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报价¥13.40|图书,小说,中国古典小说,综合,吴承恩著

王朝图书·作者佚名  2008-05-18
  字体: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13.40
目录:图书,小说,中国古典小说,综合,

品牌:吴承恩著

基本信息

·出版社:岳麓书社

·ISBN:7805200556

·条码:9787805200552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0开 0开

内容简介

《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和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又以作者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的独创性批判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或更正确地说,和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开了玩笑,进行了潮弄。这是这部演述超人间故事的神魔小说最突出、最优异的品质,也是它的艺术价值和魅力的最根本的所在。

《西游记》的主旨就是在于政治批判,那就和小说的形象和意蕴不符了。对现实政治的讽刺顶多只是这部神魔小说的附带性的内容,是信手拈来之笔,是讽喻世态人情中的涉笔成趣。一部小说如果不包含丰富的、多元的、在众多棱面上映射出众多意象的内涵,就不成其为多姿多采的有生命力的艺术品,不会万古长新。

媒体推荐

前言

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以外,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种,都是传统积累型的小说,经过民间艺人和文人、演讲和戏剧的反复加工才最后写定的。这三部小说中,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作者以他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的、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

这三部小说又代表了中国长篇小说发展上的三个进程。中国长篇小说起源于宋代说话艺术的“讲史”科。中国的长篇小说开始只有唯一的历史小说,历史小说在以后也是中国长篇小说

约大宗。历史小说;是以历史事实为根据加上艺术虚构衍演的。《三国演义》是最早的也是最标准的演述朝代兴废争战之事的历史小说,《水浒传》衍演的梁山泊英雄故事虽也是以历史事实为背景的“讲史”型的小说,但它已不侧重于朝代兴废和帝王将相之间的事迹,其重心移到密度更大的社会生活的描绘上来了,和原来意义上的历史小说有了分歧,或可说已开始从历史小说的框架中挣脱出来,成了历史小说与非历史小说之间的一个过渡性品类;而《西游记》,则玄奘取经的史实只成了一点因由,完全从历史小说——早期长篇小说的唯一品类——中分裂出来,独立而成为神魔小说的新品类。这在中国长篇小说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开拓意义。

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的积累,也有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学的意象的濡染。除了神只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汉以来

方士,道士然后是艺术家——民间艺人和文人——的虚构;佛、菩萨、魔则是由印度佛经传入,然后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这种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的汇合,自六朝以来的志怪小说已渐次达到密洽无间;与此相应的是宗教上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的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和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又以作者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的独创性批判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或更正确地说,和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开了玩笑,进行了嘲弄。这是这部演述超人间故事的神魔小说最突出、最优异的品质,也是它的艺术价值和魅力的最根本的所在。

在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中,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前者应予肯定,后者应被否定。但《西游记》不与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认同,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道教神玉皇大帝、道教祖师大上老君、西方佛祖释迦如来,都是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至于天将神仙、菩萨金刚和诸路神只就更不在话下。不少妖魔倒是可亲可爱,有人情味,是引人寄以同情的形象,猴精孙悟空便是最突出的一个。他的魅力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约束,同愤于他受紧箍咒的窝囊气而欣喜他的有时妖性复发。西方路上好多魔头和小妖的天真、狡狯和滑稽突梯也引人喜爱;不少妖魔和神佛通声气,有渊源,是一家子。神与魔泯除了界限,受到作者的平等待遇,于是,宗教的价值观就被抛弃,被超过,乃至宗教的虚伪性质也就彻底暴露了:因为说到底,天堂地狱、神佛妖魔这些超人间的幻象全是随着艺术家的意旨转的,是艺术家虚构的产物。《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魔世界,同时也就宣告了宗教的创造和作家本人所创造的同样都是一种意识的虚构。

……

目录

第 一 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算 二 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第 三 回 四海于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第 四 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 五 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 六 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佛祖居于灵山大雷音宝刹之间,一日,唤聚诸佛、阿罗、揭谛、菩萨、金刚、比丘僧、尼等众曰:自伏乖猿安天之后,我处不知年月,料凡间有半千年矣。今值孟秋望日,我有一宝盆,盆中具设百样奇花,千般异果等物,与汝等享此盂兰盆会,如何?”概众一个个合掌,礼佛三匝领会。如采却将宝盆中花果品物,着阿傩捧定,着迦叶布散.大众感激,各献诗伸谢。福诗曰:福星光耀世尊前,福纳弥深远更绵。福德无疆同地久,福缘有庆与天连。福田广种年年盛,福海洪深岁岁坚。福满乾坤多福荫,福增无量水周全。禄诗曰:禄重如山彩凤鸣,禄随时泰祝长庚。禄添万斛身康健,禄享千钟世太平。禄俸齐天还永固,禄名似海更澄清。禄恩远继多瞻仰,禄爵无边万国荣.寿诗曰,寿星献彩对如来,寿域光华自此开。寿果满盘生瑞蔼,寿花新采插莲台,寿诗清雅多奇妙,寿曲调音按美才。寿命延长同日月,寿如山海更悠哉,众菩萨献毕,因请如来明示根本,指解源流.那如来微开善口,敷演大法,宣扬正果,讲的是三乘妙典,五蕴楞严。但见那天龙围绕,花雨缤纷。正是:禅心朗照千江月,真性清涵万里天。

如来讲罢,对众言曰:“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抽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甫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诸菩萨闻言,合掌皈依,向佛前问曰:“如来有那三藏真经?”如来曰:“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谁肯去走一遭来?”当有观音菩萨,行近莲台,礼佛三匝道:“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也。”诸众抬头观看,那菩萨:理圆四德,智满金身。缨络垂珠翠,香环结宝明。乌云巧迭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碧玉纽,素罗袍,祥光笼罩;锦绒裙,金落索,瑞气遮迎。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解八难,度群生,大慈悯。故镇太山,居南海,救苦寻声,万称万应,千圣千灵。兰心欣紫竹,蕙性爱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3.4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