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上、下)|报价¥41.80|图书,小说,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施耐庵
品牌:施耐庵
基本信息
·出版社:齐鲁书社
·页码:1922 页码
·出版日:1997年
·ISBN:7533301838
·条码:9787533301835
·版次:1997年10月第4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套装数量:2
内容简介
《水浒传》是民间无名作者同文人作家集体创作的成果,其成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流传演变过程。《水浒传》描写的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在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6),因声势极盛,便在民间产生许多奇闻异说,流传中不断得到无名作者的加工增饰。施耐庵就是在长期民间传说、民间说话艺术和元杂剧水浒戏的基础上加工写定成书的。
作者简介
施耐庵(约1296~1370),中国元末明初作家。名子安,一说名耳。兴化(今江苏兴化县)人,原籍苏州。相传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亦颇多矛盾。自20世纪20年代,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和《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1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1篇。据这些材料分析,施于元明宗至顺二年(1331)中进士,曾官钱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和,弃职还乡,回到苏州写作《水浒传》,追溯旧闻,闭门著述,悒悒不得行其志。还有的传说他此
媒体推荐
前言 袁世硕
施耐庵编成《水浒传》,十之八九是在元代末年。由于印刷技术的局限,明初封建专制文化政策的限制,直到明嘉靖初年,《水浒传》方才由封建统治机构和贵族府第开始刊印,是为包括征辽、征方腊情节的百回本。嗣后坊间也刊行发售,版本繁多,文字上有繁、简两个系统,简本首先增添了征田虎、征王庆的情节,有一百二十回、一百十五回的本子,繁本除依嘉靖本新刊的百回本,也有加添了改写过的征田虎、征王庆两段情节的一百二十回本。在明代,《水浒传》并没有一个定本。
在明代临近灭亡的崇祯十四年(1641),苏州的金圣叹刻印了《贯华堂水浒传》,自称是施耐庵的原本,楔子一回,正传七十回。对于嘉靖本七十一回以后的部分,他认为是罗贯中所续之“恶札”,宜是“横添狗尾”。
金圣叹自称得施耐庵原著之“古本”,实系捏造,从来罕有人信以为真。经过近世多位学者的比勘、考察,《贯华堂水浒传》实际上是截取万历年间刊行的容与堂本的前七十一回稍加修改而成。这样,它便没有了嘉靖本的梁山全伙受招安、征辽、征方腊的部分,也没有了万历本的《水浒全传》的征田虎、征王庆的部分。
然而,尽管如此,金圣叹的《贯华堂水浒传》出,却战胜了明代丛出的一切本子,流行有清一代,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人们阅读的就是这个七十一回本。到了本世纪二十年代,才有小说史家发掘出了明代的《水浒传》的几种刊本,大约是出于重先、求全的心理,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的《水浒传》才又重新印刷传世。这样一来,金圣叹的托古改制,特别是其书以。梁山泊英雄惊恶梦”作结,卢俊义梦中梁山一百单八个好汉全被嵇叔夜收捕处斩,便成了罪状。近数年虽然也有研究者重新评价金圣叹的功过,他所作的评点在中国小说美学上的贡献逐渐被肯定下来,但有些问题也还存在着争议。
一个问题是,金圣叹截取容与堂本《水浒传》前七十一回稍加修改而成其书,并非他真的有一个“古本”,事实是弄清楚了,但是,他这种托古改制的做法,使读者看到的《水浒传》没有梁山好汉受招安,征辽、征方腊的情节,是否完全没有根据呢?
《水浒传》并非一时一人之创作,它的成书有一个长时期出、相当复杂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虽然已有许多研究者做过研讨,发表了许多论著,但由文献之不足,至今也还没有做出精细、消楚的描述,就连最早大致编成此小说的作者是谁,此小说初步成书于什么时代的问题,也还是有争议的。宋元之交刊行的讲史性质的《大宋宣和遗事》,中间叙述了宋江三十六人。梁山泺聚义始末”,末尾讲到后宋江从征方腊有功,被认为是初具水浒故事梗概之规模,但是,这也不能绝对保证嘉靖本以前或许未经刊行的《水浒传》,一定就有梁山好汉受招安、征方腊的情节,更不要说较为明显的乃明朝人所添加的征辽、征田虎和王庆的情节。
明嘉靖、万历间的文献学家王圻,阅览极丰,博闻多识,著有《续文献通考》、《稗史汇编》。在其后一部书的《文史门·尺牍类》里载有“院本”一条,原文说:
文至院本、说书,其变极矣。然非绝世轶才,自不妄作。……今读罗(贯中)《水浒传》,从空中放出许多罡煞,又从梦里收拾一场怪诞,其与王实甫《西厢记》始以蒲东遘会,终以草桥扬灵,是二梦语,殆同机局。总之,惟虚故活耳。
编辑推荐
《水浒传》是民间无名作者同文人作家集体创作的成果,其成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流传演变过程。《水浒传》描写的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在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6),因声势极盛,便在民间产生许多奇闻异说,流传中不断得到无名作者的加工增饰。施耐庵就是在长期民间传说、民间说话艺术和元杂剧水浒戏的基础上加工写定成书的。
目录
前言 袁世硕
序一
序二
序三
宋史断
读第五才子书法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插图)



点此购买报价¥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