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的性|报价¥15.00|图书,婚恋与性,性知识,李龙海

王朝图书·作者佚名  2008-05-21
  字体: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15.00
目录:图书,婚恋与性,性知识,

品牌:李龙海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7208042861

·条码:978720804286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媒体推荐

不断演化中的两性关系——译者序言

对广大读者而言,本书的书名就有一定的吸引力。它既是一本严肃的社会学著作,又具有非常好的可读性,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西方人两性文化及其发展的大概轮廓,自古希腊,直到20世纪中后期。

多年以来,我比较关注人的非理性问题。性的问题只是非理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确实是一个人人有兴趣,却又不宜公开讨论的话题,就是在很多的夫妻甚至密友之间都不便深入讨论。所以,这方面的研究有着特殊的困难。

古人讲,食色,性也。的确,这两个问题都属于非理性的范畴,在马斯洛对人的需要的划分中,都属于最基本的部分。两者相较,食的需要更根本,因为人首先要生存。但是在这个基本前提存在着的时候,性的需要又显得非常迫切。这就是弗洛伊德泛性论的合理之处。

和其他民族一样,我国自古就有比较发达的性文化,只是挖掘和研究不够充分,其主要原因就是文明对它的压抑。可以说,自文明社会以来,性总是处于压抑状态。官方和半官方的大量典籍中,是几乎看不到性文化的。即使在禁忌最少的时候,性也受到道德、传统和教育等的压抑。所以,整个文明史中,性几乎总是一只困兽,总是离美德很远。西方人的性文化研究本来也是不多,只是因为有了文艺复兴,尤其是有了现代性学的出现,他们的性文化和性文化史研究才慢慢地科学和系统起来。从这个角度讲,弗洛伊德的贡献是空前的。本书第十五和十六两章专门论及弗洛伊德的理论和现代性学,这里不再累述。

现代性学之与性文化,尤如饮食科学之与饮食文化,但是性文化的研究显然远比饮食文化更为困难和复杂,因为它不仅与人们的基本需求有关,甚至与人的存在状态直接联系在一起。理由之一是,饮食可以明白而公开地大谈而特谈,性事则属于大忌之列,圣人贤士不知道如何去做,但是无疑是羞于谈及,只有俗人和无聊之士才津津乐道于此。但是,正如我的一位哲人朋友十年前所言,最高的快乐是最隐秘和最不能示人的。他有此言,本是有感于中国有教师节而无官员节,我想用在此处也不违背其本意。由此观之,性之与人生的重要意义,远高于饮食,虽然二者同属非理性的范畴,而且就生存价值和状态而言,它无疑要次于饮食。这是其困难和复杂的第二个方面。这一点对于今天的中国人,已经不难理解。可见,性之与现代人,显然远不止于古人所讲的“性也”这么简单。今天的中国人,单有圣人的人世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学习的艺术,提高生活的质量,新的“内圣外王”几乎成为现代人的生活目标。

自弗洛伊德之后,性的问题逐渐超出俗文化的范畴,登上大雅之堂。文学;哲学、美学等,到处都有了泛性论的身影。弗洛伊德曾断言,人类对性的强烈关注至少还要持续一百年之久。这种关注至今仍然没有衰弱的迹象,好像还在不断地泛化和深化。按着真正地获得满足的自由,人们的关注强度就会弱化的社会学基本规则,人类进步的脚步在这里似乎还远没有完成。其方向究竟向何处走,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正像所有权的变革一样,这也决不是一个小问题。它与对人生幸福的关联度,甚至比所有权问题更直接。

……

目录

1.性进化的条件 罗宾·福克斯

2.为贞操而战 米歇尔·福柯

3.古罗马的同性恋 保罗·韦纳

4.圣保罗和情欲 菲利浦·阿里耶斯

5.男性同性恋 米歇尔·波拉克

6.对同性恋历史的考察 菲利浦·阿里耶斯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因此,“亲属和婚姻”呈现出对三个集团之间的关系和“策略”的再规定。重要的革新就是,亲属关系不仅仅将三个集团的成员们联合在一起,而且还被用来规定配偶的分配方式:也就是说,实际上是将年轻的女性在男人中进行分配。这就是后来的异族婚姻——被列维-斯特劳斯视为一种实际的交换方式——这实际上是人类的发明。人们常常忽视的是,亲属制度并不仅仅保证配偶的交换,它还被用来确保年轻男性对配偶的交换依赖于上一代的选择,因此,也就是通过他们自己的规矩去监督他们进入婚配行列。监督因此就成为集体的义务,于是,集体的代表们就假定,约束青年人的行为是他们的责任。在亲属制度尚未确定的地方,年长(或更有权势)的男性就不得不对青年男性的婚姻选择和机会直接地进行干预。我曾坚持认为,男性,经常会发生相当大的影响——像一夫一妻制所显示的那样——尽管这种影响是相当变幻无常的;当然,共同合作的女性血缘群体也决不会在涉及她们的配偶这件事上保持沉默。这些集团利益完全一致的情况是罕见的,由此引起的争斗存在于动态的、高度易变的人类婚配和社会

制度之中。许多其他因素——生态、经济、政治、等级、权势、思想意识和技术(例如避孕药物)——都是对于一夫一妻制的基本婚姻形式的新挑战。但是,为确保未来后代的繁殖,只要

是相匹配的婚姻存在着,一夫一妻制的基本形式一定会受到尊重,而且新出现的情况不得不冠以一夫一妻制之名。比如说,颇为自得的“核心家庭”本质上出现在某些社会中,它只不过是对一夫一妻制的一种可能的适应形式。它当然不是一夫一妻制本身——社会科学家们已多次指出了这一点。

所以,我们可以用这种进化论的观点重新考察两性关系的历史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我们必须把它看成一种三重关系:地位业已巩固的男性;女性和孩子;野心勃勃的青年男子。年轻的女性正在争取比以往更自由的选择权力;作为避孕药物的一个结果,年长者已经失去了许多的控制权力。有趣的是我们在这个领域内发现,一夫一妻制的基本类型能够一再地自我巩固。我认为,这种现象和其他许多事情,诸如少女怀孕率高、离婚率的上升、女性合作运动等——是对坚持一夫一妻制的可能表示,而不是病态或觉悟不断增强的结果。如果将“核心家庭”当成一种新的起点,实际上它不是开端,而是一种可能的结果,那么,它们只是这些现象中的一部分。

所有的记述说明,15世纪的大多数户主,面对着年轻人的暴行和野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5.0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