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赏析】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赏析】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
辛弃疾《魂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魂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新凉好
辛弃疾的《魂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辛弃疾《魂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魂奴儿① 书博山道中壁②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③ 而今识尽愁
却道天凉好个秋 却道天凉好个秋。 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的一首词说了个“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难道这少年就真的不知世上愁为何物,必有人说“然也”。 也许吧?也许这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 【题解】 见《稼轩长短句》。题为“书博山道中壁”。约作于淳熙十四年(1187)以前。博山在江西上饶附近,风景优美,作者闲居上饶时,常往来于博山道中,作词甚多,此即其一。此
欧阳修《望江南》 江南柳,花柳两相柔。花片落时粘酒盏,柳条低处拂人头。各自是风流。 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
贺新郎别友 年代:近代 作者:毛泽东 格律:词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 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 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