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牛奶贫血症是指婴幼儿因过量饮用牛奶,忽视添加辅食,而引起的小儿缺铁性贫血。该症于1985年10月因日本松本隆五医师提出。 新生儿出生时从母体获得一定的铁,但满六个月后,就需要从食物中补充铁质,
对营养性贫血应采取以下措施:(1)尽量做到母乳喂养;(2)足月产儿在4个月后,或低体重儿在2个月后应增加维生素C 喂养,增加含铁质多的绿色蔬菜汤、果汁摄入;(3)在4个月以内的婴儿,不加半固体或固体食
处理的方法是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尽量少吃牛奶,奶量减少至每日500毫升以下;或改奶粉(可除去鲜奶中不耐热的蛋白抗体)喂养。 6个月的小儿,完全可以减少牛奶量,加些粥和烂面及肉糜、鱼等其他
所谓“牛奶贫血症”是指婴幼儿因过量饮用牛奶,忽视添加辅食,而引起的小儿缺铁性贫血。 铁是造血的基础元素,铁不足则会发生缺铁性贫血。新生儿出生时从母体获得一定的铁,但满六个月后,就需要从食物中补充铁质
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人乳的含铁量虽低,但其所含的铁的吸收率很高,对于4~6个月的婴儿来说,如果母乳充足,是不会发生缺铁性贫血的。 2.及时添加辅食。用乳类喂养的婴儿要及时添加含
小儿持续发热,同时见面色苍白,口唇及结膜均苍白,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去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 小儿发热伴贫血最常见的疾病是再生障碍性贫血。这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而导致的贫血,属于儿科较重的
小儿持续发热,同时见面色苍白,口唇及结膜均苍白,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去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 小儿发热伴贫血最常见的疾病是再生障碍性贫血。这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而导致的贫血,属于儿科较重的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1、首先母亲在孕期、哺乳期要多吃含铁、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如动物肝脏、瘦肉、蛋类、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孕期内应定期测血红蛋白,如果发现贫血时应
小儿持续发热,同时见面色苍白,口唇及结膜均苍白,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去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 小儿发热伴贫血最常见的疾病是再生障碍性贫血。这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而导致的贫血,属于儿科较重的一
1、 鼓励母乳喂养:4-6个月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肝、瘦肉、鱼等。 2、 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于2个月后给予铁剂预防。 3、 定期体检,每年至少化验一次血红蛋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