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中俄瑗珲条约》,原名《中俄瑷珲和约》。1858年5月28日,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威胁北京之际, 沙俄乘机用武力迫使清黑龙江将军奕山订立的不平等条约。 由奕山与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在瑷珲(今
答:《马关条约》,原名《马关新约》,又称《春帆楼条约》中日甲午战争, 中国战败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1843年7月22日、10月8日,耆英在广东与璞鼎查继续谈判,先后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即《通商附粘善后条款》),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五口通商章程》共15款,附有《海关税则》。
答:《中俄北京条约》,原称《中俄北京续增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末期,沙俄利用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之机, 借口对英法"斡旋 有功"向清政府提出大量领土要求作为"服酬&quo
辛丑条约 即《辛丑议定书》,或《辛丑各国和约》。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丧权辱国条约。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年) 9月7日由清政府全权代表奕(匡力)、李鸿章与英、美、俄、德
答:《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沙俄根据中俄《北京条约》关于中俄西段边界走向的条款强迫清政府订立的界约。 1864年清政府在沙俄武力威胁下,越来越软弱, 清政府这时正在全国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和西北回
答:《中俄北京条约》,原称《中俄北京续增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末期,沙俄利用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之机, 借口对英法“斡旋有功”向清政府提出大量领土要求作为“服酬”。并以“兵端不难屡兴”相威胁,强加给
:《中法天津条约》,原称《和约章程》。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强迫 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 1858年(咸丰八年)6月27日, 清代表与法国全权代表罗葛在天津签 订。共四十二款。另附《和约章程补遗
答:《南京条约》,即《江宁条约》。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8月29日, 清政府在英军炮口的威逼下, 派代表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南京江面的英军舰船臬华丽号上,完全按照英方提 出的条件, 签
《穿鼻草约》,亦作《川鼻草约》。 1841年(道光二十年)1月7日, 英国侵略军突袭珠江口沙角、大角炮 台。琦善一面下令撤退炮台守军。 一面立即派鲍鹏去穿鼻洋向英军求和。1月2 5日, 琦善背着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