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瘦身的标准是什么
科学瘦身的标准是什么
一、体重控制为什么很重要?
一般,肥胖者易患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呼吸通气不良、中风、胆结石,并对各种应激反应下,难于适应环境骤变,抵抗各种感染。因此,肥胖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危害性,还会影响人的形体美。
二、造成肥胖的原因:
1、先天性肥胖——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
2、继发性肥胖——通常是由于某些疾病所致的肥胖。
3、单纯性肥胖——属于生理范畴,涉及到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诸多因素。
4、饮食运动不平衡——这是造成人们肥胖的重要原因。
5、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渐增,身体代谢率随之下降,所需热量也会渐渐减少。平均说,女性每增一岁,所需的热量便减少约五千卡;男性每增加一岁,便减少约七千卡。如果你食量一直没变,多余的热量就会被囤积起来。一般人年过三十,不只是体重越来越难以控制,体脂肪会在腹部、臀部集中,女性多梨型,男性则呈苹果型。这时保持身材不仅要限制饮食,更应持续不断的运动,才能使脂肪不会过多地囤积在腹、臀部。
6、心理因素——研究表明,一些社会、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可作用于人的心理,从而导致肥胖。如有些人由于生活或工作中的压力和不快想通过餐桌上的乐趣来得以补偿,结果导致逐渐肥胖起来。日常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例子有许多。因此心理上的恬愉、失衡、精神创伤、情绪的刺激变化等都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因素。所谓"心宽、心忧皆体胖"正是这一道理。减肥的关键:在当今社会,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缺少运动,饮食不当等造成热量失衡,既而引起肥胖已是目前最普遍的肥胖原因了。因此,控制热量平衡,正确摄入能量,是减肥的关键。
三、衡量肥胖的标准是什么?
1、体重过重:指人体的体重大于标准体重。
2、身体过胖:指体脂男超体重的20%,女性超过25%都称为肥胖。理想的体脂比:男性为13-17%,女性为18-22%。
3、体重过重或超重就是肥胖吗?
很多人的回答一定是“肥胖”。其实,这一回答并不正确。因为体重过重或超重不一定就是肥胖。超重有两个原因:一、是肌肉发达,二是脂肪增多。若是由于体内脂肪堆积造成超重,那么,这就是肥胖。但若因肌肉发达造成超重,这就不能认为是肥胖。因此,我们不能把体重作为衡量肥胖的唯一标准,而应以体内脂肪的数量作为肥胖的标准。
4、身高、理想体重评定方法:
(1)、肥胖度=(实际体重-理想体重)/ 理想体重
(2)、肥胖度±10%健美、15%-20%正常、大于20%肥胖、20%-30%一级肥胖、30%-50%二级肥胖、50%-100%三级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