定的影响,虽然游戏跟经济的关系不是特别大,但是这里包括比如说美国对于国内一些游戏的一些不认可,甚至股价降低,这里面比如说游戏玩家,现在以这种年轻人或者以学生为主,假如说经济整体不好的话,毕竟每个月花很多钱,这个钱它可能也会有所降低,所以从这种角度来讲,应该是有一定负面影响,但是刚才我说整个这种负面影响不像传统行业,比如传统制造业,比如浙江或者东莞他们,很多小的制造业依赖于外向型出口的业务,很多企业已经倒闭了,但互联网我相信其实可能不会有这么严重,应该说不会有这么严重。
更谨慎的烧钱时代到来了
腾讯科技:接着刚才前一个话题讲初期阶段,因为CEO还是会觉得有机会,所以他们大把的花钱,用烧钱这个词来烧,让更多人做广告做营销,他觉得通过营销,先把用户给抢过来,即使花再多的钱,未来也是能收得回成本的,这个烧钱的话题也说了很久,您现在再回首去看,应该怎么理解?
武连峰:现在我相信这种趋势还会有,因为互联网在这里看呢,其实大家如果想在互联网盈利的话,可能以前马云说过一句话,说今天很悲惨,明天也很悲惨,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可能在明天晚上可能就已经死掉了,那实际上所有互联网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先期可能,我们不能说所有的,绝大多数先期一定要争得用户,如果我有了用户这个基础,我有这个庞大的用户基础,以后可能不愁找不到赚钱的方式,这是很多互联网公司或者新创立的公司的思路,但这种思路其实我们看到,应该说绝大多数都是失败的,为什么绝大多数是失败的呢?因为在这里面的话,中间一定要有资本市场,能够跟他们衔接起来,如果接不起来的话就很混乱,资本市场其实也认为这一块也很有发展潜力,所以以前烧钱的可能性或者会更多,随着经济不好,其实我们认为就是说这块烧钱现在一定还会有,但是一定会越来越谨慎,无论是VC也好或者是其他的投资也好,会越来越谨慎,会问你这个钱究竟有没有盈利的可能。
你的商业模式究竟是什么?如果这个事情弄不清楚的时候,只有这么大用户量,我看不清楚盈利模式,跟我说五年之内一定要盈利,它已经可能不投钱了,如果不投钱的话,这个公司再有好的发展方式的话,也可能很难生存下去,所以我想说这一块无论从资本方式还是创业方式,慢慢可能会越来越理性,其实还有一点,包括比如说B2B或者B2C商务这一块,现在已经开始,刚开始做的时候做业务规模的时候,已经开始挣钱,虽然说现在有一些公司有一些问题了,像一些轻量级的卖东西的一些公司或者衬衣也好,或者是电器也好或者图书也好,很多公司其实大概只做过一两年就开始挣钱,开始挣钱之后又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由于其他方面的问题,可能又出现一些问题,当然这里面也不能说我烧钱的话一直烧三年五年十年,也可能说第一年烧,第二年、第三年已经开始挣钱,这种情况也有,这种情况我相信会越来越多。
腾讯科技:想通过您这儿了解一下,在国外的互联网企业也是这样一个烧钱的模式还是说,其实开始这样,然后这几年他们的模式已经变化了,开始创业型的互联网企业也不是说通过烧钱先去占市场然后再去找盈利模式?
武连峰:我现在看的还是有一点点类似,应该说大多数还是以先烧钱然后接着再找更好的盈利模式,目前应该说还是这种居多,但我相信以后这块,特别是美国现在这种经济情况,以美国为首的下滑比较厉害的话,先烧钱这块投资方一定会,你烧钱的时间越短,我能看到的盈利或者前景越清晰越好,不会像以前那种说,我可以容你烧三年五年或者几年钱,现在可能说我看几个月、一年,最多比如说两年,这个时间可能会越来越短。但是因为本身互联网它的发展特点,有时候你要追求它马上盈利这种可能性很小,所以前提可能还是需要烧一些钱。
创业者拿钱会越来越难
腾讯科技:是不是意味着将来这个创业者他拿到的钱,想拿钱就越来越难了?
武连峰:对,创业者想拿钱越来越难了,但可能还有一点,就是说传统企业慢慢往互联网转,这可能也是一个趋势,但传统企业往互联网转的时候,这时候你也可以叫烧钱或者叫他投资,这个传统产业里面,如果不转的话,那么未来5到10年可能会有问题,所以它可能提前往这方面转,往这方面转的话,可能相对来讲就会不像完全新创业的公司,没有钱没法走,而这种公司有很好的基础,他慢慢转,这可能会是比较好的方式。有一点类似于我们现在说3C卖场或者是IT卖场,我们现在看到买东西,如果一个家用电器我们会去3C,IT产品我们可能会想到IT卖场,但反过来,如果真是网上购物这一块诚信问题很好,价格又便宜,新东西或者产品的丰富比它也好的话,那慢慢这种3C或者IT卖场实体建筑物,慢慢可能只能变成一个体验店,就跟苹果的体验店索尼的体验店,其实几乎不销售产品,你也可以买,但是价格都很贵,它的目的只是让你体验,体验完之后,你通过其他渠道买或者通过网上来购买,其实这种方式慢慢也会产生很大的一个变化,这其实也是互联网方面一个很好的渗透。
腾讯科技:您觉得未来可能哪些行业会从传统行业中转到互联网行业,或者说它加入很大的互联网因素?
武连峰:这里面我们刚才,比如说刚才举的例子角度来看,其实零售方面,其实是,当然零售方面也是分产品,我们说这种超市便利店的话其实挺难转型的,因为毕竟它的好处是方便,你去的话没有必要我买一个酸奶也去上网,这肯定没有必要,其他的比如像这种电器,像数码,IT产品或者是图书音像根本不用提,这种零售行业其实往网上转的可能性很大,那其实还有,我们说金融行业,互联网其实也是一样的,金融、电信这两个行业对IT依赖更强的,互联网对它的影响也是非常非常大,然后剩下其他像政府这一块,电子政务慢慢也会,基于互联网的平台,电子政务在政府系统里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其他像制造方面的供应链等等,其实也会很强,那其实我们还有一个大的趋势,刚才我们也讲到,比如说服务外包这一块其实在中国发展,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特别是中国的一个热点,慢慢地这种我们叫功用计算或者叫效用计算,也就是说慢慢所有的基础结构,一些应用系统可能都在后台,或者在云端,在云计算那个模式里面,然后企业里面我的财务系统,我的ERP系统慢慢可能都不在我本地了,其实我可能有终端,有一条网络通道,其他的都已经在后台了,我可能就想后台都用这种服务了,其实这也是很大一个趋势,这种趋势的话,我相信对所有行业都会有影响。
消费端的免费不会太慢
腾讯科技:其实还有,今年有一个热点,随着360他们的出现,又一波免费化的东西出来,原来可能觉得,这个软件怎么可能免费呢?现在完全就免费了,这种免费的趋势在未来的互联网中,您认为它是一个比较平缓慢慢地推进还是说在一两年大部分的软件全都免费化了?
武连峰:免费话速度不会太慢,特别是消费端这一块的软件,因为本身来讲消费端这一块软件其实第一是价格相对比较低,第二个用户规模足够大,所以如果推免费化的话,软件厂商可以通过另外一个渠道,比如通过广告通过其他渠道,如果你要聚集足够的用户的话,从另外一个渠道收钱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所以说在消费端这一块,软件免费一定是个趋势,并且这个趋势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很快的。
在企业那端,刚才其实我谈到的那块其实也是一个大趋势,但是这个速度不会太快,因为毕竟企业里面已经投资了很多了,无论是基础架构也好或者是ERP等等,它要考虑到要保护业务的投资,那这种转换的话其实是需要很大成本的,所以这个应该不会太快,但从大趋势上,应该是按照这个趋势来走,所以传统的这种许可证这种方式来收取费用的这种软件模式一定会受到这种方式的挑战,所以像我们讲SaaS软件级服务,这种模式其实一定是未来的一个方向,但是你说短期内包括我们现在从全球来看,即使到2012年,就是未来5年左右,SaaS模式这种模式,这种软件其实占整体软件市场的比例其实也不会超过10%。但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但是往往这种趋势时间还会比较长。
CEO创业路调查
腾讯科技:我们下面有四个比较独立的问题,相对于创业,整个的互联网行业发展来看,第一个问题是讲,看前两年其实一进来的风险投资投的都是专一,基本上都是TMT,从去年开始,有很多的传统行业受到了风险投资的青睐,那么这样讲的原因是讲中国的互联网的热情、兴奋度或者怎么讲,没有以前那么热了,还是说投资者进入中国之后,它的思路发生了变化?
武连峰:我觉得可能是这样,也不能说互联网没那么热,只是说以前大家把互联网这个东西看得太神奇或者太热了,其实理论上来讲,我们说IT行业,互联网行业从某种角度,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传统产业,包括我们说现在的IT行业,其实它已经是一种传统产业了,比如说我生产PC的,生产服务器的,其实就是一个制造业,它所有的规律跟传统产业很相似的,从这种角度来讲是很相似的,我们为什么说这种风险投资VC开始转向传统行业?
其实这个资本一定是独立的,我们在五年前、十年前IT市场的增长至少超过20%,而现在IT市场增长已经降到10%左右,互联网也是一样的,互联网前几年的话如果刚爆发的时候,百分之几百的增长,那现在开始已经恢复到10%、20%甚至30%,30%已经挺高了,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VC资本来看的时候,我们说IT产业已经降到10%左右了,GDP也是10%左右,跟GDP类似了,那传统产业有些好的,比如说服装还有一些其他的纺织品,我们可以以服装为例,其实如果做好的话其实餐馆其实利润率远远要比这高,那反过来如果真是把这一块规模做大,其实往往挣的利润要比你做IT可能还要高,所以说资本如果看这一块,这一块也有盈利的机会,因为刚好中国这一块整个从发展往发达走的过程中,传统产业也会有很多机会,所以他开始慢慢把资本也往传统产业来投,这个不能完全说互联网不热了,只是说以前由于规模也比较小嘛,以前增长率太高了,所以都往里投。
腾讯科技:后面有一个讲创业的,05、06年Web2.0兴起的那会儿其实有很多的创业企业都在做,这两年相对平淡一些,那其实您看这样的一个情况,就是再往后对于创业者来说创业浪潮依然是比较平淡比较平稳的还是说随着SNS或者说无线互联网的发展,又会有新的创业浪潮兴起呢?
武连峰:互联网刚好这个领域呢如果说从具体有哪些浪潮哪些领域,我觉得这个很难预测,谁都想不到,特别10年之后的事情,真是谁都想不到,但是这个领域刚好不缺创新,所以基本可能会是一种周期的,比如前几年可能创业浪潮很好,很高,现在又开始新的东西少了,资本市场可能也是相对来讲我们可以说稍稍冷淡一点,开始往下往下走,但是我相信比如说再过几年,应该还会有一波浪潮,因为这里面我们说互联网跟传统行业之间这种渗透跟结合还远远没有达到我们说现在水、电这种普及程度,现在水、电几乎没有人谈,但是电和水刚出来的时候,可能仅仅照明用,谁都没想到电会有那么多应用,但现在大家都不谈了,就是说电已经应用这么多了,已经变成一个很传统的东西了,但是互联网还远远没有到这一步,如果没有到这一步的话,这中间基于互联网的一些新的模式,甚至一些新的产品,新的服务一定是层出不穷的,我们现在还想不到,所以这种创业机会的话一定是一波一波,一定会这样来走的,一定不是说以后永远平了,一定不是这样的,所以这里一定是机会、风险并存,机会一定还是很多。
腾讯科技:还是想请您再谈谈,未来可能哪些领域还是相对来说机会会更高一点,还是像老的电子商务或者是网游还是说可能会更新一点的应用,对于创业者来说机会更多一些?
武连峰:确实这块老实讲是极其困难的,但是我觉得有一个大的原则,我想可能会是什么呢?就是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现在市场上没有的一些应用的服务,但这个让我说,让任何一个人说,因为现在市场没有的话,他几乎是想不出来的,这个在互联网上一定能存在,我们可以叫小概率事件,这个人是不能预测的,但是到某一个阶段点,真的可能会出来,这个领域一定是有,特别在互联网领域,这是一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跟传统行业相结合,刚才我讲到,比如现在结合得一定还不够,现在所谓的创业者一定要发现传统行业有哪些问题?然后你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帮他解决问题,这时候就要求你对行业的理解很深,你才能够找回那些点,比如说我们说邮政方面现在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我们去年有公司开始网上做邮票,比如说我提交照片,然后他就可以跟邮政合作以后,把我贴的照片以邮票的形式到处给我,做一个很好的纪念品,相当于互联网手段把传统的邮政行业结合完之后,又产生一些新的机会出来。我相信其实传统行业一定不缺这些东西,只是说看你能不能把传统行业了解得极透,了解它的潜在需求,把某一点渗透进去,可能从这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要跟传统行业结合,一个是我们现在谁都想不到,但是到某一个时候可能一个新的应用或者新的服务马上会出现,这时候机会还会很大。
腾讯科技:最后有一个问题是讲,从您的这种,互联网的观察看,作为一个创业者,作为一个初创型的企业,哪一个因素对于他来说是最重要的?像资金、资源、团队、商业模式、核心技术或者还是其他的?您觉得哪一个因素对他们来说是第一重要?
武连峰:第一因素我还是觉得团队是最重要的,因为你有一个很好的团队之后,你可以把资金拿过来,如果你没有技术的话,你有很好的团队,你有整合资源的能力,你可以整合技术进来,如果这个市场说我现在没有市场,好像看着没有市场,好的团队我可以创造市场,可以创造这种需求,所以我认定团队一定是最重要的。
腾讯科技:后面比如想让您列出第二、第三,资金、资源、商业模式、核心技术,哪个是紧挨着团队的?
武连峰:这里面有时候很难讲说哪个是第二和第三,你比如说商业模式其实比较重要,商业模式你要说不清楚的话,资金不投,从这个角度来讲,商业模式可能就很重要了,但是反过来你有一个商业模式,然后这个资金它不理解,往往有很多新东西不是每个人都理解的,如果他不理解或者你暂时很难把它说清楚,完全是你一种直觉,那这时候如果没有资金的话你也成不了,这时候资金又变得比较重要。所以这个我倒觉得很难说把它排第二,但是团队第一,至少我个人觉得这个没有什么疑问的,但是如果第二、第三,可能在不同的时期,那个状态会不一样。
腾讯科技:还想补充一个问题,创业者怎么着会比较好的能和这种风投去沟通,用什么方式沟通会更容易拿到钱?
武连峰:虽然说我不是做VC,但是我对这个行业也有一些了解,我个人觉得首先你不能为了拿钱去找VC,不能为了拿钱而拿钱,你要想我现在做这件事情,即使没有钱的话我可能也能够靠我的能力,我慢慢也真能把它做起来,并且这件事情确实是对于消费者或者对于企业或者大一点说对社会真的是有益的,你要有这种信心往下做,而VC也好或者什么样也好,他其实只能够帮助你一把,当你最需要的时候他可能会帮你推你一把,你不能说我这个东西我拿到VC,我肯定能做起来,我拿不到VC肯定做不起来,如果你要说给VC,让VC感觉说,我拿不到VC,这件事情做不起来的话,那它基本上也不会给你投,那反过来说,我拿不到VC,这件事情我可以做起来,只是时间会慢,本来拿不到VC,我用五年可以做起来,但是我通过VC,可以催化成一年或者半年或者两年,你只有这样的话VC可能才能给你投,否则的话,你跟VC讲,你赶紧进来吧!你给我投100万,我第二年马上就做成,你要不投,我这个公司就死掉了,我要是VC,我可能也不投。
腾讯科技:现在在中国钱还多不多,就是这种相对比较热的钱?还是像以前那样很充裕的。
武连峰:我觉得还是很充裕,现在就是说这个矛盾一直存在,现在大量的钱找不到好项目,然后有若干项目,不能说好项目,若干普通项目找不到钱,就是钱不缺,其实还是缺好项目,刚才我说资本是主力,如果真看你这个项目真是很好的话,其实你不用找VC,VC就会找你。
腾讯科技:可能就是有一种心态觉得怕VC看不到它的好,可能是它自己觉得想让VC知道它这个是一个很精致的东西,需要你去把把关,把外面的灰给去掉,这样一个心态其实对于它来说很矛盾,一方面它想自己好好做,想VC主动找上来,但是又怕错过这个时间,VC可能就把钱投给别人了,实际上会有这么一种担心吗?
武连峰:我个人觉得这种担心它可能会有,但是实际上这种担心我觉得不要太过于担心,就是刚才我说的,只要事情你真认准的话,就跟我刚才讲的,如果没有VC,你做五年就可以做成,如果有VC的话你做一年就可以把规模做很大,那我们就踏踏实实做五年,关键现在这个可能也是互联网发展之后留下的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说整个社会其实都蛮浮躁的,我觉得这个其实是挺大的一个问题。我觉得你整个把心平下来,不要那么浮躁,真把这件事情做好的话,该找VC或者VC该找你的时候,这时候其实是属于顺理成章的事情。
腾讯科技:我最后还再补充一个问题,未来您觉得会有多少家中国企业可以在国外上市?比如未来一年看的话,还有上市规模跟前两年比,能达到那样一个很高峰的水平?
武连峰:这个老实讲我没感觉(笑),我没感觉。你说有多少家?我觉得这个挺难讲的,但是一定说从趋势的角度来讲,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在海外或者在国内,这种互联网公司上市,这是一定的,你说有多少家我真的不能预测。
腾讯科技: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您觉得中国这个互联网企业发展到现在,有多少的应用或多少的客户端也好,能够走出国门了?
武连峰:现在说还不多,因为这里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国内市场足够大,所以在国内创业的企业不需要考虑海外的时候,国内这一碗饭足够它吃了,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反过来是一些很小的国家,本地市场很小的话,刚开始做的时候我就要考虑到国外,比如说韩国,做很多事情的时候,我一定要考虑到,我的市场是针对中国,针对全球,这个出发点是不一样的,这个并不是说我们做的东西不好,而是说国内市场已经足够大了,我在初期在做的时候,我没有这种全球的压力,所以它做东西的时候,只是国外我不用考虑,我也有发展的空间,我觉得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如果说你现在考虑全球的话,你可能做东西的时候你的成本就会很高,比如说腾讯做QQ的时候,我一定要考虑说,美国人、欧洲人他是什么习惯?这时候如果考虑在开发产品的时候,如果你这样看的话,你的成本会很高,时间会很长,很可能说做出来的对象中国人也觉得别扭,美国人理解不好的话,你的产品还有可能失败,所以我觉得你说客户端的一些事情,慢慢往国外走的话,我觉得这一块倒是有一定难度的,倒不是说我们做得不好,而是说中国这个市场,这个田里的饭,你要把它吃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腾讯科技:谢谢武总。
武连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