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Bon Jovi一样唱主旋律摇滚

王朝娱乐·作者佚名  2009-11-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试听:Bon jovi邦·乔维《It's My Life》

当年重金属刚出现时,人们的印象是长着长头发,满口烂牙,粗鲁无礼的大块头玩的音乐,直到美国新泽西的邦·乔维(Bon Jovi)出现,重金属的形象变了,这支乐队的成员,人长得帅,歌唱得好听,行事还彬彬有礼,一派主流乐队的作风,所以从出道起邦·乔维的标签就是流行金属。从1983年出道到2009年发行乐队的第十一张专辑《The Circle》,邦·乔维一直走的就是主流之路,说实在的,能做到这点也是相当不容易。我们对金属乐队(Metallica)几十年如一日的重金属感叹不已;我们对珍珠酱(Pearl Jam)年复一年的硬摇滚赞美有佳,因为他们足够坚持,不过在向另类欢呼的同时也许我们忽略了坚持主流和流行同样是种难得的精神,邦·乔维的精神就在于能将主旋律的音乐做大,做好,做强。

随着重金属乐队涌现,其中有一类乐队被叫做舞台摇滚(Arena Rock),顾名思义,这类乐队擅长制造现场气氛,歌曲里经常出现朗朗上口,容易引起合唱的桥段,邦·乔维就是这种舞台精神的最佳代表,他们的歌曲里没有其它金属乐队那样长得能烦死人的吉他Solo,有的只是听一遍就能跟着哼唱的旋律,他们也不费心去构思复杂的编曲,有那功夫他们会多写出几首好听的歌。邦·乔维的现场基本都是台上一个领唱的,台下万人大合唱,很有大型晚会的架势,一片和谐的场面,如果说伍德斯托克描画的是摇滚乌托邦,那么邦·乔维的现场就真正是摇滚天堂,当然,是流行摇滚的天堂。

对于“主旋律”摇滚,很多摇滚死忠会嗤之以鼻,他们认为那是被主流招安的摇滚,属于太监摇滚,没有真正的爷们儿气。如果说一支最开始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乐队,最后却落到被世界改变的境地,这才叫被招安;对于邦·乔维这样,从一开始就以争取更多受众的乐队,并不存在招安与否,他们的出发点就是“主旋律”。这里所谓的“主旋律”并不是要替美国歌功颂德,而是要做一些积极向上的音乐。工人家庭出身的背景让邦·乔维的一身正气,他们的摇滚哲学里没有毒品、性这类很“酷”的东西,有的只是朴素的“五讲四美”,比如在新专辑《The Circle》里,他们为工人阶级的兄弟姐妹写了首《Work for the Working Man》,以表达工人阶级宣传员的责任;他们也为“美国偶像”选手珍妮弗·哈德森(Jennifer Hudson)遭受枪杀的家人写了首《Bullet》,以表达普世的同情心;他们还为新任总统奥巴马写了首《Happy Now》,以表达作为美国公民看到新希望的心情。这些很多乐队不屑于唱的“柴米油盐”就是邦·乔维唱了二十多年的歌曲,从《Slippery When Wet》一直唱到了《The Circle》,从MTV电视台风靡的时代唱到Youtube横扫的时代,他们不做摇滚艺术家,不去思考世界何时毁灭,他们只是唱着能让年轻人抬起头走路,能让中年人不对生活抱怨的立志歌曲,美国人很吃这一套,他们的生活烦恼要比其他国家的人都多,所以电台里在放邦·乔维,电视里在播邦·乔维,美国人把他们当作治愈心理问题的良药,美国总统把他们当作公众宣传的帮手,奥巴马就曾将乐队请到白宫共进午餐,所以邦·乔维一直走的就是亲民路线,可以说他们就是美国人民的乐队。放眼美国,乃至整个西方,这样的主旋律乐队,歌手比比皆是,比如布鲁斯·斯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比如U2,再比如新晋主旋律乐队“绿日”(Green Day),这类乐队基本都是排行榜杀手,即专辑往往会大卖,同时他们喜欢在大场合宣传自己的主张,听布鲁斯·斯普林斯汀就是在听美国工人的生活甘苦,听U2就是在听世界的和平与战争,听“绿日”就是在听美国的糟心事,这类都属于理论高于实际,而听邦·乔维,他们会告诉你如何去生活,就像一部励志片告诉你的那样,如果你对政治免疫,那么邦·乔维的生活哲学多少会显得亲近,真实。

主旋律一两天不算本事,能一直主旋律二十六年才叫真本事,曾有人将邦·乔维比做国内的“零点”乐队,两者的相同点就是都非常“主旋律”,不同点则在于,提起“零点”我们只能想起那首《爱不爱我》,而提起邦·乔维,除了几张帅气的脸,还有十一张专辑要慢慢消化,像Bon Jovi一样唱主旋律摇滚,也是一种境界。文/赵南坊

腾讯娱乐独家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