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导演怎么拍《狼图腾》?
《狼图腾》出版6年来畅销不衰,争议不断。尤其是德国汉学家顾彬一句“让人想起法西斯主义”,几乎把《狼图腾》打入18层地狱。不过,咸鱼犹有翻身的时候,更何况是已经被翻译成了几十种外语的《狼图腾》。
昨天下午,电影《狼图腾》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电影版《狼图腾》的制作工作正式启动。影片将由法国知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阿诺表示将继续他《虎兄虎弟》和《熊的故事》的好莱坞成功传奇,向21世纪为环境和气候焦虑的人们,贡献一部人与自然和谐的史诗大片。据说,阿诺没等读完法语版的《狼图腾》,就激动地表示他要拍摄这部电影,并表达了他强烈的创作激情和信心。
《狼图腾》无疑是一部很对阿诺胃口的电影题材。在阿诺大师辉煌的经历中,他对域外和动物两类题材具有选择的偏好,更关键的是两者都取得了成功。阿诺根据杜拉斯的小说拍摄的电影《情人》,无疑令中国观众印象深刻,该片取材于越南,梁家辉主演。此外阿诺的《熊的故事》和《虎兄虎弟》两部动物题材电影也取得了很大的票房成功。《狼图腾》兼具了欧美的异域与动物两种类型,堪称是一个典型中的典型。
阿诺拍摄的《狼图腾》将注定是一部非常国际主旋律的电影。这其实事关《狼图腾》能否顺利拍摄和取得国际票房的成功。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往往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个人经历往往会带来理解的差异。或许德国汉学家顾彬特殊的国情与文化背景,让他从《狼图腾》中看到了法西斯主义;而对于有着深厚的人类学拍摄背景的阿诺来说,把《狼图腾》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上理解,则也是水到渠成。在当下这场世界金融危机中,唯一逆势而上的世界性话题就是气候问题。气候问题之所以对世界变得如此重要,皆因谈论这个问题永远有道德优势而且政治正确,然而,为了高尚总要付出代价的,那需要各国或加大技改投入或压缩生产减少碳排放量,这与当下的拯救经济恰恰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我们也很需要这样一部弘扬国际主旋律的电影,对外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对内唤醒国民的环保意识。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切入,《狼图腾》就是一个无害的传奇。这种普世性的主题,对各国观众都没有理解障碍,因此,也是其国际票房的保障。
不过,小说版的《狼图腾》终究有些不为人所喜爱的东西。这些恰恰正是顾彬所指出的内容。然而,如果没有这些东西,或许小说就无法做到历史真实。我们很难想象,在“文革”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一个身在草原而信息闭塞的北京知青能够产生出什么自由主义的思想出来。如果,从作者层面来进行批判,那么,《狼图腾》则是混合了人和自然、民族主义与神秘主义的一杯鸡尾酒。作者的思想本身其实也非常混乱。不过,姜戎能把知青和蒙古族人对草原的复杂感情写出来就已经成功了,就有了被阅读的价值。这其实正是《狼图腾》最重要的价值。因此,我们不期望阿诺要忠实于姜戎的创作,电影和小说总之是两码事。电影如坚持人与自然的叙事视角,则无疑将更加纯粹。
《狼图腾》将拍摄四年,阿诺他们将为此圈地养草、养羊、养狼。但愿,电影《狼图腾》能够给大家献上一个影像盛宴,给全世界的观众带来一次心灵的震撼。当然,更愿借这部电影的力量,唤起社会的共同行动让我们的草原停止沙化、万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