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0年 英国科学家吉尔和荷兰科学家卡普坦,刊布第一个载有450,000颗恒星方位的南方照相星表——好望角星表。 美国科学家张伯伦和摩尔顿,提出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子或微星假说。 美国科学家张
美籍荷兰人柯伊伯
苏联 奥.施密特 苏联 奥施密特
公元1953年英国 霍伊耳提出关于天体起源的阶层结构假说. 公元1953年英国 霍伊耳提出关于天体起源的阶层结构假说.
德国 魏扎克
1953年,发现本超星系,这是银河系所在的庞大的星系团(法国 伏古勒)。 提出关于天体起源的阶层结构假说(英国 霍伊耳)。 发现恒星排列呈锁链状的结构叫星链,说明恒星在纤维星云中形
1912年1月6日,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做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此后,由于研究冰川学和古气候学第二次去了格陵兰。在随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的研究工作中断了,在
应该不是。 不是,先有太阳,再有地球,最后有月亮
刘子华,四川省简阳县人,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1919年与陈毅等人一起赴法国勤工俭学,就读于巴黎大学。1940年以《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一颗新星的预测》为博士论文,文中提出了太阳系存在第十颗大
近代关于太阳系起源的理论是从18世纪康德提出的星云假说开始的。根据这一理论,大约50亿年前,太阳系还是一团弥漫的缓慢转动的气体云。由于其他天体的引力扰动或邻近超新星爆发的冲击波,这块气体云开始坍缩,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