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的。《捕蛇者说》、《黔之驴》出于柳宗元之手。而《伤仲永》的作者是王安石(宋)。
前一段时间中央7套有播出过. 有一位"土"教授发现了这种蛇.并且命名为"大王蛇" 腹蛇 这问题我要来回答 我们永州这里叫那种蛇为 银环蛇 断七 银环蛇毒的α
思想者(作者:罗丹),原为《地狱之门》组塑的一部分,后翻铸成铜像。《地狱之门》取材于但丁的《神曲》,思想者是罗丹用以象征但丁的形象。一个强有力的巨人弯腰屈膝的坐着,右手托腮,嘴咬着自己的手,他默默凝视
【原文】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足宛]、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更好的反应现实 针砭时弊,因为官府征蛇给人民带来了痛苦,属“苛政”。 孔子说“苛政猛于虎”,《捕蛇者说》中则是“苛政猛于蛇”,通过类比的方法来更加准确的点明呼吁“仁政”的主题!
捕蛇者说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解(现在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唐德宗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798)又考取博学宏词科,先后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和监察御
《论语卫灵公》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不脱唐骈文习气,但也有像《南霁云睢阳庙碑》那样的佳作。古文大致为五类。 一、 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笔锋犀利,
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柳宗元 ( ) 773 - 819 〖唐〗 ------------------------------------------------------------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