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重型肝炎预后主要标志有哪些? http://www.healthoo.com 2003年4月15日14:30 慢性重型肝炎 预后 健康网讯: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因为以往有慢性活动
重型肝炎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和患者的个体差异、病情的不同时期、并发症的有无及发生的严重程度、治疗及时与否均有密切的关系,且各型重型肝炎的差异也很大,因此,影响预后的因素是多种因素的综合: ①与肝
慢性肝炎的治疗是个棘手的问题。在治疗时最好先进行肝穿刺肝组织活检,依据组织学检查结果,明确是迁延型还是活动型肝炎后再选择治疗方案和药物。对于慢性迁延型肝炎的治疗,多数人认为本型大部分预后良好,不需特殊
(1)与年龄有关,小于2岁或大于60岁者预后较差。 (2)血清胆红素>513μmol/L者预后极差。因为血清胆红素浓度与肝细胞坏死严重程度成正比,昏迷IV度以上者80%以上死亡。合并消化道出血者死亡
重视妊娠期肝炎的预后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的预后因素比较复杂,妊娠负荷仅为预后因素之一。妊娠期对肝炎病毒的易感性除戊型肝炎病毒外并不高,但妊娠,分娩,喂奶等过程所引起的生理改变,可促使肝脏抗病能力减弱
(1)预后:慢性肠炎经过及时适当的治疗,预后良好;如长期反复腹泻,致脾胃气虚,病久及肾,病情加剧。若肾虚进一步发展,既不能温运脾阳,又不能固摄于下,而致泄泻无度,则病情趋亡阴亡阳之证,预后多不良。
急性型和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病程上和预后上有什么不同 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程一般为4~6周,预后良好。痊愈后很少复发。本型死亡率为1%,多为颅内出血所致。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预后:中位生存期为40个月左右。临床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慢性期,此时对化疗药物敏感,容易取得缓解,生存质量较高,此期约历时1-4年,少数患者可延长到10年以上;第二阶段为加速期
①应注意出血倾向,防止凝血因子的衰减。 ②避免并发细菌、霉菌和其他病毒性感染。 ③慎重放腹水,只有在大量腹水、压迫症状明显、循环障碍时作为配合治疗的措施。一般1次放腹水量不宜超过1~2L,以稍能缓
重型肝炎可由多种病毒引起。95%是由甲型、乙型、丙型、丁型与戊型肝炎病毒引起,但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及EB病毒等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人肠道“埃可”(ECHO)Ⅱ型病毒引起新生儿重型肝炎的死亡率相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