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祥退休后谈养生方式李伯祥近况

李伯祥近况
李伯祥1938年生于天津,自幼随父李洁尘学艺,后拜相声名家赵佩茹为师。6岁撂地,15岁会说十段相声,人称“小老艺人”。60多年舞台实践,形成了“快、爆、脆、准”的艺术风格,早年嗓子好,说唱皆佳,后因嗓音失润,专以说功见长。最擅长传统曲目有《报菜名》、《怯讲究》、《白事会》、《大戏魔》、《醋点灯》等,创作有《综合之最》、《谦虚论》等。曾获中国曲艺家协会颁发的牡丹奖、首届侯宝林金像奖、相声艺术杰出贡献表演奖。
和李伯祥见面可真不容易,他家楼下的防盗门挡在那里,不管我们怎么用力拉就是纹丝不动。只听得楼上喊了一句“开了吗?”我们马上回答“没有。”于是一阵脚步声急速而下,李伯祥将我们领进了楼道,又脸不红气不喘地带我们上了三楼。看到这硬朗的“小老头”,我们知道这次肯定会不虚此行。
【动态生活适度把握】
健康的身体在于“动”,这是李伯祥首先强调的,但究竟如何动,动多少,他有自己的观点。“我个人认为锻炼身体应该讲究‘度’,七老八十的人可以运动,但要适度,还得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比如太极拳就比较适合老年人,既能动,又没有太大的强度。”宏观的“动”与微观的“掌握”,这就是李伯祥的健身理念。光说不练嘴把式,李伯祥没有特别的运动方式,但也没闲着。
问及他的“动”,李伯祥说道:“我虽然退休了,但退休不退台,有演出的时候生活还是没有规律,我年纪也大了,剧烈的运动受不了。所以我就选择散步。”李伯祥从退休之后就开始注意养生,“不为别的,就是想多活几年。”李伯祥开始白话了。几乎每天晚饭后他都要下楼散步,走上一公里,有时是在早晨。散步是有意识的锻炼,在李伯祥看来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动”。他继续侃道:“你们今天来采访我,这就是‘动’,我刚刚下楼接你们又上来这也是‘动’。就连工作也都是‘动’,当然啦,除非你整天呆着什么也不干。”这些看似笑谈,但不无道理。
【涉猎广泛充实头脑】
推荐文章:曲艺明星近况李伯祥认为健康的身体固然重要,但没有健康的头脑和心智,也很难称为真正的健康。“我现在还在台上发挥余热,也是对自己好,总不说嘴笨了,脑子也笨了。”这就是李伯祥的退休不退台。为了让自己“不笨”,看新闻、读报纸成了李伯祥平时在家最喜欢干的事。
李伯祥每天都从新闻节目中了解时政要闻,利比亚局势,英国窃听丑闻,日本队获女足世界杯冠军……他张口就来,而且说得头头是道。“对于一名相声演员来说,知识储备很重要,尤其是一些国内外的大事,就算不能一清二楚,也要有个大体的轮廓。”李伯祥如是说。
【体育成为终生爱好】
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是李伯祥的特点。从他的话语中,不难发现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的生活并不单调,总是有许多爱好伴随着。李伯祥年轻的时候喜欢打乒乓球,提起容国团、庄则栋,李伯祥依然记忆犹新。他回忆道:“上世纪60年代前后,中国掀起乒乓球热。当年我们单位也有乒乓球台,大家没事就打打球,打得不好,就是玩。”和很多“老天津卫”一样,李伯祥还喜欢摔跤,还会不少套路,“我还和王恩信摔过‘艺术跤’呢,当时不少人叫好。”提及此,李伯祥特别骄傲地告诉我们。
李伯祥至今仍是个体育迷,女足世界杯赛刚刚结束,日本队夺冠让李伯祥感慨良多,他分析道:“日本人身体不强壮,却可以战胜强壮的美国人。可见人高马大不是竞技体育的绝对优势。健康也是如此,重要的是要符合自己的特点。”李伯祥从竞技体育联系到运动健身,总结性的发言颇具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