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读09上半年影市分析 相对去年增长39%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下,电影娱乐“逆势飘红”。 统计今年1—6月全国电影市场各大数据指标,一组组秀逸的数据,表明中国电影的“牛市”行情依然强劲。
1—6月,全国电影市场可统计票房23.37亿元左右,同比去年上升了39%;
1—6月,全国电影市场可统计观影人群8240万左右,同比去年增长20.5%。

图1:全国电影市场1—6月票房走势

图2:全国电影市场1—6月电影观众人次走势


图3:2009年上半年票房与观影人次图
数据解读之一:
2009年上半年电影市场得9%的增长,不仅跑赢了全国经济大盘,同时超过全国文化产业的增长。支撑影市维持一轮又一轮消费高潮的,首推电影生产,源头涌来新片,百花齐放引来繁荣兴旺。
1—6月全国成规模发行新片约80部左右,单片电影票房超过亿元的新片8部,同比增长 一倍 。票房超过千万元影片36部,同比增长 28.5 % 。

图4:2008—2009年1—6月电影票房超千万构成对比
在全球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发展趋缓和低迷状态中,文化产业呈现了一种反周期运行现象,中国电影产业在09上半年表现尤为抢眼,“口红效应”带来国内影市票房与人气两旺,投资与销售同涨,盘点09年上半年电影市场,结论是:市场具有超强活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表1:2009年上半年(1月1日——6月30日)国产新片票房榜
排序
档期
电影
拷贝
天数
场次
人次(万人)
票房(万元)
累计(万元)
1
1.7
赤壁下
700+数字
53
16.45
771
26000
26000
2
4.22
南京!南京!
500+数字
54
14.52
567
16672.7
16700
3
1.26
游龙戏凤
500+数字
34
9.69
346
11400
11400
4
12.18
非诚勿扰
700+数字
40
8.83
328
11040
32500
5
1.20
疯狂赛车
500+数字
70
10.13
364
11000
11000
6
1.16
喜羊羊与灰太狼
350
59
6.83
337
8550
8550
7
1.23
家有喜事2009
300
37
3.75
145
4050
4050
8
3.27
东邪西毒终极版
300+数字
35
5.056
93
2700
2700
9
2.13
爱得起
150+数字
46
3.3
70
2150
2150
10
12.12
叶问
402
30
2.5
73
2100
9300
11
2.3
高兴
310+数字
57
3.23
70
1920
1920
12
5.1
铁人
200+数字
60
1.96
95.5
1850
-
-
合计
-
-
86.25
3259.5
99432.7
-
注:数据统计1月1日---6月30日止。
表2:2009年上半年(1月1日---6月30日)进口新片票房榜
排序
档期
电影
拷贝
放映天数
场次
人次(万人)
票房(万元)
累计(万元)
1
6.24
变形金刚2
700+数字
7
7.52
617.82
21000
-
2
5.26
博物馆奇妙夜2
400+数字
36
10.55
400
11900
-
3
6.9
终结者2018
450+数字
22
9.08
334.73
10170
-
4
5.3
金刚狼
450+数字
49
10.45
261.5
8004
-
5
3.14
七龙珠
450+数字
48
11.29
218
6500
-
6
2.13
玩命快递3
400+数字
47
8.4
199
6200
-
7
5.15
星际迷航
330+数字
37
7.59
191
6000
-
8
2.26
行动目标希特勒
450+数字
34
8.8
181
5650
-
9
3.26
贫民富翁
200+数字
40
8.08
180.6
5400
5400
10
1.1
马达加斯加2
350+数字
50
5.1
143
3610
3610
11
12.24
闪电狗
3D数字
50
1.7
64
3000
4500
12
3.31
大战外星人
3D数字
60
2.73
66.5
3000
3000
-
-
合计
-
-
91.28
2857.15
90434
-
解读表中数据:09年1—6月市场,国产电影与进口电影平分天下。一季度在年末贺岁档期的推助下,国产片以绝对优势占据了元旦、春节档期,上半年5部票房超过亿元的电影,四部在1—2月市场。节假日里,国内观众对电影娱乐消费的刚性需求亦渐现雏形,只要有适销对路的电影,进影院消费将成为中国老百姓的一种休闲生活常态。此档期,喜剧、爱情、动画和国产大制作电影对观众有普遍吸引力。二季度从档期看,优势资源是几个小长假,“五一”,“端午节”,6月又进入暑期档,为市场持续攀高创造了时空条件。二季度。进口片表现十分抢眼,三部电影均在6月份票房过亿,为进口片挽回了一季度失去的大半“江山”。盘点上半年新片放映市场,国产片与进口片齐头并进,平分市场,共同创出23.37亿票房新高。
解读数据,我们中等制作成本的电影市场表现也相当出色,虽然票房过亿是新片进入排行榜的基本门槛,但是影市还是需要大量的中等影片和有特色的艺术片来吸引不同层面观众走进影院。上半年国产新片500万—1840万的影片有8部,票房超过百万的影片15部,这国产片在类型和题材多样化方面进步明显。若不要简单以票房这一个指标来评价市场,我们就会发现,中国电影的生产与市场放映正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中小成本电影《高考1977》《熊猫回家路》《红河》以及数字放映的《袁崇焕》《夜玫瑰》《精灵女孩小卓玛》等均有上佳表现。数据解读之二:
如果说电影新片是上半年电影市场的第一明星,电影院线就是市场第二明星。上半年全国院线经营继续呈现勃勃生机,10大院线依然在领航放映市场,上半年10院线合计票房占全国市场80%。。万达院线,从开年伊始,一直强势占据全国院线榜首,只有到6月,上海联和院线借助上海国际电影节抢得月度排名第一。盘点一下上半年院线市场,10条院线合计票房18.67亿元,占全国市场79.8%。行程半年,万达提前实现了要做中国电影院线第一的目标,且优势明显,成为2009年中国院线的龙头似乎已无悬念。
表3:2009年上半年(1月1日---6月30日)全国10大院线票房排行榜
票房排名
院线
场次(万场)
人次(万)
票房(万元)
平均票价(元)
人次排名
1
万达院线
27.19
1106.6
33105.1
29.91
1
2
中影星美
34.32
971.4
30538.2
31.43
3
3
上海联和
23.95
1084.7
27234.9
25.1
2
4
南方新干线
23.04
755.8
23795.7
31.48
4
5
北京新影联
35.34
738.5
22340.7
30.25
5
6
广州金逸珠江
16.3
531.6
17603
33.11
6
7
浙江时代
13.01
353.4
9862.6
27.89
8
8
辽宁北方
17.46
359.4
8851.9
24.62
7
9
四川太平洋
11.36
283.7
8037.9
28.33
9
10
世纪环球
6.16
179.6
5646.1
31.49
10
-
小计
208.13
6364.6
187016.7
29.38
-
整体评价09年上半年全国院线市场,发现两个特点:
(1)大院线之间比拼核心竞争力,力争保持其市场领先地位。
院线的核心竞争力从两个方面体现:第一是院线的经营规模,即影院和银幕的数量,就是说,规模决定院线的市场地位,市场话语权,和市场讨价还价的谈判权。第二,是院线的软实力水准,概括的说就是院线经营管理团队能否具备“三个度”。即:立足宏观市场,追求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并举的高度;把握市场,精耕细作,打造院线特色的经营营销的深度;高效率,全方位服务旗下影院和市场,并被影院和市场认可的广度。只有当各大院线不断提升了核心竞争实力,市场上各优势资源才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配置,那么中国放映市场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快速提升。
(2)院线经营两极分化加剧,中小院线出路在何方?
全国院线30多条,10大院线占据80%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41.7%,高出全国上半年39%的增幅2.7个百分点。另有约三分之一的小院线上半年经营却不这么乐观。例如:2008年排名第21和24名的湖南的湖南潇湘院线和湖南楚湘两条院线, 2008年湖南省票房8200万左右,省会长沙年度票房6200万左右。湖南本土两院线共计收入6600万,在省内市场还是颇具优势。今年,随着新院线进入,原签约湖南潇湘院线的长沙王府井影城转向新院线,市场格局立刻发生变化,湖南两条院线在今年上半年彻底淡出全国院线前25名,6个月累计票房均未超过千万。这只是全国10多条中小院线艰难运作的缩影。在大院线谋求更大发展时,小院线尚在寻求路在何方。
今年,电影行业根据中央四部委局(中宣发《2008》31号)文件精神,全国电影企业在上半年基本完成转划到广电系统工作。自此,从1986年开始电影行业管理上下错位终于获得圆满解决。中国电影产业制片、发行和放映三个环节,从主管部门到基层企业,产业链条的上中下得以基本贯通,这为加快电影产业化、市场化运行创造了更好外部条件。刚接手的各省级广电主管部门,在面对全国不平衡的市场,首当其冲的要解决传统的中小电影院线生存与发展的难题。影院和银幕是每一个以终端放映市场为目标的院线经营实体的主要资源,半年行程,让我们看到院线资源的重新整合与优化配置已成当务之急摆到我们面前。数据解读之三:
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全国新增影院45家,银幕450张左右。金融危机基本没有影响连续高增长城市影院投资热潮。按影院建设的规律,2009年全国新影院将突破110家,银幕突破600张。新型多厅影院是上半年电影市场“逆势飘红”的第三大市场明星。10影城合计票房达2.34亿,占全国市场10%。一座经营良好,人气旺盛的影城其收入和附加增值能轻松超过不少中小规模的院线一年的收入,仅从这点,就能吸引资本与投资者对城市影院投资的关注腴青睐。
表4:2009年上半年(1月1日---6月30日)全国15大明星电影院排行榜
全国票房排名
电影院
所属院线
放映场次
观影人次(万人)
票房(万元)
平均票价(元)
1
广州飞扬影城
南方新干线
17506
75.11
3555.6
47.33
2
武汉万达影城
万达院线
8868
85.73
2669.2
31.48
3
北京首都华融影城
北京新影联
11071
58.97
2411
40.88
4
上海永华国际影城
上海联和
11432
50.86
2253.9
44.31
5
深圳嘉禾影城
中影星美
8276
42.87
2195
51.2
6
北京华星国际影城
中影星美
8486
46.64
2149.3
46.08
7
重庆UME影城
南方新干线
11398
61.66
2141.1
34.72
8
北京星美国际影城
中影星美
8345
52.99
2110.4
39.82
9
天津万达影城
万达院线
10129
68.1
2002.8
29.4
10
北京万达影城
万达院线
8830
45.54
1977.5
43.42
11
上海新世纪影城
上海联和
10100
42.27
1806.1
42.72
12
长春万达影城
万达院线
8173
52.62
1746.6
33.19
13
武汉金逸影城
广州金逸珠江
11080
63.29
1774.3
28.03
14
上海万达影城
万达院线
9626
48.07
1703.6
35.43
15
上海和平影都
上海大光明
6322
41.18
1683.8
40.88
以上15家明星影院,只要不出意外,他们在2009年均可实现年度票房4000万以上。榜上有名的影院正好是今天国内院线市场格局的缩影。领跑者万达院线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15大影城除上海和平影都,全部被6大院线囊括。
解读数据全年影市,看高票房58亿
鉴于文化产业具有反周期运行的特点,中国电影市场2009年,将创新纪录,是毫无。根据电影市场销售走势规律,我们可以乐观的作一个预测:09年中国电影票房,看高58亿,60亿票房将是可期待,可争取的目标。
预测年度58亿票房,利好因素基于三:其一,国内不断增强电影制片产能,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增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今年是中国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各类重头献礼电影将成为一道亮丽风景,在市场精彩放映。下半年9—10月将形成献礼电影放映高潮。
年末贺岁档,是国内市场最成熟,只要有充足的新片,市场票房逐年推高亦不成问题。据不完全信息,在09年末贺岁档预定档期大片已有5—6部。充足的有质量的电影节目资源,保证了下半年市场产出。
其二,按城市电影院投资建设规律,大多数新影院将陆续在下半年完工,最迟的也要赶12月贺岁档期,这些新增加的放映规模亦是推高电影票房生力军。
其三,一直是国内电影市场“短板”的二、三线城市缺乏影院和银幕的问题,开始得到全行业,上至国家电影局,下至电影院线以及各类资本投资者的关注。从上半年全国新增影院和银幕中,二、三线城市的新影院占有约30%的份额看,引发从最基础的市场,根本性改变中国电影放映市场结构的机会正在来临。抓住机遇,破除“瓶颈”,补齐国内电影放映市场的“短板”,我们就会迎来中国电影放映业突破性飞跃。
腾讯娱乐独家稿件,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