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逊之死引发媒体大战:CNN丢脸 Twitter出位
一位读者这样描述自己追踪MJ死亡消息的过程:“我在我的黑莓手机上得知MJ的死亡消息,我在外面,无法浏览网页,因此Tiwtter成了我的信息主要来源,我非常感激它。我只看Twitter,就呆在这里试图得到更多消息,我是否打算去看CNN呢?不,我只看Twitter。”这对传统媒体是个打击,Twitter是个游泳池,它是谈话的中心,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想成为谈话的中心,但是他们已经失败了。
迈克尔·杰克逊的死,全球媒体先是一阵崩溃,随即开始了一场狂欢。但不管是崩溃还是狂欢,都只发生在互联网世界。全球主要的传统媒体都把他们的发力点转移到了网络阵地,想确认迈克尔·杰克逊的最新消息,请上网。想回顾迈克尔·杰克逊的一生,请上网。想发表你的哀悼,请上网。
一地狼藉
看谁家的服务器崩溃次数多
成为世界上首家爆出杰克逊死讯的网站,TMZ很扬眉吐气。但是让TMZ胸闷的是,他们爆出的消息没有引起足够大的骚动。直到传统意义上的主流媒体BBC和CNN确认了杰克逊的死讯时,互联网地震了。
传统新闻网站:服务器崩溃成炫耀资本
根据互联网统计网站Akamai的数字,全球主要新闻网站从每分钟275万人次的流量顷刻间涨到了每分钟420万。
TMZ的新闻出来以后,主流媒体最先的反应来自于《洛杉矶时报》的网站,在它们的新闻中说,杰克逊只是“生死未卜”但还没有确定已经去世。《洛杉矶时报》网站就这样迎来了它们的第一次服务器崩溃。《洛杉矶时报》随即更新了它们的新闻,表示杰克逊已经过世。当CNN在新闻中说“据《洛杉矶时报》报道,迈克尔·杰克逊……”《洛杉矶时报》网站在一个小时之内的访问量达到了230万,创了他们网站建立以来的纪录,服务器因此再次崩溃。
CNN这次丢脸丢大了,这次新闻报道反应奇慢也就罢了,还在确认杰克逊死讯之前,爆出了一条新闻说,杰克逊在被送往医院之前就恢复了。不过CNN方面为了挽回面子,大肆宣扬他们的网站“在一个小时内流量涨了5倍,点击率达到了2000万”。在这个时候,网站崩溃不再是让人害臊的技术缺憾,反而成为了炫耀的资本。
Web2.0:一分钟5000条留言
与此同时,雅虎新闻当天的UV也创下了纪录,达到了1640万,在一个小时内有400万网民访问。Google资讯频道有足足半个小时刷不出任何内容。“MichaelJacksondied(迈克尔·杰克逊死亡)”成为了搜索最多的词条。
除了八卦网站TMZ,这次凭借杰克逊事件“上位”的还有一个wed2.0网站——Twitter。网络阻塞,造成了Twitter的更新有五六分钟的延迟。在杰克逊死讯出来后一个小时,Twitter冒出了65000条新留言——最高峰的时候,每分钟有5000条留言冒出来。Twitter的负责人BizStone表示,这是自奥巴马当选总统之后Twitter最风光的一次。
最火爆的是维基百科,迈克尔·杰克逊页面在蜂拥而至的网友中展开了一场“编辑大战”,人人都抢着输入自己编辑的内容,导致维基百科僵掉。
一场狂欢
用最先进的手段包装新闻
对资讯急切的需求、对文字的不耐烦,所有人都意识到了平面媒体在大事件发生时的先天劣势。全球所有的传统媒体将狂欢的阵地都放在了网络版上。
图片,大家只想看图片
所有媒体最先的反应都是图片幻灯秀,这是回顾这位逝去的天王最直观的方法。NBCLosAngeles做了两组幻灯,一组是歌迷们对这起事件的反应,其中一张图片,正在逛商场的女人停在了一大堵电视墙面前,各个厂商的电视机中出现的都是杰克逊生前在舞台上的精彩表演。另外一组,则以时间顺序用图片讲述了迈克尔·杰克逊的传奇一生。CNN、美联社、ElParis也都同样的用图片回顾了杰克逊在舞台上的巅峰。
《洛杉矶时报》的幻灯片做得最有特色,它收集了一系列以杰克逊为创作灵感的艺术作品,“我们给大家看的不是作为艺术家的迈克尔·杰克逊,而是作为艺术的迈克尔·杰克逊”,包括安迪·沃霍尔、杰夫昆斯的作品。
媒体狂欢的高潮发生在《OK!》杂志身上。他们花了50万美元买下了杰克逊生前最后一张照片——他被装上呼吸器抬到救护车上时,不知是什么人用手机拍下的一张照片。
互动,从Google到Flickr
墨西哥的一个网站把幻灯片的概念更进了一步,集合了杰克逊的生平简介、图片和时间轨迹,做成了一个简洁明了的Flash。
单单是快速还远远不够,各平面媒体的网络版还在尽可能地做足互动。《纽约时报》做出了一个互动图表,以直观的方式回顾了杰克逊的音乐在Bilboard的榜单历史。
英国的《卫报》也做了一个图表,内容是杰克逊的专辑在英国的销量档案,但他们web2.0的理念估计要让他们的平面版汗颜了。他们把这份档案上传到了Googledoc,网友可以随意下载。《卫报》还鼓励网友尽情发挥想象,把这份图表视觉化,然后上传到Flickr。尽管读者反馈并不是很积极,但是这个传统媒体的网站从Google到Flickr的运用令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