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誓言永恒》穿帮镜头 毛卫宁称漏洞难避免

高明饰许子风

赵峥饰骆战

李强饰朱学峰
点击欣赏最新电视剧、电视节目资讯
正在央视黄金档热播的谍战剧《誓言永恒》继《潜伏》之后再次掀起了一番谍战热潮。然而很多观众看后却认为,该剧不如第一部《誓言无声》好看,剧情过于复杂,穿帮镜头多,感情戏拖沓。昨天,导演毛卫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所谓的漏洞有的是因为观众漏掉了一些镜头没有看到,有的则是拍摄时就知道不可避免。
观众:看着晕入戏难导演:爱动脑就爱看
2002年,毛卫宁执导的《誓言无声》曾力掀荧屏反特高潮。7年后,毛卫宁带着《誓言无声》续集《誓言永恒》重出江湖。《誓言永恒》的节奏明显比《誓言无声》快,剧情也复杂得多,但有观众反映“看了几集一头雾水,有点晕”,“要不是之前看了第一部,这部可能不会老实地看下去”。对此,毛卫宁表示,他从一开始就没想迎合所有观众的胃口,“这部剧是拍给喜欢动脑子的观众看的,流失一部分观众是必然的,我没有考虑让所有观众都喜欢。”
观众:情节交代不清导演:未拍摄存悬念
还有观众认为该剧头绪太多,有些情节没有交代清楚,比如:杜仙萍是怎么知道许子风故意透露出来的关于罗将军是“鼹鼠”的假情报,她向台湾发出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没有在总部上班,接触不到核心机密。至于老许是如何将假情报传给杜的,剧中没有说。
对此,毛卫宁解释说,这段情节采用的是后台处理,故意没有拍出来,“如果观众过早知道杜仙萍是特务就没悬念了。”
观众:不合理太胡闹导演:没看全太心急
毛卫宁提到,他在报纸上看到一名主持人公开抨击这部剧,“那个主持人说:《誓言永恒》讲的是党的情报工作,如果你了解历史的话,一个人被党审查时还能逃跑,回家看老婆孩子,开什么国际玩笑,简直是胡闹。”面对抨击,毛卫宁既气愤又委屈,他说:“看到结尾观众就会明白,其实朱学峰被审查还能偷跑回家是许子风和朱学峰共设的一个局,是为朱学峰叛逃做准备,好让台湾方面相信朱学峰是真心投靠他们。”面对剧情的合理安排却被误当做胡闹,毛卫宁认为,很多提出疑问的观众,大都是因为漏看了一些镜头,“有些观众太心急了,太自以为是了。这部剧的特点是从结尾反过来推理,一切都是合理的。”
观众:感情戏显拖沓导演:展现人物内心
还有观众认为,剧中感情戏太多,而且其中很多戏份对故事情节没有推动作用,“有时甚至长达15分钟,显得拖沓,完全可以剪掉。”毛卫宁则表示,加入感情戏是为了展现这些无名英雄内心承受的压力,“我不想把他们拍成飞檐走壁的超人,展现他们的感情生活也是这部戏的任务之一。”
观众:穿帮镜头过多导演:漏洞不可避免
热心观众挑出了不少穿帮镜头:“60年代竟然出现白色的超薄塑料袋!朱学峰被捕后企图用白色超薄塑料袋自杀,当时没有塑料袋,当时包装东西都用牛皮纸。”毛卫宁表示,这段剧情拍的是香港,“据我调查,香港50年代就有塑料袋,至于有没有超薄的就不清楚了。”
还有观众指出,第4集出现很多左方向盘的小汽车。对此,毛卫宁承认是个漏洞,“在拍摄时就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实在是没有办法,因为剧组找不到那么多那个年代的车,只能用几个左方向盘的车代替。”毛卫宁称,目前最难拍的就是上世纪50到70年代的戏,并呼吁建设专业影视城。“古装剧影视城很多,唯独50到70年代没有专门的影视基地。现在城市变化又很大,剧组只能在市区里加工改造,拍摄起来难度很大。我认为没有这个年代的专业影视城是影视行业的缺失。”
毛卫宁表示,《誓言永恒》是他谍战剧的收官之作,“如果再拍谍战剧就需要超越自己。如果不能超越就干脆放一放,给自己一个沉淀的时间。”本报记者赵楠楠
相关链接
赵峥演骆战发脾气最难
本报讯(记者许青红)在2002年《誓言无声》中有过出色表现的赵峥,在《誓言永恒》里继续担纲主演,出演骆战一角。赵峥说,7年后的骆战成长为一个经验丰富、睿智过人的反间谍专家,但脾气也大了,演发脾气的戏对他这个生活中很温和的人来说是个大挑战。
赵峥说:“骆战变成熟了,但是脾气更大了,这和他的感情生活,还有工作、经历有关。有时他带学生的时候会比较没有耐心,很严厉,甚至还会对许子风发脾气。我生活中很少发脾气,演起来特别有难度,有时候声音情绪都到位了,总感觉缺点什么,后来渐渐找到感觉,那种爆发力就出来了,发起脾气终于能让人感到害怕了。”
已是第二次演骆战,赵峥还是做了很多功课:“毛导(毛卫宁)说这次更加突出骆战的内心,我特意查了很多资料,去体会那个年代谍战人员的心理。拍摄时,这些准备都派上了用场,让我很快入戏。”剧中的骆战是个神枪手,观众看后表示赵峥演得确实挺有神枪手的范儿。他说,为了把神枪手的那种感觉真实表现出来,他一有空便拿起剧组的枪练习。
回忆起拍摄过程,赵峥说印象最深的就是跟高明对戏,因为常常笑场。有一场赵峥骂高明“老特务”的戏,“每次说出‘老特务’三个字,整个剧组的人都要笑场,网友留言也说这一段很搞笑。”赵峥认为,谍战戏拍出喜剧感觉,让观众偶尔轻松一下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